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日东
- 作品数:22 被引量:93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xendin-4对高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ECM分泌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 2016年
- 目的研究exendin-4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GMCs,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组)、正常对照+exendin-4组(NCE组)、高糖组(HG组)、高糖+exendin-4组(HGE组);HGE组细胞分别给予3,5,10,15,30nmol/Lexendin-4培养12,24,48h,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确定exendin-4的最适作用时间与浓度。ELISA测定细胞上清中细胞外基质蛋白纤维连接蛋白(VN)和Ⅳ型胶原蛋白水平。RT—PCR检测FN、Ⅳ型胶原蛋白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测定核因子-κB的表达。结果(1)高糖培养的GMCs给予10noml/Lexendin-4培养24h后,其细胞增殖率较3nmol/L、5nmol/L的exendin-4明显降低(F=120.808,P〈0.05);与15nmol/L、30nmol/L相比,10noml/L(HGE组)的exendin-4对GMCs增殖率无明显变化(P均〉0.05)。(2)与NC组、NCE组相比,HG组FN、Ⅳ型胶原蛋白分泌及mRNA以及MCP-1、TNF—α、ICAM-1、TGF—α1 mRN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F=6.894-166.914,P均〈0.05);与HG组相比,HGE组FN、Ⅳ型胶原蛋白分泌及mRNA以及TNF-α、MCP-1、ICAM-1、TGF—β1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F=6.894-166.914,P均〈0.05)。(3)与NC组、NCE相比,HG组核因子-κB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F=133.1,P〈0.05)。与HG组相比,HGE组核因子-κB蛋白的表达则明显受到抑制(F=133.1,P〈0.05)。结论Exendin-4抑制高糖培养GMCs的细胞外基质分泌,与其抑制核因子-κB介导的炎性反应有关。
- 林晓璐张红夏小慧陈娟张日东章向成李伟
- 关键词:EXENDIN-4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核因子-ΚB
-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处方实施情况调查被引量:12
- 2019年
-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在淮安市辖区内社区卫生院诊治、管理3个月的23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访谈和问卷调查,评估患者自我管理处方执行情况。其中,未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者44.8%(107/239),健康饮食者23.0%(55/239),遵守运动处方者46.4% (111/239),未监测血糖者54.8%(131/239),近1周中21.3%(23/108)反复有低血糖发作;51.9% (124/239)不知道血糖稳定仍要坚持服药,充分了解自己存在糖尿病并发症者27.2%(65/239),能正确使用降糖药及胰岛素者分别为25.1%(60/239)和15.1%(36/239)。提示,社区T2DM患者自我管理处方执行情况较差,需加强实施糖尿病规范化管理。
- 石敏张日东陈刚钱乾徐长都汪丽平张红
-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卫生服务血糖自我监测
- 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比较硫辛酸和硫辛酸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怡开)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硫辛酸静脉输注,观察组予以静脉输注硫辛酸联合怡开口服,治疗2周,分别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肌电图、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及运动传导速度(MNCV)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SNCV及MNCV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SNCV及MNC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DA、ROS、AOPPs均低于治疗前,SOD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OD高于对照组,而MDA、ROS、AOPP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PR)、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PR、IL-6、TNF-α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s-CPR、IL-6、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静脉输注硫辛酸联合怡开口服可以切实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改善微炎症状态有关,起到较好的协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张日东石敏
-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硫辛酸
- 甲亢患者25-羟-维生素D3代谢状况的变化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患者25-羟-维生素D3[25(OH)D3]的代谢状况。方法甲亢患者118例分为甲亢伴肝功能损害组(A组,58例)和甲亢无肝功能损害组(B组,60例)。健康体检者50名为对照(C)组。ELISA法测定血清25(OH)D3;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同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血清钙、磷水平。结果 A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B、C组(P<0.01)。血清25(OH)D3与TBil和AST呈负相关(P<0.01和P<0.05)。结论甲亢伴肝损害患者血25(OH)D3明显降低,提示25(OH)D3下降可能与肝功能异常相关。
- 刘影刘媛媛张日东高鹏霞
-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肝功能
- 水飞蓟素灌胃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水飞蓟素(Sly)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糖尿病肾病组(DN组)、水飞蓟素低剂量治疗组(Sly-L组)、水飞蓟素高剂量治疗组(Sly-H组)、对照组。DN组、Sly-L组、Sly-H组均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制备DN大鼠模型。Sly-L组大鼠每24 h给予低剂量Sly(60 mg/kg)灌胃1次,Sly-H组大鼠每24 h给予高剂量Sly(120 mg/kg)灌胃1次,DN组、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大鼠灌胃8周后,采用代谢笼收集24 h尿液,取空腹鼠尾静脉血及眼眶血,然后处死大鼠,处死大鼠后迅速切取两侧肾脏,使用预冷生理盐水灌洗去除残留血液,滤纸吸干后备检。取鼠尾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PG);取代谢笼收集的大鼠24 h尿液,采用双缩脲比色法测定24 h尿白蛋白和肌酐,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称取处死后大鼠体质量及肾脏质量,计算肾脏指数(肾脏重量/大鼠体质量,KI)。取大鼠眼眶血,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取右肾组织,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小管CD14。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组、Sly-L组及Sly-H组大鼠FPG、UACR、KI水平显著升高(P均<0. 01),体质量显著降低(P均<0. 01)。与DN组相比,Sly-L组、Sly-H组大鼠FPG、UACR、KI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 05)。DN组肾小球体积增大,部分肾小管管腔轻度或中度扩大,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与DN组相比,Sly-L组及Sly-H组肾小管和肾小球病理损伤减轻。与对照组相比,DN组、Sly-L组血清TNF-α、IL-1β、IL-6及肾小管CD14均显著升高(P均<0. 05),Sly-H组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P <0. 05)。与DN组相比,Sly-L组、Sly-H组血清TNF-α、IL-1β、IL-6及肾小管CD14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与Sly-L组相比,Sly-H组血清TNF-α、IL-1β、IL-6及
