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 作品数:12 被引量:6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微小RNA-145-5p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FSCN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145-5p(miR-145-5p)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Fascin-1(FSCN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人正常结肠上皮NCM460细胞和结肠癌HCT116细胞的miR-145-5p水平;体外常规培养HCT116细胞并分为对照组、过表达组和抑制组,过表达组转染miR-145-5p模拟物mimics,抑制组则转染miR-145-5p抑制物inhibitor,而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采用QPCR、活细胞计数CCK-8、AnnexinⅤ-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145-5p水平、增殖活力、凋亡率和FSCN1水平;构建FSCN1基因3’端非翻译区(3’UTR)野生型和突变型重组psiCHECK2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145-5p与FSCN1的靶向关系。结果HCT116细胞的miR-145-5p水平为0.281±0.072,低于NCM460细胞的1.062±0.226(P<0.05)。与对照组的1.103±0.214相比,过表达组的miR-145-5p水平升高至4.159±1.080,而抑制组则降低至0.348±0.052;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转染48、72 h后的增殖活力降低,而抑制组则升高;与对照组的(7.539±1.413)%相比,过表达组的凋亡率升高至(17.126±4.274)%,而抑制组则降低至(2.658±0.725)%;与对照组的0.521±0.078相比,过表达组的FSCN1水平降低至0.243±0.034,而抑制组则升高至0.769±0.092;以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转染突变型FSCN13’UTR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相比,miR-145-5p mimics能降低FSCN13’UTR野生型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对突变型无影响(P>0.05)。结论miR-145-5p在结肠癌细胞中低表达并发挥抑癌作用,该miRNA可能通过靶向FSCN1来调控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有望成为结肠癌的新型生物诊治靶点。
- 朱琳曾庆松王续
- 关键词:结肠癌增殖凋亡FASCIN-1
- 内镜下光动力联合局部化疗治疗食管贲门癌
- 2012年
- 目的:评价光动力疗法(PDT)联合局部化疗治疗食管贲门癌的疗效。方法:84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内镜下应用PDT联合局部化疗,每一位患者先行肿瘤局部注射5-Fu250~500mg或博莱霉素15mg,之后静脉滴注癌光啉(PSD-007)3~5mg/kg,于用药后24小时、48小时或72小时分别以激光照射肿瘤局部。对照组单行上述局部注药化疗。结果:PDT联合局部化疗组的近期显效率高于单纯局部化疗组(P<0.05)。部分病例随访10~18个月。PDT联合局部化疗组的平均生存期较单纯局部化疗组延长(P<0.01)。结论:PDT联合局部化疗治疗食管贲门癌安全而有效,并能提高PDT的治癌效果。
- 朱琳
-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局部化疗食管贲门癌
- 一种消化内镜支架
- 一种消化内镜支架,现在消化内镜固定不牢固,消化内镜的插入部会来回摆动造成污染的问题。其包括半圆形的左套管,左套管下端为半球形的结构,左套管右侧铰接有半圆形的右套管,右套管下端为半球形的结构,左套管与右套管配合构成一个下端...
