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哲 作品数:22 被引量:97 H指数:6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嘉兴市科技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罗非鱼胰岛移植对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 2011年 目的观察罗非鱼胰岛腹腔内移植对糖尿病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胶原酶消化分离罗非鱼胰岛。链脲霉素小鼠腹腔内注射,建立药物性糖尿病小鼠模型。消化分离罗非鱼胰岛后,移植入糖尿病小鼠腹腔内,即胰岛移植组(n=14只,简称胰岛组);设立生理盐水注射(n=10只,简称盐水组)为对照组。比较移植后两组糖尿病小鼠的存活率;动态观察小鼠血糖的变化。并对移植物进行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移植后1d胰岛组糖尿病小鼠血糖降至正常(5.81±2.73)mmol/L,且持续正常达(3.70±0.95)d,与盐水组(20.73±4.07)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移植后胰岛组受体存活率与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组移植后3d,移植物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罗非鱼胰岛变性坏死。移植后各个时间点在罗非鱼胰岛周围均未发现小鼠IgM、IgG的沉积。结论罗非鱼胰岛腹腔内移植能短暂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物死亡的主要原因。 张圣祥 谢燕婷 杨永康 朱哲 周主青 王圣刚 所广军 赵中辛关键词:胰岛移植 异种 罗非鱼 巨大肝紫癜病自发性破裂并失血性休克1例报道 被引量:3 2012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29岁。因"中上腹痛3 d,突发昏迷,血压下降2 h"入院。既往有乙肝史,发现肝硬变、脾肿大史1年余,再生障碍性贫血史10年。入院体检:血压80/4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10次/min,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膨隆,腹软,上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肝脾肋下未及,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血常规:WBC 2.67×109/L,中性粒细胞0.708,血红蛋白57 g/L, 庄志祥 王炜 朱哲 张辉关键词:失血性休克 自发性破裂 肝紫癜病 血压下降 入院体检 移动性浊音 17β-雌二醇在体外诱导人胆管上皮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利用雌激素诱导人胆管上皮细胞的增殖作用,并探讨其临床作用。方法:用17β-雌二醇作用于人胆管上皮细胞,CCK8方法检测17β-雌二醇对人胆管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Westernblot胆管上皮细胞的雌激素受体(ER-α,ER-β)表达水平,并通过ELISA检测上述两种培养条件下胆管上皮细胞培养上清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分泌水平。结果:17β-雌二醇可以促进人胆管上皮细胞增殖,雌二醇组的人胆管上皮细胞ER-α,ER-β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ELISA检测两组的上清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7β-雌二醇可以诱导人胆管上皮细胞增殖,主要通过胆管上皮细胞的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上升,而不是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通路来实现的。 所广军 朱哲 赵中辛关键词:17Β-雌二醇 雌激素受体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经直肠取出标本的全腹腔镜前切除术治疗T4a期高位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分析全腹腔镜下前切除术、经直肠取出标本的双吻合器吻合法(TRES-DSA)治疗T4a期高位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胃肠肛肠外科于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经全腹腔镜前切除术治疗、并术后病理证实为T4a期的高位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标本经直肠拖出为TRES-DSA组,标本拖出失败改为传统腹腔镜手术则为传统腹腔镜手术组,两组入选比例为1∶1,分别为2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安全性、肿瘤学安全性及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远切缘距离、淋巴结检出数目、腹腔冲洗液中肿瘤细胞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RES-DSA组患者体质指数较传统腹腔镜手术组更低(P=0.003),术后排气时间较早(P=0.046)。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2~26(中位数13)个月,随访期间肛门功能均正常,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腹腔镜下前切除术TRES-DSA治疗T4a期高位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具有与传统腹腔镜手术同样安全;体质指数较低的患者更适合该手术方式。 朱哲 傅传刚 周主青 韩俊毅 鲁兵 高玮 杜涛 江期鑫 纪昉 王恺京关键词:全腹腔镜 糖原累积症合并肝脏腺瘤二例 2012年 例1患者女,24岁,因持续性上腹痛2h,晕厥30rain人院。患者突发上腹部持续剧痛,向右肩放射,逐感腹痛范围增大,以右侧为著。2h后感觉口渴,心悸。查体:T38℃,120次/分,BP80/6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烦躁,体质瘦弱,体型矮小,浅表淋巴结未及。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心肺(-)。腹部饱满,无腹壁静脉怒张,右下胸及上腹部明显压痛,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以右上腹最著,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下界位于右锁骨中线肋下约6cm。腹部叩诊实音,移动性浊音(+)。 丛壮志 周主青 王圣刚 过欣来 丁涵之 朱哲 黄金鑫 靳晓丽 魏军 杨永康 所广军 尤天庚 赵中辛关键词:糖原累积症 锁骨中线 浅表淋巴结 移动性浊音 上腹痛 呼吸急促 自然杀伤细胞在异纲(罗非鱼/小鼠)胰岛移植的作用 2014年 目的 观察自然杀伤(NK)细胞在异纲(罗非鱼/小鼠)胰岛移植免疫排斥中的作用.方法 胶原酶消化分离罗非鱼胰岛.链脲霉素小鼠腹腔内注射,建立药物性糖尿病小鼠模型.消化分离罗非鱼胰岛后,移植入糖尿病小鼠肝脏内,作为移植组(18只);设立生理盐水注射组(12只)(简称盐水组)为对照组.动态观察移植后两组小鼠血糖的变化.并对移植物进行病理检查和对NK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移植后1、12h时,移植组的血糖水平明显下降,浓度分别为(9.34±3.05) mmol/L及(7.80±2.10) m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移植后24h时血糖浓度为(28.13±1.56) m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移植后12h,病理检查可见移植物周围有轻度的炎性反应,各级血管处可见明显的凝血反应,有炎性细胞的聚集,胰岛结构仍完整;在移植后24 h,可见移植物周围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在移植物周围有少量的NK细胞浸润.