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梅

作品数:21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脂肪
  • 8篇脂肪性
  • 8篇酒精
  • 8篇酒精性
  • 8篇非酒精性
  • 8篇非酒精性脂肪
  • 8篇非酒精性脂肪...
  • 8篇肝病
  • 7篇脂肪肝
  • 6篇脂肪性肝病
  • 6篇酒精性脂肪性...
  • 6篇非酒精性脂肪...
  • 6篇非酒精性脂肪...
  • 5篇肝炎
  • 4篇慢性
  • 4篇基因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机构

  • 17篇青岛市市立医...
  • 4篇青岛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青岛市第八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9篇张梅
  • 12篇孙樱
  • 11篇辛永宁
  • 8篇初蕾蕾
  • 7篇张健
  • 6篇吕维红
  • 6篇宣世英
  • 5篇张建华
  • 4篇李宁
  • 2篇姜相君
  • 2篇刘玲
  • 2篇姜曼
  • 2篇林中华
  • 2篇范建高
  • 2篇郑晓英
  • 1篇张丁丁
  • 1篇耿宁
  • 1篇周蓉蓉
  • 1篇李长严
  • 1篇丁晓东

传媒

  • 3篇肝脏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药品评价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及生化特征,以探讨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对2248例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血尿酸等指标检测,空腹行腹部B超检查。结果:NAFLD组中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围、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体重指数、性别与NAFLD密切相关,NAFLD组中MS伴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8.62%vs19.13%,P<0.01)。结论:NFALD与MS密切相关,NAFLD患者具有MS各组分集聚的特征,应重视NAFLD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张建华辛永宁宣世英孙樱张梅
关键词:脂肪肝代谢综合征X
菲律宾蛤仔饮食对白兔实验性脂肪肝形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RP)属帘蛤科动物,俗称蛤仔。相关研究表明,其体内含有较丰富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RP饮食对于血脂及脂肪肝形成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抑制脂肪肝形成的作用机制。
孙樱辛永宁张梅初蕾蕾周蓉蓉吕维红张健
关键词:脂肪肝高脂血症菲律宾蛤仔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mRNA表达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大鼠肝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 )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基因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高脂饮食建立SD大鼠NAFLD模型 ,分批于造模第 8、12、16、2 4周处死 ,同期设普通饮食喂养大鼠作对照。通过H E染色和苦味酸VG染色观察肝组织学改变 ,应用RT PCR对肝脏t PA和PAI 1mRNA的表达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 模型组大鼠于实验 8、12、2 4周分别形成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以及脂肪性肝炎并肝纤维化。与对照组相比 ,模型组大鼠肝脏PAI 1mRNA表达随造模时间延长而增强 ,于实验 2 4周达高峰( 1.0 2± 0 .11比 0 .5 1± 0 .0 9,P <0 .0 1) ,并与其肝脂肪变及肝组织学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492和 0 .3 72 ,P分别 <0 .0 1和 <0 .0 5 )。肝脏t PAmRNA表达随造模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 ,于实验 2 4周降至最低 ( 0 .89± 0 .11比 1.62± 0 .10 ,P <0 .0 1) ,但其仅与肝组织学损伤程度总积分呈负相关 (r =-0 .3 68,P <0 .0 5 )。结论 高脂饮食大鼠肝脏PAI 1及t
范建高郑晓英张梅曹中伟丁晓东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MRNA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应用自拟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调查表对10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及100例健康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19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进行分析,腰臀比、体质指数、喜食甜食、喜食荤食、睡前加餐、喜食海鲜、常在外就餐、家族脂肪肝病史、家族糖尿病史引入回归方程,体质指数、喜食荤食、家族脂肪肝病史和家族糖尿病史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有关(P<0.05),病例组腰臀比、体质指数、喜食荤食、常在外就餐、睡前加餐、喜食海鲜、家族脂肪肝病史、家族糖尿病史、高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以肥胖为中心的多元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不良的饮食习惯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遗传可能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辛永宁宣世英张梅张建华张健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
