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凡

作品数:79 被引量:299H指数:8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生物学
  • 6篇化学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0篇原油
  • 18篇采收率
  • 16篇原油采收率
  • 16篇微生物
  • 15篇油田
  • 14篇采油
  • 11篇油藏
  • 11篇还原菌
  • 10篇生物表面活性...
  • 10篇驱油
  • 9篇提高原油采收...
  • 8篇生物采油
  • 8篇微生物采油
  • 6篇芽孢
  • 6篇芽孢杆菌
  • 6篇铁还原菌
  • 6篇纳米
  • 5篇油剂
  • 5篇驱油剂
  • 5篇微生物群落

机构

  • 71篇长江大学
  • 34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化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青海油田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湖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油田服务...
  • 1篇油气钻采工程...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作者

  • 78篇张凡
  • 43篇佘跃惠
  • 25篇董浩
  • 21篇喻高明
  • 16篇舒福昌
  • 11篇王正良
  • 11篇周玲革
  • 9篇易绍金
  • 7篇向廷生
  • 6篇柴陆军
  • 5篇孔淑琼
  • 5篇李飞
  • 5篇姚普勇
  • 5篇王博
  • 4篇何延龙
  • 4篇许明标
  • 4篇赵立平
  • 4篇侯读杰
  • 4篇韩春春
  • 3篇胡德高