- 翁雅琴张红徐文东石敏张日东李伟
- 关键词:水飞蓟素糖尿病肾病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CD14
- 血清促红素和高迁移率蛋白B1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的关系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红素(EPO)和血清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水平与尿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UACR<30 mg/g)、微量蛋白尿组(UACR30~299 mg/g)、肾功能正常大量蛋白尿组(UACR≥300 mg/g)、肾功能不全大量蛋白尿组(UACR≥300 mg/g),每组各20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EPO、HMGB1及相关临床生化指标水平。分析血清EPO、HMGB1之间的相关性及二者与UACR等其他临床生化指标水平的关系。结果:微量蛋白尿组、肾功能正常大量蛋白尿组和肾功能不全大量蛋白尿组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血清EPO浓度较正常蛋白尿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EPO浓度随着UACR增加而降低。EPO与尿素氮、血肌酐呈明显负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正相关。肾功能正常大量蛋白尿组和肾功能不全大量蛋白尿组患者血清HMGB1浓度较正常蛋白尿组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MGB1与BUN、Cr和UACR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EPO和HMGB1两者间呈负相关。结论:2型DKD患者血清EPO浓度降低、HMGB1水平升高,且与肾脏损害严重程度相关,血清EPO和HMGB1水平可为DKD的临床预测或治疗提供新思路。
- 陈燕娜石敏张日东张红
-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趋化素与hs-CRP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趋化素(chemerin)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T2DM患者60例,根据患者血管病变情况分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每组30例。另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chemerin和hs-CRP水平并分析。结果: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和单纯糖尿病组血清chemerin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血清chemerin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血清chemerin与hs-CRP呈正相关(r=0.451,P<0.05)。结论: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显著增高,血清chemerin水平与炎症指标hs-CRP存在正相关,chemerin可能通过介导炎症在T2DM大血管病变过程中发挥作用。
- 王兴洲张日东石敏张红高鹏霞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趋化素C反应蛋白
-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利拉鲁肽对DKD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利拉鲁肽治疗(Lira)组、糖尿病(DM)组、糖尿病+利拉鲁肽治疗(DM+Lira)组,每组各10只。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STZ 60 mg/kg制备T1DM大鼠模型。Lira、DM+Lira组每24 h予腹腔注射利拉鲁肽200μg/kg,NC、DM组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治疗8周后检测大鼠体重、FPG;ELISA法检测24 h UAlb;HE、PAS染色观察各组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CD14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HMGB1及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DM组比较,DM+Lira组24 h UAlb、肾小球及肾小管CD14水平降低(P<0. 01),病理损伤减轻,HMGB1[(0. 98±0. 04)vs(0. 78±0. 01)]及TLR-4[(0. 93±0. 01)vs(0. 76±0. 02)]蛋白表达降低(P<0. 01),体重及F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利拉鲁肽能改善糖尿病大鼠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 翁雅琴徐文东石敏张红张日东
-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利拉鲁肽高迁移率族蛋白B1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促红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关系被引量:1
- 2019年
- 160例T2DM患者,根据UACR正常组(UACR <30mg/g,n=45)、微量白蛋白尿组M A,(UACR≥30mg/g,n=41)、白蛋白尿组(UACR≥300mg/g,n=35)和肾功能不全组(肌酐升高,n=39)。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EPO水平。结果DN患者血清EPO浓度较单纯糖尿病组明显降低(P <0. 05),EPO浓度随着UACR的增加而减少,且EPO与ACR、尿素氮、肌酐呈明显负相关(r=-0. 497、-0. 261、-0. 437,P <0. 05或P <0. 01);而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GFR)及20/FCPR×FBG正相关(r=0. 378、0. 243,P <0. 05或P <0. 01)。结论 DN患者EPO降低,而且EPO降低加重DN患者的胰岛素抵抗。EPO水平降低可能是DN患者的重要预测因子。
- 石敏张日东张红
- 关键词:促红素蛋白尿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hemerin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血清趋化素(Chemer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胰岛素强化和口服药物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Chemerin、hs-CRP,同时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结果 (1)强化组及对照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s-CRP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强化组治疗后FPG、2h PG、hs-CRP较对照组下降(P<0.05)。(2)强化组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治疗后较治疗前增高,而HOMA-IR、Chemerin下降(P<0.05);对照组PINS、HOMA-β治疗后较治疗前增高,而HOMA-IR下降(P<0.05)。强化组治疗后PINS、HOMA-β较对照组增高,而HOMA-IR、Chemerin下降(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减轻炎症,改善胰岛素抵抗,Chemerin在2型糖尿病的亚临床炎症、胰岛素抵抗的病理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王兴洲张红章向成张日东石敏吕述军高鹏霞
- 关键词:CHEMERIN脂肪因子胰岛素强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