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病
  • 5篇心力衰竭
  • 5篇衰竭
  • 5篇冠心病
  • 4篇血浆
  • 4篇慢性
  • 3篇血分
  • 3篇射血分数
  • 3篇慢性心力衰竭
  • 3篇冠心病患者
  • 3篇变化及意义
  • 3篇病患
  • 2篇蛋白
  • 2篇心肌
  • 2篇心力衰竭患者
  • 2篇型心
  • 2篇左室
  • 2篇左室射血
  • 2篇左室射血分数
  • 2篇尾加压素

机构

  • 13篇安阳市第三人...
  • 2篇阜外华中心血...
  • 1篇汤阴县人民医...

作者

  • 13篇宋爱新
  • 1篇陈桂玲
  • 1篇张艳霞
  • 1篇李海芹
  • 1篇杨玉榕
  • 1篇杨登云

传媒

  • 3篇河南职工医学...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国际老年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心衰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水平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慢性心衰患者血浆尾加压素II(urotensinⅡ,UⅡ)含量,分析其在慢性心衰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20例正常人和76例慢性心衰患者UII水平。结果慢性心衰患者U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65±0.73pg/mlvs5.23±0.85pg/ml,P<0.05),UⅡ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负相关(r=-0.743,P<0.001)。结论UII含量能反映慢性心衰的病情严重程度,可作为诊断慢性心衰及评价其严重程度的指标。
宋爱新
关键词:慢性心衰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级别中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入选96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心功能I级22例,Ⅱ级24例,Ⅲ级26例,Ⅳ级24例及20例对照组患者,测定血浆中BNP含量及心脏彩超查射血分数值、左室舒张末内径。结果 LgBNP浓度在对照组、心衰组、心功能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分别为(1.60±0.23)pg/ml、(2.82±0.15)pg/ml、(2.02±0.13)pg/ml、(2.85±0.28)pg/ml、(3.25±0.76)pg/ml、(4.25±0.47)pg/ml。结论在心力衰竭患者中,随心功能级别的增高BNP逐渐增高,BNP与心衰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射血分数负相关,二者联合可以作为判断心衰严重程度的指标。
宋爱新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脑钠肽射血分数
维立西呱治疗老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维立西呱治疗老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老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7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维立西呱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7.44%,76/78)高于常规组(87.18%,68/78),P<0.05。治疗后,两组LVMI、LVESD、LVEDD、NT-proBNP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hs-CRP、IL-6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6%,8/78)与常规组(5.13%,4/7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立西呱治疗老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室重构,同时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呼庆华郭晓艳宋爱新
关键词: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重构
冠心病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的改变及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42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76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进行PWV、ABI检测,分析冠心病患者的PwV、ABI变化特征,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PWV值升高,ABI值降低,PWV在对照组为(1426.8±30.6)cm/s,冠心病组为(1608.9±352.2)cm/s,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1,P〈0.05);ABI:对照组为1.14±0.12,冠心病组为0.83±0.1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4,P〈0.05),并且冠心病严重程度与PWV呈正相关(r=0.580,P〈0.001);与ABI呈显著负相关(r=-0.803,P〈0.001)。PwV与ABI呈负相关(r=-0.893,P〈0.001)。结论PWV、ABI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的评估指标,两者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冠心病严重程度与PWV呈正相关,与ABI呈显著负相关。
陈桂玲杨玉榕宋爱新张艳霞杨登云李海芹
关键词: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冠心病
黄芪甲苷通过TGF-β1/Smad3信号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Ⅳ)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信号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主动脉缩窄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41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1只)、ASⅣ低剂量组(10只)、ASⅣ高剂量组(10只)和阳性对照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ASⅣ低剂量组、ASⅣ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灌胃25 mg/kg、50 mg/kg ASⅣ溶液和0.9 mg/kg盐酸贝那普利溶液,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同体积的1%羧甲基纤维素(CMC)灌胃。每天干预1次,连续8周。