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磊

作品数:14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5篇肾病
  • 4篇糖尿病肾病
  • 3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3篇肾功能
  • 3篇肾损
  • 3篇肾损伤
  • 3篇疗效
  • 3篇慢性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透析患者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急性肾损
  • 2篇急性肾损伤
  • 2篇白蛋白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机构

  • 14篇蚌埠市第三人...

作者

  • 14篇曹磊
  • 3篇郭三千
  • 3篇罗红
  • 1篇欧红芹
  • 1篇胡恩赑
  • 1篇崔巍
  • 1篇邹玲梅
  • 1篇席倩
  • 1篇金强
  • 1篇于越
  • 1篇刘诗文

传媒

  • 5篇淮海医药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Klotho蛋白、FGF23与糖尿病肾病肾损伤的相关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Klotho蛋白、FGF23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并分析它们与糖尿病肾病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4年1月期间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就诊的96例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将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三组,A组31例,B组29例,C组36例,通过ELISA检测各组血清FGF23和Klotho蛋白情况;比较组间FGF23和Klotho蛋白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肾病肾损伤的相关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对DKD肾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FGF23在糖尿病肾病三组中逐渐升高,Klotho蛋白在三组中逐渐降低,且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FGF23升高(β=0.044,P=0.005)、Klotho蛋白降低(β=-0.030,P=0.025)是影响糖尿病肾病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在ROC曲线中FGF23、Klotho蛋白预测糖尿病肾病损伤的AUC分别为0.908、0.882,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结论:FGF23与Klotho蛋白与糖尿病肾病肾损伤相关,其水平可以成为肾判断糖尿病肾病肾脏损伤的预测指标。
代云曹磊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KLOTHO蛋白
左卡尼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左卡尼丁治疗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8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均正规血液透析。对照组应用现代心力衰竭治疗模式治疗,治疗组应用现代心力衰竭治疗模式加用左卡尼丁(1 g静脉注射,每周3次,连用3个月)治疗。经3个月规律血液透析治疗后,重新评定心功能分级,并使用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 2组心功能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有明显减少(P<0.05);但对照组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和最大血流速度比(E/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VST、LVPwT明显降低,E/A值显著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丁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功能,安全有效。
曹磊郭三千
关键词:心力衰竭左卡尼丁肾透析
糖尿病并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并发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随机抽查100例因感染性疾病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将HbA1C作为近2~3月血糖控制的参考指标,并进行病原菌培养,结果94%的患者HbA1C>7%,100例患者中肺部感染率最高,占30%;其次为泌尿系感染、胆囊感染,分别各占20%;随后为皮肤软组织感染、糖尿病足感染,分别各占10%,肺结核、肝脓疡分别各占5%。结论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与血糖控制程度密切相关,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较过去文献报道有较大变化。
曹磊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糖化血红蛋白病原菌
vWF和vWF裂解酶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vWF裂解酶(ADAMTS13)的水平及其作用。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50例和2型糖尿病(T2DM)组合并DN患者144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将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42例,ACR<30 mg/g)、微量白蛋白尿组(56例,30 mg/g≤ACR<300 mg/g),大量白蛋白尿组(46例,ACR≥300 mg/g)。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vWF水平;双抗体夹心法检测ADAMTS13水平,并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等,计算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正常对照组、单纯T2DM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HbA1c、Fib、D-二聚体及v WF依次增加,而ADAMTS13依次降低(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与D-二聚体是血清v WF的影响因素,而D-二聚体是ADAMTS13水平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vWF诊断DN肾脏损伤敏感度较高,D-二聚体诊断DN肾脏损伤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均衡,特异度更有优势。结论血清vWF、ADAMTS13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其水平可以成为DN早期的诊断和预测的参考指标。
曹磊胡恩赑李晓楠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白蛋白尿
依帕司他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常规糖尿病治疗,配合合理饮食和运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50 mg/次,3次/d)治疗,观察2组空腹血糖、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及血清尿素氮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明显升高,不良反应不明显,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可以在正常控制血糖的药物中配合依帕司他治疗,可以控制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延迟糖尿病肾病发展。
郭三千曹磊罗红于越刘诗文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依帕司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肾康注射液治疗急性肾损伤临床观察
2020年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治疗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AKI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肾康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98%(P<0.05);观察组患者的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0.20%比14.29%,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治疗AKI,可明显改善肾功能指标和APACHE-Ⅱ评分。
高守鹏曹磊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肾康注射液临床疗效肾功能
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及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2024年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作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不仅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还给公共卫生系统带来巨大压力。血管钙化作为CKD患者及终末期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形成过程错综复杂,涉及多种细胞类型、细胞因子的参与及钙磷代谢的相互作用。血管钙化一旦出现难以逆转,增加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因此探究血管钙化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对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血管钙化的特点、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代云曹磊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骨保护素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前列地尔(pG1)治疗肾功能不全(CRF)的疗效。方法将10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丹参注射液,共同给予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纠正贫血及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肌酐(Scr),尿素(BUN)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24 h尿量,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尿素、肌酐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尿量增加(P<0.05),Ccr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前列地尔差异有显著性(P<0.0 5),2组24 h尿蛋白定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前列地尔能有效延缓CRF进展。
曹磊罗红
关键词:多巴胺前列地尔
终末期肾病病人伴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病人肺动脉压力(PAP)情况,探讨ESRD病人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28例ESRD病人,其中进行血液透析的66例病人作为观察组,无血液透析的6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病人的PAP进行评估,比较2组病人一般资料、超声心动图结果。并将观察组分为无PAH和PAH组,比较2组实验室检查以及心脏超声指标,分析PAH发病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钙、血磷、25(OH)D、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P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PAH发生率为33.3%,高于对照组的17.7%(P<0.05)。PAH组与无PAH组血清iPTH、血液透析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PAH组与无PAH组的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iPTH与PAH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ESRD病人PAH常见,长期血液透析病人发生率更高,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改变与PAH密切相关。
曹磊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肺动脉高压血液透析
急性肾损伤56例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病情况、致病原因及治疗措施等,为明确诊断、及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6例AKI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病变程度以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病因AKI患者的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分级越高病死率越高(P<0.05),透析和非透析治疗的病死率相似(P>0.05)。结论:AKI的预后与其病因和分级关系密切,透析治疗对AKI患者的预后无显著改善,AKI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存活率。
曹磊欧红芹罗红
关键词:肾损伤肾功能衰竭药物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