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艺

作品数:24 被引量:140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艾滋病
  • 7篇病毒
  • 6篇流行病
  • 6篇HIV-1
  • 5篇吸毒
  • 5篇流行病学
  • 4篇发病
  • 4篇发病率
  • 4篇艾滋病病毒
  • 4篇HIV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肝炎
  • 3篇丙型
  • 3篇丙型病毒性
  • 3篇病毒性
  • 2篇毒性肝炎
  • 2篇学校卫生
  • 2篇吸毒人群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慢性病

机构

  • 23篇新疆维吾尔自...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乌鲁木齐市疾...
  • 1篇新疆乌鲁木齐...
  • 1篇新疆伊犁哈萨...

作者

  • 24篇张艺
  • 11篇倪明健
  • 10篇金涛
  • 7篇王凤英
  • 7篇董永慧
  • 4篇方萍
  • 4篇胡晓远
  • 3篇者炜
  • 3篇阿迪力
  • 3篇陈学玲
  • 3篇陈晶
  • 3篇张俊
  • 3篇邓红
  • 2篇董言
  • 2篇郅琦
  • 2篇王希江
  • 2篇王冬莉
  • 2篇马会来
  • 2篇甫尔哈提·吾...
  • 1篇邢辉

传媒

  • 9篇疾病预防控制...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地方病通报
  • 2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5年新疆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哨点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为及时准确掌握新疆吸毒人群HIV感染率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信息,为新疆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问卷填写以面对面、一对一的调查方式。HIB抗体检测为两次酶联免疫法,梅毒血清学检测为快速血浆反应素环卡片试验(RPR)。以Epi Data2.1b编制的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共监测1 010位监测对象,其中有582位单纯口吸毒品,428位有静脉注射毒品,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占51.6%。吸食毒品种类以海洛因为主,占65.54%;其次是麻烟,占33.86%。265位有商业性行为。调查人群HIV检出率为28.32%,有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史者检出率68.32%,梅毒检出率为7.92%。结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依然是吸毒人群中艾滋病传播关键的因素,无保护商业性行为依然存在,戒毒、禁毒和降低吸毒危险行为以及安全套推广是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陈晶王冬莉金涛张艺郅琦阿迪力倪明健董永慧
关键词:艾滋病吸毒人群哨点监测
2006-2015年乌鲁木齐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2006-2015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网络直报数据质量。方法 2006-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丙型肝炎的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乌鲁木齐市丙...
张艺马会来倪明健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流行病学特征
2023年新疆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
2025年
目的了解新疆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现状与需求情况,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能力、优化培训工作内容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通过自拟调查问卷的方法于2023年9月对新疆疾控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现状、培训需求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北疆疾控人员(521人,64.96%)和东疆疾控人员(53人,55.79%)以本科学历为主,南疆疾控人员(82人,49.40%)以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北疆(359人,44.76%)、东疆(42人,44.21%)和南疆(74人,占44.58%)疾控人员都以初级职称为主;北疆、东疆和南疆疾控人员参培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46,P<0.001);北疆、东疆和南疆疾控人员往年参与培训的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994,P=0.001);北疆、东疆和南疆疾控人员的培训形式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14,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0~39岁及40~49岁人员、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中级和副高级职称人员认为每年参加的培训未达到预期(P均<0.05)。结论新疆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参与率较高,但北疆、东疆及南疆地区疾控人员参培现状及需求各有差异,应根据不同地区疾控机构的职责和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完善培训内容,以整体提升疾控体系的能力和效果。
李嘉琪莫丽德尔·艾山蔡卓轩顾林美张艺
关键词:疾控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3年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4
2004年
为摸清不同类别高危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掌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艾滋病流行现状,2003年6~8月,新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区范围针对四种不同人群开展了艾滋病、丙型肝炎(仅限吸毒人群)和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倪明健陈晶王冬莉金涛郅琦董永慧邓红张艺阿迪力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围针吸毒人群HIV高危人群
