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晓净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8H指数:8
- 供职机构:无锡市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疗效及抗炎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其抗炎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及宿迁市中医院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接受常规西药联合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治疗)与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疗程10 d。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白细胞计数(WBC)、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SS-QOL、NEUT、FMA、WBC、NIHSS、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s-CRP、WBC、NEUT水平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S-QOL、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痰活血方加减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减轻患者局部炎症反应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易晓净王红胜郑开明赵义纯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抗炎作用
- 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12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行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照组60例行常规针刺,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运用尿失禁问卷简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安全、有效、经济、方便。
- 潘穆之易晓净李园
- 关键词:中风后尿失禁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
-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患者凝血纤溶的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了解SAH后CVS患者血液凝血、纤溶及核转录因子的动态演变情况.方法收集2004-03~2005-02神经内、外科住院SAH患者32例的外周血标本,进行出血后3 d内、5~7 d血液的PC、AT-Ⅲ、PAI-1、PAI/t~PA、NF-κB含量测定.结果出血后血浆PC明显降低,而在7 d左右降低更为明显;AT-Ⅲ水平在出血后3 d内明显升高,在7 d左右却显著降低;PAI活性在3 d内降低,7 d左右升高;PAI/t-PA的比值在7 d左右比3 d内显著升高;而NF-κB在早期即明显升高,在5~7 d达最高水平.结论凝血过程与炎性反应共同参与了SAH后CVS的发生.
- 陆士奇程晓娟易晓净冀勇张威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凝血纤溶
- 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ApoB/ApoA1比值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观察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浆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poA1)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治疗的78例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脑卒中组,选取我院同期体检的55名体检结果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po B/ApoA1比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ApoB/ApoA1诊断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脑卒中组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脑卒中组ApoB/ApoA1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oB/ApoA1比值升高、ApoA1水平降低为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po B/ApoA1比值诊断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876,95%CI:0.714~0.922,灵敏度为69.1%,特异度为95.2%,最佳截断值为0.853。结论 ApoB/ApoA1比值升高是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外周血中ApoB/ApoA1的比值>0.853时,患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大大增加。
- 易晓净李乐军
- 关键词: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硬化
- 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疗效的观察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在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研究对象为本院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时间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使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40例纳入观察组,联合使用丹红注射液和丁苯酞注射液治疗;40例纳入对照组,单独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记录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为5.0%,对照组发生率为22.5%,两组比较后得到(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的同时,避免不良反应,提升治疗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易晓净李乐军
-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丁苯酞注射液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疗效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ATⅢ、PAI活性变化及其与CVS关系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动态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CSF)中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并探讨二者与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SAH患者3 d内及5-7 d的外周静脉血和CSF,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ATⅢ及PAI。结果CVS组SAH患者血浆和CSF中ATⅢ下降幅度、PAI升高幅度均较无CVS组明显(P〈0.05)。结论ATⅢ、PAI活性变化与CVS密切相关。
- 易晓净陈军陆士奇许丽珍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 SAH患者凝血及纤溶动态变化与迟发性血管痉挛、再出血的相关研究
- 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凝血及纤溶功能的改变进行动态观察,结合TCD检查,研究凝血、纤溶系统变化与脑血管痉挛、再出血之间的联系。
方法:收集32例SAH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其凝血及纤溶指标,对照...
- 易晓净
- 关键词:再出血凝血时间纤溶指标抗纤溶治疗
- 文献传递
-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老年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优势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采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老年痰瘀阻窍型眩晕患者对其血流指标和眩晕程度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无锡市中医医院2021年4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83例老年痰瘀阻窍型眩晕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营养支持,抗血小板,控制血脂、血糖等常规治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和观察组(42例,常规治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流指标、眩晕程度、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疗效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头晕目眩、倦怠乏力、恶心呕吐、头蒙不清等中医证候积分,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评分均降低,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LVA)、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RVA)均增大,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痰瘀阻窍型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恢复脑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减轻眩晕症状,提高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朱晓颖易晓净
- 关键词: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眩晕甲磺酸倍他司汀
- 丁苯酞配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48例临床分析
- 目的 :探讨丁苯酞配合美多巴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48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丁苯酞联合美多巴,对照组予常规美多巴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周、一月的统一帕金森病...
- 唐春林易晓净
- 关键词:丁苯酞帕金森病
- 文献传递
- 综合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缺血性中风120例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采用药物治疗、针刺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中药熏洗(当归、赤芍、红花、木瓜、川芎、莶草、桑枝等)。结果:治疗前两组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P<0.05),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P<0.05)。结论:综合疗法配合中药熏洗能促进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功能恢复。
- 吴晓红王国华易晓净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