末次灌胃后2 h,超声检测心功能指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Massion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TGF-β1、Smad3、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mRNA和蛋白及p-Smad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SⅣ低剂量组、ASⅣ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压(LVE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均降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压(LVEDP)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SⅣ低剂量组、ASⅣ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LVEF、LVESP、+dp/dtmax、-dp/dtmax升高,LVESD、LVEDD、LVEDP降低(P<0.05);与ASⅣ低剂量组比较,ASⅣ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LVEF、LVESP、+dp/dtmax、-dp/dtmax均升高,LVESD、LVEDD、LVEDP均降低(P<0.05)。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形态正常,极少胶原纤维增生;模型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断裂,细胞间质水肿,可见炎性浸润,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ASⅣ低剂量组、ASⅣ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SⅣ低剂量组、ASⅣ高剂量组、阳性对�
宋爱新王璐张媛媛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黄芪甲苷转化生长因子-Β1心肌细胞凋亡
cyclinD1在肾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cyclinD1在肾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肾癌及10例正常肾组织的cyclinD1蛋白,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yclinD1在正常肾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3%,在肾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0.8%;cyclinD1与肾癌的组织学分级负相关。结论 cyclinD1蛋白在肾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肾癌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判断肾癌严重程度分级的标志物。
暴希照宋爱新
关键词:肾癌CYCLIND1蛋白免疫组化
药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终末期心力衰竭的疗效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比较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终末期心力衰竭疗效。方法:选取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扩张型心肌病并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137例,抽签法分组,多巴组68例采取多巴酚丁胺治疗,左西组69例采取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左西组总有效率88.41%高于多巴组72.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I、LVE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西组治疗后LVEDd较多巴组短,CI、LVEF较多巴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巴酚丁胺比较,扩张型心肌病并终末期心力衰竭采取左西孟旦治疗,疗效更确切,心功能改善更明显。
宋爱新
关键词:左西孟旦多巴酚丁胺扩张型心肌病
尾加压素Ⅱ、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不同心功能级别中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入选96例心力衰竭患者,其中心功能Ⅰ级22例;心功能Ⅱ级24例;心功能Ⅲ级26例;心功能IV级24例及20例对照组患者,测定血浆中尾加压素Ⅱ、NT-proBNP含量及心脏彩超查EF值、左室舒张末内径。结果尾加压素Ⅱ浓度在对照组、心衰组、心功能1级、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心功能IV级分别为(5.05±0.80)ng/ml、(3.15±0.60)ng/ml、(4.65±0.82)ng/ml、(3.25±0.69)ng/ml、(2.35±0.49)ng/ml、(1.45±0.49)ng/ml;LgNT-proBNP浓度在对照组、心衰组、心功能1级、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心功能IV级分别为(1.60±0.23)pg/ml、(2.82±0.15)pg/ml、(2.02±0.13)pg/ml、(2.85±0.28)pg/ml、(3.25±0.76)pg/ml、(4.25±0.47)pg/ml。结论在心力衰竭患者中,随心功能级别的增高,尾加压素Ⅱ逐渐减低,NT-proBNP逐渐增高,两则具有显著负相关性,可以通过联合应用来诊断心力衰竭。
宋爱新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冠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该试验旨在通过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浆BNP含量,分析其在冠心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20例正常人和70例冠心病患者BNP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23.43±78.65)pg/ml0 vs(225.43±43.61)pg/ml,P<0.05],BNP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正相关(r=0.673,P<0.001)。结论 BNP含量能反映冠心病严重程度,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及评价其严重程度的指标。
宋爱新
关键词:BNP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血浆apelin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浆apelin含量,分析其在冠心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20例正常人和70例冠心病患者apelin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apel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52.43±0.65)pg/ml vs(85.43±0.61)pg/ml,P<0.05],apelin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负相关(r=-0.489,P<0.001)。结论 apelin含量能反映冠心病严重程度,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及评价其严重程度的指标。
宋爱新
关键词:APELIN冠心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