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文彬

作品数:21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食管
  • 13篇食管癌
  • 7篇细胞
  • 6篇低发区
  • 4篇肿瘤
  • 4篇P53
  • 3篇食管癌高发区
  • 3篇食管癌前病变
  • 3篇双胞胎
  • 3篇顺铂
  • 3篇同卵双胞胎
  • 3篇晚期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活检
  • 3篇基因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肺癌

机构

  • 14篇郑州大学
  • 14篇濮阳市人民医...
  • 5篇郑州大学第二...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河南省人民医...
  • 4篇河南省食管癌...
  • 3篇安阳市肿瘤医...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作者

  • 21篇岳文彬
  • 12篇王立东
  • 10篇范宗民
  • 6篇冯常炜
  • 6篇张延瑞
  • 4篇王启鸣
  • 4篇益新娜
  • 4篇刘宾
  • 4篇周福有
  • 4篇高珊珊
  • 4篇齐义军
  • 4篇宋子博
  • 4篇周胜理
  • 4篇张广志
  • 3篇崔娟
  • 3篇董延琥
  • 3篇郭花芹
  • 3篇刘刚
  • 3篇郭瑞锋
  • 3篇白永敏

传媒

  • 8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河南职工医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医学文选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4
  • 7篇2002
  • 1篇200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贲门癌高、低发区人群贲门粘膜组织活检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通过贲门癌高、低发区 1975例无症状居民普查 ,进一步了解贲门上皮病变的特征及其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加深对贲门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形态学变化特征的了解。方法 :对食管癌高发区 10 0 6无症状居民 ,低发区 2 0 8无症状居民进行纤维内镜检查、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高发区 10 0 6例活检标本中 ,共发现 9例早期贲门腺癌患者 (GCA ,0 .9% ) ,33例间变患者 (DYS ,3.3% ) ,10 2例慢性萎缩性贲门炎患者 (CAG ,10 .1% )和2 6 9例慢性浅表性贲门炎患者 (CSG ,2 6 .7% ) ,以及 5 93例正常贲门上皮 (NOR ,5 8.9% )。 9例早期GCA均发生在男性 ,间变患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低发区 :2 0 8例普查对象中 ,未发现早期GCA ,但发现 2例DYS(1.0 % ) ,7例CAG(3.4 % ) ,118例CSG(5 6 .7% )和 81例正常贲门上皮 (38.9% )。男性CAG较女性常见 ,2例DYS中 ,男女各 1例。结论 :贲门癌高发区居民GCA、DYS、CAG的发现率明显高于低发区 ,进一步证实贲门癌的地域性分布特征 。
张延瑞高珊珊刘宾冯常炜王天佑谢新纪王虹白永敏岳文彬范宗民宋子博齐义军刘刚郭花芹庄则豪郭瑞锋安继业陈虹秦艳茹孙超李燕杰李吉学王启鸣贺新伟益新娜谢冬玲李吉林焦新英郭梅王立东
关键词:贲门癌低发区活检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并胸腔内灌注顺铂、天地欣治疗恶性胸腔积液68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并胸腔内灌注顺铂、注射用香茹多糖(天地欣)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并胸腔内灌注顺铂、天地欣治疗,分析临床转归情况。结果68例恶性胸腔积液经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并胸腔内灌注顺铂、天地欣治疗后,临床疗效:完全吸收(CA)24例占35.3%、部分吸收(PA)30例占44.1%、无效(NA)14例占20.6%。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并胸腔内灌注天地欣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较好。
岳文彬樊青霞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留置顺铂
同卵双胞胎食管、贲门组织P53、PCNA蛋白的表达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同卵双胞胎食管贲门组织中P53和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蛋白表达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分析来自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同卵双胞胎食管(19对)、贲门(17对)组织中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19对同卵双胞胎食管组织中,2个成员均为正常组织(NOR)11对,单发不典型增生(DYS)4对,单发食管鳞癌(SCC)3对,双发SCC1对,病理组织一致性为63.16%(12/19)。17对同卵双胞胎贲门组织中,2个成员均为NOR5对,单发DYS12对,病理组织一致率为29.41%(5/17)。食管与贲门组织病理组织一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1对食管上皮组织均为NOR的同卵双胞胎中P53蛋白表达一致4对(36%),不一致7对(64%);PCNA蛋白表达一致10对(91%),不一致1对(8%)。1对双发SCC同卵双胞胎中P53、PCNA蛋白表达均为阳性。5对贲门上皮组织均为NOR的同卵双胞胎P53蛋白表达均为阴性,PCNA蛋白表达均为阳性。结论:后天环境因素对食管上皮分子改变起重要调节作用。
