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卓恒

作品数:67 被引量:256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6篇历史地理
  • 12篇文化科学
  • 10篇哲学宗教
  • 5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主题

  • 19篇唯物
  • 19篇唯物史观
  • 16篇史学
  • 13篇主义
  • 9篇历史学
  • 8篇历史研究
  • 7篇社会
  • 7篇史学理论
  • 7篇阶级
  • 6篇资本主义
  • 5篇中西
  • 5篇资产阶级
  • 5篇马克思主义
  • 4篇文化
  • 4篇历史发展
  • 4篇历史科
  • 4篇历史科学
  • 3篇因果必然性
  • 3篇真理
  • 3篇人文

机构

  • 56篇天津师范大学
  • 7篇河北大学
  • 7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天津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省社会科...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民航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共中央文献...

作者

  • 65篇庞卓恒
  • 5篇吴英
  • 2篇陈启能
  • 2篇董欣洁
  • 2篇王京春
  • 2篇张广智
  • 2篇刘方现
  • 1篇张芝联
  • 1篇何兹全
  • 1篇高京平
  • 1篇张顺洪
  • 1篇胡厚宣
  • 1篇夏东元
  • 1篇罗尔纲
  • 1篇刘大年
  • 1篇宋德金
  • 1篇张剑平
  • 1篇陈锡祺
  • 1篇王旭东
  • 1篇陈其泰

传媒

  • 15篇史学理论研究
  • 10篇历史研究
  • 4篇社会科学战线
  • 4篇世界历史
  • 3篇历史教学(下...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红旗文稿
  • 1篇当代经济研究
  • 1篇哲学动态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理论导报
  • 1篇新华文摘
  • 1篇史学集刊
  • 1篇河北学刊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中国党政干部...
  • 1篇学海
  • 1篇江海学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被引量:1
1998年
17、18世纪,是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初次发生持续的和多方面的交往、交流的世纪.双方的统治者和文化精英阶层面对着他们从前基本上无知的异域文明,都感到新奇和惊讶,各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按照自己的判断和需要,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或迎纳,或拒斥,或迎纳拒斥兼而有之.总的来看,17—18世纪是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基本上进行平等的交往和交流的世纪.双方都从这些交流和交往中获益多多;同时也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冲撞和波折.时至今日,偌大的地球正日渐汇合成一个“地球村”,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交往空前频繁而密切;与此同时,具有不同历史传统的文明之间的碰撞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在这样的时刻,
庞卓恒
关键词:传教士利玛窦天主教历史教学
新中国70年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
2020年
林甘泉、田人隆、李祖德合著的《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一九二九——一九七九年)》是一份珍贵的秉笔直书式的历史记录。其中的下编《建国以来的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一九四九——一九七九年)》更是对新中国经历的第一波历史大讨论的极其详尽的历史记录,对我们总结新中国历史学的成就和教训具有特别的意义。
庞卓恒陈启能张广智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学史学史研究史学理论秉笔直书历史记录
唯物史观与《史学概论》教学被引量:3
1992年
本栏是为配合高等学校史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而设置的。我们希望高校老师们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史学概论》史学史、史学理论和方法论、历史教学法以及中外历史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如何进行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建议、体会,也欢迎同学们参加讨论。我们真诚希望,这个栏目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办得越来越好。
庞卓恒
关键词: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历史教学法历史科学历史认识
为什么要重视培育人文精神——《人文科学通识教育丛书》序被引量:3
2004年
<人文科学通识教育丛书>这个名称表明,它要致力于帮助年轻一代增强人文精神的素养.
庞卓恒
关键词:人文精神学校教育
坚持维护唯物史观的科学品格的必要性——从“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关系和含义的论辩说起被引量:3
2018年
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关系的争辩,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提出了"辩证统一说""相互补充说"等等解释,总是难以达成令人信服之论。鄙意以为,只有坚持唯物史观的科学标准,确切弄清楚"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科学含义,才能解决问题。
庞卓恒
关键词:唯物史观
从多样性探寻规律——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的启示被引量:4
1994年
马克思晚年写下的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是我们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史学理论和方法,以及治史态度的珍贵文献。 人类学笔记又称民族学笔记,是指马克思研读柯瓦列夫斯基的《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梅恩的《古代法制史讲演录》、
庞卓恒
关键词:《历史学笔记》唯物史观人类学笔记《德意志意识形态》亚细亚生产方式历史研究
抽象的人道主义只能是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
1984年
正如乔木同志的文章指出: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是“从抽象的人、人性,人的价值出发”的,为什么那种从抽象的人及其人性出发的人道主义就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呢?我觉得,这首先是因为那种人道主义据以作为出发点的抽象的人。
庞卓恒
关键词:人道主义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抽象人性论合理利己主义费尔巴哈资本主义社会
弘扬唯物史观的科学理性——与蒋大椿先生商榷被引量:25
2002年
从前苏联传过来的“唯物史观” ,是在上世纪 3 0年代为了适应当时苏共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和面临的任务而形成的理论范式。经过大半个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实践检验和社会历史科学研究的检验 ,证明它确实有许多严重缺陷 ,但不能因此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本身的正确性。我们需要的是在理论上正本清源 ,并根据新的历史实践和历史研究的新成果 ,从新认识唯物史观的科学真理 ,与时俱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唯物史观的科学理性。
吴英庞卓恒
关键词:唯物史观科学真理历史实践苏共弘扬理论范式
全球化的新形势呼唤新的世界通史
2008年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突飞猛进地向前推进。从前在分散、孤立的环境中生活的众多民族,各自带着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地球村"相遇,互相都感到陌生,但又不得不互相交换产品、劳动和服务。正像陌生人在陌生环境中的交往难免引发相互的猜忌、利益的冲突。
庞卓恒
关键词:民族优越感丛林法则历史过程人文环境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正在发生自我扬弃被引量:10
2002年
马克思指出:"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还指出,他所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本是一种"自然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00-102页)所谓"自然史的过程"或"自然规律",意思就是,它是不以任何个人意愿为转移的、自然而且必然要发生的过程和规律,包括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取代的过程和规律.
庞卓恒
关键词:社会形态社会关系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