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睿

作品数:26 被引量:9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白血
  • 17篇白血病
  • 16篇细胞
  • 12篇基因
  • 11篇淋巴
  • 10篇淋巴细胞
  • 9篇急性
  • 9篇急性淋巴细胞
  • 7篇肿瘤
  • 7篇儿童
  • 6篇淋巴细胞白血...
  • 6篇急性淋巴细胞...
  • 6篇急性淋巴细胞...
  • 5篇抑制基因
  • 5篇肿瘤抑制
  • 5篇肿瘤抑制基因
  • 4篇儿童急性
  • 4篇WAVE1
  • 3篇蛋白
  • 3篇凋亡

机构

  • 26篇中南大学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6篇康睿
  • 23篇曹励之
  • 12篇俞燕
  • 8篇唐道林
  • 7篇杨明华
  • 5篇谢岷
  • 5篇肖献忠
  • 5篇胡婷
  • 5篇王卓
  • 5篇许望琼
  • 4篇张朝霞
  • 3篇陈英
  • 3篇廖宁
  • 3篇陈国力
  • 3篇吴秀山
  • 3篇尹莎莎
  • 3篇张国元
  • 2篇王瑛
  • 2篇谭志红
  • 2篇陈可可

传媒

  • 4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中国当代儿科...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国外医学(儿...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抗癌协会...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q16.3区候选肿瘤抑制基因的初步定位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简单而有效的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定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微卫星标记杂合性缺失(LOH)的集中区域,在此基础上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最终采用定位候选克隆策略、生物信息学技术及RT-...
杨明华廖宁陈国力尹莎莎曹励之康睿
关键词:肿瘤抑制基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文献传递
第124例——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
2006年
曹励之康睿
关键词:淋巴结肿大发热颈部肿块无痛性肿块干酪样坏死淋巴结活检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6q21区域微缺失及其与临床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郭碧赟曹励之张朝霞杨明华康睿王瑛李永青吴秀山
关键词:LOH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微缺失6号染色体长臂杂合性缺失体高
HMGB1基因沉默对阿霉素诱导K562/A02细胞凋亡增敏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因沉默对白血病细胞耐药逆转的作用。方法将HMGB1基因特异性干扰RNA(HMGB1 siRNA)导入K562/A02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HMGB1基因在转染前后的表达;WST8法检测阿霉素(ADM)对转染前后K562/A0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DIABLO的释放:采用caspase活性定量检测试剂盒分析caspase-3的活性。结果①与未经处理的K562/A02细胞组相比,转染HMGB1 siRNA的K562/A02细胞组HMGB1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下降86%和71%;②HMGB1基因沉默使K562/A02细胞对ADM的药物敏感性增强,其IC50值从转染前的(4.83±0.08)μg/ml降低到(1.33±0.10)μg/ml,并在ADM浓度为1μg/ml和5μg/ml时,细胞凋亡百分率分别增加27%、32%;③HMGB1基因沉默可促进ADM所致Smac/DIABLO从线粒体向胞浆释放。并增加caspase-3的活性。结论HMGB1基因沉默能明显增加K562/A02细胞对ADM的敏感性,逆转K562/A02细胞对ADM耐药。
谢岷康睿俞燕朱珊贺钰磊许望琼唐道林曹励之
关键词:细胞凋亡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q16.3候选肿瘤抑制基因的初步定位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定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杂合性缺失(LOH)的集中区,探讨新的肿瘤抑制基因及临床相关性。方法:取6q16.3的15个微卫星,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凝胶电泳-银染技术分析儿童急淋等位基因LOH的情况,进行生物信息学...
杨明华廖宁陈国力尹莎莎曹励之康睿
关键词:肿瘤抑制基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文献传递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阿霉素所致Jurkat细胞凋亡时WAVE1表达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初步探讨WASP家族Verprolin同源蛋白1(WAVE1)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病中可能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40例ALL初治患儿、15例化疗完全缓解半年、4例复发、10例非白血病患儿BMMCs中WAVE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不同浓度阿霉素处理Jurkat细胞:采用MTT法测细胞增殖;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③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WAVE1表达。结果ALL初治和复发患儿BMMCs均有WAVE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对照和缓解组BMMCs中mRNA和蛋白低表达或无表达,初治和复发组的WAVE1 mRNA和蛋白的表达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后缓解组和对照组(P<0.01)。阿霉素明显抑制Jurkat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P<0.05);阿霉素作用24h后,细胞凋亡随药物浓度增增高而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细胞WAVE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阿霉素处理浓度的增高而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WAVE1在ALL患儿BMMCs中高表达;WAVE1可能与儿童ALL病程相关,它可能成为动态检测儿童ALL病情的一个新指标。
王卓胡婷曹励之康睿赵明一俞燕许望琼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WAVE1凋亡儿童
脑脊液热休克蛋白70水平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变化及其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13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组)、38例病毒性脑膜炎(病脑组)、7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组)及46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对照组)CSF中HSP70水平。常规生化检测CSF的细胞总数、白细胞数、乳酸脱氢酶(LDH)、蛋白定量、腺苷脱氨酶、葡萄糖、压力及氯(Cl-)水平。结果化脑组(76.61±27.69)、病脑组(33.65±16.93)及结脑组(65.85±33.16)的HSP7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3.28±19.77),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化脑组及结脑组HSP70水平均高于病脑组(P均〈0.01);化脑组与结脑组之间HSP70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SP70水平增高程度与CSF的细胞总数(r=0.298,P=0.002)、白细胞数(r=0.274,P=0.005)、LDH(r=0.322,P=0.001)、蛋白定量(r=0.629,P〈0.001)、腺苷脱氨酶水平(r=0.363,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与CSF中葡萄糖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43,P〈0.001),与CSF压力(r=0.001,P=0.993)及Cl-水平(r=0.148,P=0.133)无相关性。结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CSF中HSP70增高;检测CSF中HSP70水平有助于化脑、结脑与病脑的鉴别诊断。
康睿曹励之唐道林张国元俞燕肖献忠
关键词: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热休克蛋白70
白血病细胞自噬与化疗耐药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曹励之俞燕杨明华杨良春谢岷朱珊康睿殷小成赵明一
白血病是中国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而耐药的形成是化疗的一大障碍,也是化疗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噬与肿瘤细胞的生存死亡有重要的关系,为研究的热点,自噬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近年来逐渐引...
关键词:
关键词:白血病肿瘤治疗
晚期炎症介质HMGB1的病理生理作用被引量:22
2005年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chromosomal protein (HMGB1), an abundant eukaryotic nonhistone chromosomal protein, is previously known as a nuclear DNA-binding protein that stabilizes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hromatin, regulates gene transcription. Recent studies identify that extracellular HMGB1 as a late mediator of endotoxemia and sepsis.HMGB1 is released by activated macrophages,induces the release of other proinflammatory mediators,and mediates lethality when overexpressed. It may also be a key signal for eliciting immune responses to cellular injury and death.Moreover,the late kinetics of HMGB1,in compared with other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such as TNF and IL-1,suggest that targeting HMGB1 may provide a wide and clinically accessible therapeutic window.Three independent strategies to inhibit HMGB1 release and action are now available:anti-HMGB1 antibodies,A box,and ethyl pyruvate. This review covers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HMGB1 and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its newly role as a cytokine participa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psis.
唐道林康睿肖献忠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1脓毒症发病学
补充和替代医学及其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2003年
康睿曹励之
关键词:白血病西医传统中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