樊慧王立东李吉林张延瑞周福有冯常炜高社干焦新英张广平李学民周胜理岳文彬王晗晶宋昕郭明范宗民崔娟杜娴娟申秋郭军辉樊冬梅
关键词:P53PCNA同卵双胞胎食管
食管癌高发区同卵双胞胎食管、贲门和胃窦活检组织病理比较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比较分析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同卵双胞胎成员食管、贲门和胃窦黏膜活检组织病理结果,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食管和贲门癌变的影响。方法:对108对来自于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的同卵双胞胎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22对自愿接受胃镜检查者进行黏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108对同卵双胞胎中,共发现癌症13例,其中食管癌7例(均为男性,单发),食管癌发生率0.065%(7/108)。②接受胃镜检查的22对双胞胎中4例食管癌患者,1例胃癌患者,癌前病变3例,均为单发;18对未患癌患者中,3对慢性轻度食管炎和1对慢性浅表性胃炎为双发,其余14对所患疾病均为单发。结论:环境因素对食管癌变的影响远大于遗传因素。
张广平王立东冯常炜樊慧李吉林张延瑞王晗晶高社干郭涛周胜理范宗民岳文彬崔娟焦新英周福有常扶保宋昕宋爽
关键词:同卵双胞胎贲门肿瘤
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癌、贲门癌及胃癌检出率比较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比较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检出率,进一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食管和贲门癌变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癌高发区河北磁县及河南安阳市肿瘤医院就诊患者6864例,低发区河南濮阳市人民医院就诊患者6682例,所有患者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分析各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高发区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分别检出1294例、520例和43例,低发区分别检出482例、165例和146例。高/低发区男性食管癌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且高发区食管癌、贲门癌、胃癌的家族史阳性率均显著性高于低发区(P均<0.05)。[结论]食管癌的发生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探讨高/低发区致癌因素的差异,可为食管及贲门病变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提供依据。
艾永红王立东周福有岳文彬李学民王伟鹏范宗民周胜理王海艳黄静王燕
关键词:食管肿瘤贲门肿瘤胃肿瘤检出率
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多个自身抗体检测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多个肿瘤相关抗原微阵列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中能否提高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检出率。方法:肿瘤相关抗原微阵列包含8个重组的癌抗原蛋白C-myc,p53,cyclinB1,p16,p62,Koc,IMP1,Survivin,它们分别来自相应的cDNA文库的表达。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反应法检测863例食管不同病理类型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结果:在8个抗原中,p53、C-myc、IMP1、p16、Koc和Survivin在食管各级病变中阳性百分率具有线性趋势。在食管各级病变中,尤其是Survivin,从正常到癌其阳性百分率分别是:10%、10%、20%、100%,正常和DYS和SCC之间差异显著。单一抗体的反应频率均较低,当应用多个抗原分析时,即在8个肿瘤相关抗原中至少有一个反应为阳性时,本研究的阳性率明显增高,即:10%、30%、50%和100%,正常与各级病变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多个肿瘤相关抗原比应用单个肿瘤相关抗原分析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变化更能够提高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检出率。食管癌特异性的多个相关抗原微阵列的进一步优化有可能作为临床上食管肿瘤和高危人群检测和诊断的非侵袭性方法。
