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大学生
  • 2篇正极
  • 2篇正极材料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实践
  • 2篇磷酸铁
  • 2篇磷酸铁锂
  • 2篇高校
  • 2篇超临界水
  • 1篇大学创新
  • 1篇大学生就业
  • 1篇大学生社会
  • 1篇电池
  • 1篇学生就业
  • 1篇育人
  • 1篇育人理念
  • 1篇中国梦
  • 1篇人理
  • 1篇三全育人
  • 1篇碳包覆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宋续明
  • 2篇郭非
  • 1篇赵亚平
  • 1篇方曦
  • 1篇毛志强

传媒

  • 2篇青年与社会(...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智库时代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4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临界水快速连续制备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被引量:2
2012年
建立了超临界水快速连续合成磷酸铁锂纳米颗粒的工艺。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等因素对磷酸铁锂颗粒的大小、结晶度和形貌的影响并解释了相关机理,采用扫描电镜(SEM)、动态光散射(DLS)粒度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表征了目标产物的颗粒大小、形貌和结晶度。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过程参数范围内,均获得了纳米尺度的磷酸铁锂。在超临界范围内,提高反应温度会使颗粒尺寸变大,但粒度分布更加均匀;预热温度对磷酸铁锂的结晶度有明显的影响,升高预热温度有利于提高磷酸铁锂纳米颗粒的结晶度;较高的反应压力、较低的反应物浓度有利于得到更小的纳米颗粒。在反应温度为380℃、预热温度为405℃、反应压力为27 MPa、二价铁离子浓度为0.015 mol/L条件下,获得了平均粒度为105 nm的高结晶度、橄榄石状的球形磷酸铁锂颗粒。
宋续明毛志强赵亚平
关键词:磷酸铁锂超临界水
“中国梦”引领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探析
2014年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中国梦”伟大概念,提出构建“中国梦”引领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并阐释了其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主要特点。
郭非宋续明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社会实践
超临界法连续制备磷酸铁锂纳米正极材料及其碳包覆研究
锂离子电池以其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比能量高、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于价格、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等方面原因,在动力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磷...
宋续明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碳包覆超临界水
文献传递
高校团组织在大学创新活力释放中的推动作用研究
2014年
我国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中面临严峻的挑战,存在科技与教育之间、科技与经济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三个脱节”问题。为此,高校团组织应通过课外科技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组织方式,探索解决“三个脱节”问题,推动高校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源泉。
宋续明郭非方曦薄智元
关键词:高校团组织社会实践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探索
2020年
在高等教育不断扩招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愈发突出,而高校在引导学生就业时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实现高水平就业。将“三全育人”的理念融入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当中,有助于高校充分发挥全员合力育人优势,将价值引领贯穿育人全过程,打造全方位育人平台,构建多维度育人方法。
江俊达宋续明史舒婧肖汉
关键词:三全育人就业引导大学生就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