- 朱琳
- 文献传递
- 肠镜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肠镜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期间于本院接受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5 y,1 y内复查一次肠镜、CT结肠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所有患者息肉复发情况,对比肠镜、CT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准确性。评估肠镜、CT监测术后复发结果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病理检查发现患者5 y内复发率高达73.21%(82/112)。中位复发时间为1.4 y,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内复发率研究结果显示:1 y内复发率为35.71%(40/112),至第2 y时上升至56.25%(63/112),到第3 y时为66.96%(75/112),至第4 y进一步增加至71.43%(80/112),而到第5 y,复发率基本稳定在73.21%(82/112)。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112例患者中,肠镜5 y内检出息肉复发率为70.53%(79/112),其中肠镜对息肉复发的准确性为96.34%(79/82);CT 5 y内检出息肉复发率为57.14%(64/112),其中CT对息肉复发的检出准确性为78.05%(64/82),肠镜5 y内检出息肉的准确性明显高于CT 5 y内检出息肉的检出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1,P<0.05)。肠镜、CT监测术后复发结果与金标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31、0.819。结直肠息肉是否复发设为因变量,并以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自变量,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肠息肉≥3个、肠息肉直径≥2 cm均为影响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肠镜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依据,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息肉,降低结直肠癌发生率,提高治疗成功率和生活质量。
- 李阳子朱琳李玉玲
- 关键词:肠镜结直肠
- 光动力疗法治疗复发耐药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治疗复发耐药晚期食管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3例复发耐药晚期食管癌患者行1-5周期光动力治疗,每周期光动力照射治疗2-3次,2次间隔24小时,以1月为一周期。治疗结束后均随访2-12个月,疗效观察标准按照全国光动力学疗法学术会议拟订的标准执行,患者主观症状及内镜表现均纳入随访指标。结果:33例患者全部对治疗有效,内镜下观察病变缩小,主观症状缓解;其中6例进食梗阻感或胸骨后疼痛明显缓解,27例症状部分缓解。全部患者均可耐受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光动力治疗复发耐药晚期食管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 朱琳库建伟
- 关键词:光动力治疗晚期食管癌
- 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的诊疗价值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中的诊疗价值。方法将120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观察组(58例,白光内镜检查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对照组(62例,超声内镜检查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临床疗效及预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半年复诊异常率和术后2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镜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同时能够减小手术造成的损伤,有助于患者早日出院。
- 朱琳
- 关键词:消化内镜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
- B超引导下基因注射联合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P53基因对晚期肝癌的治疗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对101位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TACE对照组和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组(TACE+PEI)。TACE一般间隔4周进行1次。两次后评价疗效。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组(TACE+PEI)在TACE治疗前48小时前B超引导下经皮肿瘤内多点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今又生),每次用量依据肿瘤体积大小,尽量采取多点注射,用量(1~4)×1012VP。两次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瘤体明显缩小,白细胞下降程度轻,患者生活质量高。结论:B超引导下针对肝癌及周围转移淋巴结进行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今又生)多点注射治疗,结合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治疗晚期肝癌可以弥补单一TACE治疗方法的不足,更好的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生存期。
- 朱琳
- 关键词:晚期肝癌超声引导
- 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41
- 2019年
- 目的分析行结肠镜联合腹腔镜对根治术老年结直肠癌病人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且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结直肠癌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病人采用结肠镜联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术后1 d、术后5 d的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研究组病人术后1 d、5 d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104.27±20.42)ng/L、(91.26±13.01)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25.32±27.08)ng/L、(104.30±20.39) ng/L](均P=0.001);两组病人的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及T淋巴细胞亚群CD■、CD■、CD■水平存在组间效应(F=5.894,P=0.017;F=14.683,P=0.000;F=216.181,P=0.000;F=64.658,P=0.000;F=177.909,P=0.000;F=55.526,P=0.000),且术后1d、5d研究组各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TNF-α、IL-6、IL-8及T淋巴细胞亚群CD■、CD■、CD■水平存在时间效应(F=65.946,P=0.000;F=113.858,P=0.000;F=265.156,P=0.000;F=324.475,P=0.000;F=326.190,P=0.000;F=348.601,P=0.000),且术后1 d、5 d两组各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两组病人各指标的组间因素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5.253,P=0.006;F=5.262,P=0.006;F=34.329,P=0.000;F=15.709,P=0.000;F=32.101,P=0.000;F=11.298,P=0.000)。结论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病人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 朱琳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8T淋巴细胞亚群CD4阳性T淋巴细胞CD8阳性T淋巴细胞
- 精细化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颅脑损伤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n=57)与对照组(n=57),分别实施精细化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入院当日)与护理后(出院前1日)临床相关量表评分及并发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3.03±1.5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8±2.25)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14.41±1.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83±1.50)分(P均<0.05)。护理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70.37±5.11)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69.55±4.8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4±4.56)分、(63.08±4.12)分(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53%vs 26.32%,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及预后,明显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及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少,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朱琳张雪夏青青
- 关键词:颅脑损伤精细化护理围手术期并发症
-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评价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食管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实施常规外科手术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病灶剥离与切除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研究组的出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病灶剥离与切除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其可以有效优化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与病灶剥离与切除效果,并大幅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安全性较高。
- 朱琳张毅李阳子李玉玲
-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