岳文彬郭涛范宗民王立东
关键词: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食管癌患者血清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患者iNOS及p53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岳文彬林磊王启鸣益新娜宋子博
关键词:食管癌基因表达INOSP53
河南食管癌高、低发区居民食管癌前病变和癌组织维甲酸受体β的表达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正常食管上皮和各级癌前病变组织中维甲酸受体 β(RARβ)蛋白表达变化的特征及其与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食管癌高发区患者 70例 ,低发区患者 77例 ,采用卵白素 生物素 辣根过氧化氢酶复合物 (ABC)法 ,检测高、低发区居民食管组织中RARβ蛋白表达。 结果 :RARβ免疫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高、低发区居民食管正常上皮和各级病变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免疫阳性反应 ,从正常→基底细胞过度增生 (BCH)→间变 (DYS)→鳞状细胞癌 (SCC) ,高发区免疫阳性率分别为 16 %、2 7%、31%、6 0 % ,低发区分别为 13%、38%、4 0 %、6 6 %。随SCC分化程度升高 ,RARβ阳性反应百分率亦呈升高趋势 ;高发区居民高、中、低分化SCC组织中RARβ的免疫阳性率为 95 %、73%、2 5 % ,低发区分别为 95 %、77%、39% ,两地区间分化程度相似的SCC组织中RARβ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但是 ,高发区低分化与中、高分化SCC组织免疫反应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与低发区SCC结果相似。结论 :RARβ蛋白表达发生于食管癌变的各个阶段 ,食管癌高、低发区存在相似的改变 ,其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随SCC分化程度升高而显著升高 ,提示RARβ改变可能与食管癌细胞的分?
岳文彬高珊珊刘宾白永敏范宗民齐义军刘刚郭花芹张延瑞冯常炜李吉林焦新英王立东
关键词:食管癌低发区食管癌前病变癌组织维甲酸受体
河南食管癌高、低发区人群食管粘膜组织活检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对食管癌高、低发区无症状居民食管粘膜组织活检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在高发区抽取 30岁以上无症状居民 16 84例和低发区 30岁以上无症状居民 2 94例 ,进行食管纤维内镜检查 ,粘膜活检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高发区 16 32例调查对象中 ,共发现 17例早期食管癌患者 (SCC ,1.1% ) ,91例间变患者 (DYS ,5 .6 % ) ,80 7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患者 (BCH ,4 9.4 % ) ,Barrett’s食管 12例 (0 .7% )。低发区 2 70例活检调查对象中 ,共发现BCH 94例 (34.8% ) ,DYS 3例 (1.1% ) ,Barrett’s食管 3例 (1.1% ) ,未发现早期SCC患者。结论 :无症状人群普查是发现早期食管癌患者及各级癌前病变患者最有效的手段。与 15a前该地区人群普查结果相比 ,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提示食管癌仍然是该地区人群最严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张延瑞刘宾范宗民冯常炜白永敏岳文彬宋子博齐义军刘刚郭花芹庄则豪郭瑞锋安继业秦艳茹孙超陈虹李燕杰李吉学王启鸣贺新伟益新娜谢冬玲李吉林高珊珊焦新英王立东
关键词:食管癌低发区活检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和贲门粘膜纤维内镜和组织病理诊断比较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通过比较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和贲门粘膜纤维内镜活检和组织病理诊断 ,进一步了解纤维内镜检查在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筛查中的意义和问题。方法 :利用纤维内镜诊断、粘膜活检组织病理分析 ,对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 16 34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纤维内镜诊断为正常食管的 5 6 3例中 ,活检组织病理诊断正常占 5 8% ,其余为基底细胞过度增生和间变 ;纤维内镜诊断为慢性食管炎的 193例患者中 ,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粘膜上皮各种病变占 38% ,纤维内镜诊断为正常贲门的 779例对象中 ,活检病理诊断正常占 6 5 % ;纤维内镜诊断为慢性贲门炎的 99例患者中 ,粘膜活检病理诊断各种病变占 5 5 %。结论 :食管和贲门轻度病变在纤维内镜下不能识别而造成的随机取样 。
冯常炜岳文彬刘宾张延瑞高珊珊范宗民王道存常志伟王宁博易会兴王立东
关键词:食管癌无症状人群食管纤维内镜组织病理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