移植后3d,病理检查可见移植物周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表现.对照组在移植后的病理检查始终未发现移植部位周围有任何炎性细胞聚集.结论 罗非鱼胰岛肝脏内移植能短暂的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血液介导的即刻炎性反应是导致胰岛早期死亡的原因,NK细胞参与了这个排斥反应. 靳晓丽 杨永康 周主青 朱哲 尤天庚 赵中辛 胡皚娜关键词:罗非鱼 自然杀伤细胞 微囊化罗非鱼肝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微囊化罗非鱼肝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D-氨基半乳糖制备的肝衰大鼠随机分为4组:微囊化组,裸肝细胞组、空微囊组及生理盐水组,腹腔内分别植入微囊化罗非鱼肝细胞、裸肝细胞、空微囊及生理盐水。比较各组间1周死亡率。移植后动态检测各组大鼠总胆红素,比较其差异,动态观察移植物的病理变化。结果移植后1周内微囊化组的存活率较高(57.9%),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48h,微囊化组总胆红素(6.21±0.86)μmol/L明显较低,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植后1周,微囊化组可以收集到形态完整,没有粘连的微囊,其内的肝细胞尚部分保持存活。结论微囊化罗非鱼肝细胞移植能改善肝衰大鼠的肝功能、提高存活率。 赵中辛 刘妍芳 周主青 张圣祥 杨永康 朱哲关键词:肝细胞 异种移植 肝功能衰竭 3D腹腔镜无切口与小切口直肠前切除术腹腔冲洗液培养结果分析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对比关节镜保护套进行3D腹腔镜无切口与小切口直肠前切除术腹腔冲洗液培养结果情况。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胃肠肛肠外科连续收治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位直肠和乙状结肠癌病人,根据病人术前评估情况及病人意愿分为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组和小切口组,分别实施3D腹腔镜下NOSES或小切口根治性直肠前切除术,收集术后病人腹水标本进行细菌及真菌培养,并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结果NOSES组共纳入有效病例26例,小切口组共纳入有效病例34例。腹腔冲洗液培养结果显示,NOSES组有2例病人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培养出细菌分别为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及阴沟肠杆菌;小切口组有1例病人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培养出细菌为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两组真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另外,NOSES组病人肿瘤距离肛缘距离、切除肿瘤最长径及pT分期均显著小于小切口组,但两组在病人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脉管神经浸润及pN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应用关节镜保护套建立标本取出通道后,NOSES手术不会增加腹腔内污染的概率。 江期鑫 傅传刚 韩俊毅 周主青 高玮 朱哲 鹿鑫 张振宇关键词:腹腔冲洗液 雌激素对人胆管上皮细胞增殖作用的体外研究 2013年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胆管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胆管上皮细胞株,加入雌激素17β-雌二醇作用于人胆管上皮细胞,用CCK8方法检测17p雌二醇对人胆管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胆管上皮细胞的雌激素受体(ER-a、ER-β)表达水平;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上述两种培养条件下胆管上皮细胞培养上清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分泌水平。将雌激素组与无雌激素组(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雌激素可以促进人胆管上皮细胞增殖,雌激素组的人胆管上皮细胞ER—a受体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上清中的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17β-雌二醇可以诱导人胆管上皮细胞增殖,为其作用于胆管上皮细胞的雌激素受体而发生生物学效应提供了进一步证据,此外,我们的研究提示雌激素17β-雌二醇可以诱导人胆管上皮细胞增殖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通路没有相关性。 所广车 朱哲 赵中辛关键词:胆管 上皮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 直肠中动脉解剖分型与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直肠中动脉(MRA)不同解剖分型与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胃肠肛肠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87例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腹盆腔增强CT血管造影(CTA)分析MRA的不同解剖分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并分析MRA解剖分型与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性。结果 187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CTA检查出现MRA174例(93.05%),缺如13例(6.95%),MRA出现病例中Ⅰ型(侧方型) 34例(19.54%),Ⅱ型(前侧方型) 56例(32.18%),Ⅲ型(经盆底肌表面型) 84例(48.28%)。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1例(5.88%),MRAⅠ型+Ⅱ型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高于Ⅲ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RAⅠ型+Ⅱ型(P=0.022)、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5cm (P=0.042)和术中发生并发症(P=0.001)是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接受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患者中,MRA的解剖分型与吻合口漏发生有关,MRAⅠ型+Ⅱ型吻合口漏发生率高于MRAⅢ型患者。对于MRAⅠ型和Ⅱ型患者,应行预防性回肠造口,以减少吻合口漏发生后的不良影响。对于MRAⅢ型患者,游离肠管至直肠肛提肌交界处时,应尽量避免损伤,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此外,尽量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对降低术后吻合口漏的风险亦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玮 刘孟承 杜涛 邢俊 张振宇 纪昉 朱哲 王恺京 傅传刚关键词:低位前切除术 吻合口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