阿泰宁治疗冷凉、喝酒性腹泻3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和评价阿泰宁(酪酸梭菌CGMCC0313.1制剂)治疗冷凉、喝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受凉、吃凉食和喝酒后就腹泻的患者,口服阿泰宁胶囊,一次3粒,一天2~3次,疗程14~60d。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服药情况,治疗结束后评价药物的疗效。结果35例冷凉、喝酒性腹泻患者治疗后腹泻、腹痛和腹部不适等症状有显著的改善(P〈0.01或P〈0.001);治愈率为97.14%(34/35),总有效率为100%(35/35),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结论阿泰宁治疗冷凉、喝酒性腹泻疗效显著。
张梅彭国球孙樱李洪福万阜昌崔云龙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窦超微结构及微血栓观察被引量:20
2005年
范建高郑晓英张梅杨兆瑞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超微结构肝窦脂肪性肝纤维化微血栓形成肝炎肝纤维化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T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2
2002年
为研究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对 4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 :对照组HBVDNA无一例阴转 ,ALT复常率为 72 5 %,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 85 %,ALT复常率为 92 5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T细胞亚群检测发现 ,治疗组经治疗后 ,CD4 + ,CD4 + /CD8+ 明显提高 (P <0 0 1) ,CD8+ 明显下降 (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HBVDNA阴转者T细胞免疫功能优于未转阴者。实验表明 ,拉米夫定可改善乙肝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程度轻的乙肝患者 ,应用拉米夫定治疗阴转的可能性大 ,这为拉米夫定联合免疫治疗乙肝提供了一些事实依据。
辛永宁孙樱张健吕维红张梅初蕾蕾李宁孙珍娟
关键词:拉米夫定慢性乙肝T细胞亚群抗病毒药
载脂蛋白C3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PO)C3基因启动子区两位点多态性T-455C、C-482T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对287例NAFLD患者和310名正常对照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及基因型检测方法对两变异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随机选取180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APOC3的含量。并比较各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及临床资料。根据数据资料的不同,分别行PearsonX。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t检验、χ^2检验或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455、-482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NAFLD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野生型-455TT或-482CC,含突变位点基因型未增加NAFLD的发病风险,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含等位基因-455C、-482T的基因型携带者发生NAFLD的比值比(OR及95%CI)分别为1.25(0.79~1.96)及1.20(0.76~1.89),P〉0.05。临床资料及各生物化学指标在野生型组及含突变位点组中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汉族人群中,APOC3基因启动子区两位点多态性与NAFLD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牛同红姜曼刘昊刚姜相君林中华张梅王健耿宁辛永宁宣世英
关键词:脂肪肝非酒精性单核苷酸多态性
肝硬化Child分级与骨密度及钙磷代谢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肝硬化Child分级与骨密度及钙磷代谢的关系。方法 采用NM 30 0单光子骨密度仪对 4 0例肝硬化患者和 31例健康人群的骨密度进行检测 ,同时测定其血清Ca、P、1,2 5 (OH) 2 D3 值 ,对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及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随肝硬化肝损害程度的加重 ,骨密度、Ca、P、1,2 5 (OH) 2 D3 均降低 ,且骨密度与Ca、P、1,2 5 (OH) 2 D3 呈正相关。结论 动态监测骨密度、Ca、P、1,2 5 (OH) 2 D3 ,对肝硬化病情的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辛永宁孙樱吕维红张梅初蕾蕾李宁张健
关键词:钙磷代谢骨密度肝硬化CHILD分级肝功能
脂肪肝与慢性丙型肝炎被引量:2
2009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肝病,并成为肝病研究的热点。慢性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有研究表明脂肪变是慢性丙型肝炎的特征性变化之一,临床上脂肪肝与慢性丙型肝炎常合并出现,因此两者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近年关于脂肪肝与慢性丙型肝炎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张建华张梅孙樱
关键词:脂肪肝基因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