传媒

  • 8篇石油天然气学...
  • 7篇油田化学
  • 6篇化学与生物工...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应用化工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辽宁化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江汉石油职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25
  • 7篇2024
  • 10篇2023
  • 5篇2022
  • 1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枝导流井窗口密封胶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枝导流井窗口密封胶,属石油钻井工程化学剂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为:自乳化有机密封胶、咪唑类固化剂、消泡剂、醇类稀释剂、酯类增韧剂;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自乳化有机密封胶:100%;咪唑类固化剂:0.5...
何保生许明标李玉光李滨马双政由福昌张凡
大港孔店油田水驱油藏微生物群落的分子分析被引量:41
2005年
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 温度梯度凝胶电泳(PCR TGGE)和构建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两种方法对比研究了大港油田孔二北断块注水井和采油井的微生物群落结构。16SrDNAV3区PCR扩增产物的TGGE图谱分析表明,这两个油井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很大。注水井样品的TGGE图谱中有6条主要条带,而采油井样品中只有一个条带占绝对优势。同时,建立了两个样品的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从中分别挑选了10 8和5 0个克隆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样性分析(ARDRA)。注水井样品有33个操作分类单元(OTU) ,其中6个OTU是优势类型;而采油井样品只有8个OTU ,有1个OTU在文库中占绝对优势。克隆文库和TGGE的研究结果一致,均表明注水井样品的微生物多样性比采油井丰富很多。每个OTU的代表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注水井样品中的细菌主要属于α、β、γ变形菌纲和放线菌纲,尤其是红细菌亚纲( 4 7% )。采油井样品的细菌主要属于α、β、γ变形菌纲,尤其是假单胞菌属( 6 2 % )。
佘跃惠张学礼张凡王凌华赵立平
关键词:油藏RRNA基因TGGE克隆文库微生物群落
聚合物驱后油藏本源微生物采油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驱后油藏利用本源微生物采油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激活油藏本源微生物的方法,激活剂包括磷酸氢二铵,硝酸钠、糖蜜或蔗糖、复合氨基酸、钼酸铵、硫酸铜,氯化铁和硫酸锌。还可以进一步通过注入缓释营养剂和无机凝胶段塞...
佘跃惠张凡舒福昌王正良孔淑琼喻高明周玲革马莎莎韩春春董浩
厌氧微生物对新疆六中区稠油的降解特性被引量:8
2012年
厌氧微生物作为油藏中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关于对原油的降解效果和降解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少.对发酵菌富集培养物和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前后的原油进行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后的原油,其原油族组成变化明显,饱和烃和胶质相对含量降低,而芳香烃和沥青质相对含量上升,其中正构烷烃的含量有所增加,尤其是大于C22的正构烷烃的含量增加明显,藿烷及其同系物的含量也都有所上升.而发酵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后,饱和烃、芳烃以及胶质含量都略有上升,变化最明显的沥青质作用后下降了2%,发酵菌富集培养物降解了原油中的杂环芳烃二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呋喃.同时两种富集培养物对二环芳烃的降解作用明显.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和发酵菌富集培养物作用后,新疆六中区原油中短链正构烷烃含量相对增加,而长链正构烷烃含量则相对减少,∑nC21-/∑nC22+值由作用前1.033分别下降到1.023和1.015,Pr/Ph的值基本都保持在0.945左右,但是Pr/nC17和Ph/nC18都有所增大.总的来说,产甲烷菌富集培养物对原油的降解作用更明显,两种不同厌氧微生物的富集培养物对原油的作用表现出了一定的选择性.
胥元刚何延龙张凡简洁韩春春佘跃惠
关键词:稠油微生物降解
聚驱后油藏产多糖微生物多样性与功能分析
2012年
通过16SrDNA克隆建库方法对大庆北二西油藏微生物调剖过程中和调剖后4个不同油井(B2-D4-P45井、B2-4-P47井、B2-4-P49井和B2-5-51井)3个不同时间段的样品经选择富集后的产多糖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的产多糖菌为爱媛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ehimensis)和爱媛芽孢杆菌(Bacillus ehimensis),经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纯菌DT-1,与爱媛类芽孢杆菌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达到99%。调剖过程中主要激活了3类产多糖菌,调剖1年后微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产生物表活剂菌和降解石油烃菌都被共同激活。
董浩佘跃惠王正良舒福昌张凡柴陆军
关键词:微生物调剖
生物表面活性剂资源化处理含油污泥研究进展
2024年
生物表面活性以其可降解性、环境相容性、低毒甚至无毒性得以在资源化处理方面展现巨大潜力。对比了常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资源化处理含油污泥的技术发展,包括单一/复配处理,新型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与纳米颗粒/生物燃料电池结合处理等技术,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张岑茜佘跃惠张凡孙珊珊邓舒元王晨月霍其其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含油污泥资源化环境保护
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介绍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近期研究和应用进展,特别是对我国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油气微生物勘探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张凡侯读杰孔舒琼易绍金向廷生佘跃惠
关键词:油气勘探微生物技术异常信息
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驱油本源菌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从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油藏中分离培养产生物表面活性剂本源菌,并对其代谢特性,生化特征和原油降解降黏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3株本源菌XDS1,XDS2和XDS3,均为短杆状,属芽孢杆菌类;培养试验表明3株菌发酵液排油圈大于4.5 cm、表面张力30 mN/m左右。这3株菌在45℃较优条件下培养,6小时即达到高峰期;3株菌对大庆5个原油样的降解率均达50%以上,最高达84%,三株菌按体积比1∶1∶1的混合菌XDS123降解率高达90%。3株菌中,XDS3作用于307号原油后发酵液表面张力降低到25.3 mN/m,XDS1作用后的306号原油黏度降低23.6%,发酵液pH值均小于7,说明产出了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3株菌及代谢物与307号大庆原油协同作用后乳化较好,表现出较好的驱油应用潜力。
佘跃惠夏晶晶黄金凤王正良张凡王文军王洪志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生物表面活性剂生化特征原油降解大庆油田
油藏环境异化铁还原菌的生物多样性被引量:8
2018年
为了给低渗透油藏和水敏性油藏高效开发提供新思路,从青海油田(低渗透)、胜利油田(低渗透)和中海油天津(水敏)采集样品;以无定形氢氧化铁作为固相电子受体、混合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富集培养异化铁还原菌(DIRB);并通过高通量测序表征生物多样性。结果发现富集样品α多样性显著减少;β多样性揭示原始样品和富集样品在群落结构上相关性强。微生物组成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青海油田中的DIRB主要有梭菌、脱硫弧菌、希万氏菌、假单胞菌和热孢菌;胜利油田为梭菌、嗜热厌杆菌、热孢菌、脱铁杆菌;中海油天津为梭菌、芽孢杆菌和弧菌。在各油藏分布的异化铁还原菌,既有相同,也有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异化铁还原菌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基础。
苏三宝张凡喻高明顾永安佘跃惠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系统发育分析
油田含聚合物污水微生物处理初步研究被引量:26
2005年
对油田日益增多的并且对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而现有污水处理工艺难于处理的含聚合物污水进行微生物处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从油田污水污泥中分离得到的七株聚丙烯酰胺(PAM)降解菌在合适的营养条件下协同作用,对大港油田的含PAM的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经过3d的处理,微生物菌群将补充了磷和氮的污水的COD降低了87.7%;经过18d的处理,微生物菌群将补充了磷的污水的COD由13499mg.L-1降低为283 mg.L-1,降低幅度达到了97.9%。因而这7株PAM降解菌对含PAM污水处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佘跃惠周玲革刘宏菊王家卓张凡李向前张宏翼
关键词:生物降解COD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