李原学
- 作品数:14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抚顺矿务局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腹腔途径与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疗效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采用不同途径腹腔镜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B组分别采用经腹腔途径与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随访成功率与不完全梗阻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为(151.27±17.19)min,短于B组的(187.26±25.65)min(P<0.05);A组疼痛评分为(4.71±0.51)分,高于B组的(3.87±0.45)分(P<0.05);A组住院时间为(6.45±1.24)d,长于B组的(4.67±1.11)d(P<0.05)。A组不完全肠梗阻发生率为22.50%,高于B组的2.50%(P<0.05);A组随访成功率为95.00%,B组随访成功率为87.50%,两组随访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腔途径相比,经腹膜后途径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总体效果较好,选择术式时需要将肾功能改善作为重点考虑指标。
- 徐伟李原学
- 关键词:经腹腔途径腹腔镜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 孤立肾盏结石行微创经皮肾取石术的方法及效果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主要是探讨通过应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来检验孤立肾盏结石治疗开放手术的可行性以及临床效果。方法主要回顾归纳总结我市30例采用B超引导微创经皮肾钛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治疗孤立的肾盏结石,其中结石的直径大小约为1.5~2.5 cm,平均值为(2.1±0.3)cm,下组盏结石是19例,中组盏结石是8例,上组盏结石是6例。结果上述提到了30例孤立肾盏结石病患者通过微创经皮取肾石术的治疗,结石全部成功取出,在患者手术后的1周内,没有发现患者的腹部存有残留结石,其他身体症状一切正常。结论孤立肾盏结石行微创经皮肾取石术的方法是非常安全、有效的,并且非常适用于现阶段国内医疗的发展水平,从临床经验的角度表明了,精准的经皮肾穿刺才是手术方法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 梁昕李原学
-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肾功能衰竭
- 肾结石合并肾盂癌7例分析
- 2007年
- 李原学吴斌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清除结石的效果,并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输尿管硬镜、气压弹道进行碎石手术,研究组患者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41.5±5.4)min,住院时间为(8.5±1.5)d,结石清除患者40例,清除率为83.33%;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为(25.9±4.2)min,住院时间为(5.4±1.0)d,结石清除患者50例,清除率为96.1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2%(5/52),低于对照组的25.00%(12/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结石中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能明显提高结石清除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徐伟李原学
- 关键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并发症临床疗效
-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诊断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的良好分辨率和多样成像方式对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进行诊断。方法使用64排螺旋CT对5例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患者进行检查;在膀胱充盈状态下行平扫、皮质期、排泄期及延迟扫描;选用VR、MIP、CPR及MPR等后处理技术。结果5例均发生在左侧肾脏,表现出中度或重度肾积水,1例伴同侧肾动脉狭窄、1例同侧出现副肾动脉、2例伴有结石存在。结论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比静脉肾盂造影有更高的显影率。MSCTU可以通过VR、MIP、CPR及MPR后处理技术全面、立体、直观地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 安瑞馥张国安李原学
- 关键词:尿路造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与微创经皮肾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比较
- 2015年
- 目的:比较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与微创经皮肾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2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B组采用微创经皮肾碎石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治疗成功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采用微创经皮肾碎石术治疗时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徐伟李原学蔡广育梁昕
- 关键词:输尿管上段结石
- 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00%(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术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徐伟李原学蔡广育梁昕
- 关键词: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输尿管上段结石
-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在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均实施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及膀胱残余尿量。结果患者手术后3个月的IPSS、QOL评分、最大尿流率及膀胱残余尿量均优于手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梁昕李原学
-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重度前列腺增生
- 浅表性膀胱癌中MMP-2和TIMP-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复发和进展的关系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该实验旨在探讨MMP-2和TIMP-2在浅表性膀胱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肿瘤复发及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随访资料完整的因膀胱癌而行的膀胱部分切除的病例61例(1995-1997),行常规病理学检查。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膀胱癌组织中的7例正常膀胱黏膜的MMP-2和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膀胱黏膜中,MMP-2和TIMP-2均为阴性表达。在61例膀胱癌中,MMP-2的阳性表达为28例,阳性率为45.9%(28/61),MMP-2的表达主要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内;TIMP-2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及间质中均有表达,阳性率分另q为50.8%(31/61)和54.1%(33/61)。MMP-2和TIMP-2的表达和肿瘤细胞的病理分级的高低无相关性;TIMP-2间质表达阳性组中浅表性膀胱癌的2年复发率明显高于表达阳性组;在已复发的33例膀胱癌中,MMP-2表达阳性组中进展成为浸润性癌的比率明显高于表达阴性组。结论 TIMP-2在间质中的表达可作为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预后指标。MMP-2表达阳性的浅表性膀胱癌在复发过程中易进展为浸润性癌。
- 李原学舒心雨范治璐孙卫兵
- 关键词: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复发
- 经皮肾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部分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比较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皮肾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部分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效果。方法 60例部分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肾取石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取净率、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肾长度、切口周围不适发生率、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成功率、EC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肾取石术治疗部分性鹿角肾结石安全、有效、创伤性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梁昕李原学
- 关键词:经皮肾取石术开放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