2011—2015年新疆伊犁州HIV新报告病例中新发感染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州)近五年HIV新发感染比例,为当地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伊犁州新报告的病例开展BED检测,结合艾滋病疫情库信息,比较分析不同人群中HIV新发感染比例。结果新报告病例以维吾尔族为主,男性、30岁以上和已婚状况居多,文化程度偏低;总体HIV新发感染比例为21.35%,5年数据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4,P=0.013);同性传播者比例最高,经异性传播次之,经注射毒品传播最低,不同传播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2,P=0.000);12~30岁病人比例最高,其次为50岁以上组,30~50岁最低,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5,P=0.000)。结论新疆伊犁州近五年男男同性恋人群艾滋病新发感染者比例增长显著,感染对象呈现年轻化和老年化两种趋势,可据此调整当地的现行防治措施。
陈学玲胡晓远马媛媛张艺金涛倪明健
关键词:艾滋病
集合HIV RNA RT-PCR方法在高危人群中窗口期检测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探讨使用集合艾滋病病毒(HIV)核糖核酸(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对高危人群窗口期进行检测。方法采用50∶1(一级pools)、10∶1(二级pools)、1∶1(单个样本)三级集合HIV RNA,用RT-PCR方法进行样本检测。结果检测的3 904份HIV抗体阴性样本中,检出8份样本的病毒载量高于检测线。结论提示该集合方法对于大样本量的阴性样本筛查还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王凤英邓红张艺金涛
关键词:高危人群窗口期
新疆伊犁州艾滋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2014年
目的了解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州)当前流行的HIV毒株亚型种类、人群分布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对利用核酸技术检测新发感染的方法进行初步评价并开展HIV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89份HIV-1感染者淋巴细胞富集液进行RNA提取、扩增、测序、基因型分析和亚型确定。结果经检测获得基因型样本246份,其中CRF07_BC毒株243份,占98.8%;CRF01_AE毒株2份,占0.8%;B'毒株1份,占0.4%;核酸检测新发感染阳性扩增率为84.8%。结论 CRF07_BC仍然是当前伊犁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优势毒株,在HIV确认样本时,核酸检测新发感染的方法获得了较高的阳性扩增率。
董永慧张艺王莉何翔阮玉华佐合拉.吐尔地刘伟关晓霞赵杰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基因扩增
2006—2015年乌鲁木齐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2006—2015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网络直报数据质量.方法 2006—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丙型肝炎的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乌鲁木齐市丙型肝炎发病趋势开展分析.结果 2006—2009年乌鲁木齐市丙肝疫情呈现上升趋势,至2014年维持在较高发病水平(71/10万),2015年全市疫情则呈现下降趋势(43/10万).丙肝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市区内人口密集区域较人口稀少区域发病率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0-44岁组发病率呈现小高峰,65以上老年组发病率急剧上升.跨年重复报告情况较高,筛检剔除重复病例9%.结论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仍属于丙肝高发区,应加强青壮年丙肝病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网络直报数据准确率.
张艺马会来倪明健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流行病学特征
乌鲁木齐县一起野生蘑菇导致食物中毒事件调查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调查2016年7月19日在乌鲁木齐县某工地发生的一起野生蘑菇食物中毒事件,包括该事件的波及范围与强度,查明危险因素,提出防控建议。方法根据病例临床症状、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流行病学调查及蘑菇形态学鉴定结果判定。结果罹患率为100%(18/18),临床表现以大汗(94%,17/18)、恶心(78%,14/18)、头晕/头痛(61%,11/18)和呕吐(50%,9/18)为主。结论本起事件为工人食用了从山上采集的野生蘑菇所致的食物中毒,中毒食物为丝膜菌科丝盖伞属丝盖伞种裂丝盖伞野生蘑菇。
张艺马鑫艾尔肯.塔西铁木尔陈宝林王希江马会来张丽杰崔燕
关键词:食物中毒野生蘑菇流行病学调查
新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与公共卫生相关工作回顾被引量:3
2020年
回顾新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学校卫生及营养卫生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与成果,为进一步完善新疆全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新疆面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传染性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为加快推进健康新疆建设,努力实现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目标,近年来,新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致力于落实全国健康大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健康中国行动的精神与方案。
张艺者炜张俊方萍董言甫尔哈提·吾守尔
关键词:学校卫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