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涛
- 作品数:12 被引量:75H指数:6
- 供职机构: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滁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螺旋CT扫描对甲状腺癌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8
- 2021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并研究CT对病灶检出率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CT影像学特征,分析CT对病灶检出效果及其对临床治疗的影响。结果60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为44例乳头状癌、滤泡状癌8例、髓样癌6例、未分化癌2例,甲状腺病灶70个;螺旋CT扫描诊断结果显示,60例患者共有64个病灶,病灶检出率为91.43%。原发病灶56例,其中27例钙化、38例密度不均匀、43例边缘模糊、44例形态不规则,出现18例周围组织浸润、20例淋巴结转移。螺旋CT扫描诊断的正确率为96.67%。结论采用螺旋CT扫描诊断甲状腺癌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病灶检出率,其影像学特征能够较为准确地指示临床病理,对临床治疗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 徐娜李军孟庆涛叶晓旭
- 关键词:螺旋CT甲状腺癌影像学特征
- 64排CT联合NSE、ProGRP在肺癌鉴别诊断及TNM分期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促胃秘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在肺癌鉴别诊断及TNM分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1年10月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检查的130例高度疑似肺癌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检查及血清NSE及ProGRP水平检测。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肺癌、良性肺部疾病患者CT灌注参数、血清NSE、ProGRP水平,ROC曲线分析CT参数联合血清NSE、ProGRP水平诊断肺癌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TNM分期肺癌患者的CT灌注参数、血清NSE、ProGRP水平,比较CT,血清NSE、ProGRP水平单一及联合诊断肺癌TNM分期的符合率。结果肺癌组与良性组B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BV、PS、MTT较良性组参数值大(P<0.05)。肺癌组术前血清NSE、ProGRP水平较良性组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V、PS、MTT、NSE、ProGRP及各指标联合诊断肺癌发生的AUC分别为0.865(95%CI:0.775,0.955)、0.861(95%CI:0.766,0.956)、0.770(95%CI:0.602,0.937)、0.875(95%CI:0.737,0.962)、0.901(95%CI:0.843,0.982)、0.958(95%CI:0.916,0.999)。不同TNM组B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组BV、PS、MTT高于其他组(P<0.05)。Ⅳ期组血清NSE、ProGRP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各联合诊断肺癌的符合率最高,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91.67%、88.89%、100.00%、100.00%。结论64排螺旋CT联合血清NSE、ProGRP水平可有效鉴别诊断肺癌,提高TNM分期诊断符合率。
- 蒋会东谢强李军孟庆涛叶晓旭
- 关键词:肺癌64排螺旋C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TNM分期
- 低场强MRI在膝关节外伤手术中的指导作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在膝关节外伤手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对63例经临床手术或关节镜病理证实的膝关节外伤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半月板不同程度损伤48例,MRI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线状、椭圆形、星型的高信号。前交叉韧带损伤21例,后交叉韧带损伤8例,侧副韧带损伤9例,表现为韧带的连续性中断、部分撕裂,内部出现线条样或片状异常信号。关节腔积液49例,MRI表现为关节腔内高T2加权像(T2WI)低T1加权像信号影。隐匿性骨折及骨挫伤19例,表现为骨质内条片状或大片状高T2WI信号。结论:低场强MRI在膝关节损伤的影像表现对临床手术有指导作用。
- 蒋会东李军韦树华孟庆涛
- 关键词:膝关节低场强磁共振成像
-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影像学诊断研究
- 2019年
- 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影像学诊断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治疗的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58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测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检测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结果: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测后,发现观察组CT征象确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并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痴呆状况、语言不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影像学诊断应用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检测,临床效果好,患者症状缓解较快,可有效降低患者的高血压、痴呆状况、语言不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徐娜李军孟庆涛王娟
- 关键词:影像学CT
- 不同病理亚型肾癌患者临床特点及MSCT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究不同病理亚型肾癌患者临床特点及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癌的91例患者术前MSCT资料及其他临床资料,病理亚型透明细胞癌64例、乳头状癌18例及嫌色细胞癌9例,比较不同病理亚型患者基本资料、MSCT检查结果,并分析手术病理与MSCT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不同病理亚型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除血尿)无明显差异(P>0.05),透明细胞癌患者血尿率明显高于其余病理亚型患者(P<0.05);三种病理亚型中嫌色细胞癌肿瘤最大径最大,大部分肾癌肿瘤形态不规则,钙化例数较少,但不同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头状癌出血率最高,透明细胞癌坏死/囊变率、密度不匀率最高而肿瘤边缘清晰率、强化均匀率最低,与其余病理亚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患者平扫期CT值低于乳头状癌患者,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CT值高于其余病理亚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嫌色细胞癌患者平扫期CT值与其余病理亚型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的CT值低于嫌色细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检查分期总体准确率为86.81%(79/91),与病理分期结果的Kappa=0.785(P<0.05)。结论不同病理亚型肾癌患者MSCT征象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可通过MSCT检查的影像学信息初步判断患者肾癌亚型,指导临床治疗。
- 史凌波李军孟庆涛蒋会东
- 关键词:肾癌病理亚型MSCT
- 基于MRI影像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量化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2025年
- 目的:构建基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量化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61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病变100例,恶性病变61例。比较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患者MRI影像特征及一般资料,采用R 4.1.2软件构建基于MRI影像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一致性指数验证其鉴别效能,另以校准曲线、决策曲线验证其鉴别一致性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患者年龄、肝硬化占比、病灶位置、最大病灶直径、病灶形态、病灶边缘、T2WI信号、DWI信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患者中男性、包膜不完整或无、内部坏死出血、甲胎蛋白(AFP)水平>20μg/mL占比高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小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构建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的量化模型包含性别、包膜状况、内部坏死出血、ADC值、AFP水平5个预测变量。ROC曲线显示灵敏度为86.89%,特异度为92.00%,曲线下面积为0.909(95%CI:0.853~0.948);Bootstrap自抽样法验证的一致性指数为0.872;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概率接近实际概率;决策曲线显示模型阈概率在12%~79.8%范围内具有良好净收益。结论:基于MRI影像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鉴别量化模型包含包膜状况、内部坏死出血、ADC值、AFP水平5个预测变量,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鉴别效能。
- 林亚茹吴春茂罗元满袁勇窦仁琴孟庆涛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肝脏占位性病变列线图
- 64排螺旋CT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提高临床对甲状腺病变的认识。方法使用64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行增强扫描时,选择对比剂优维显80 ml,高压注射器经肘部静脉团注,流速2 ml/s,注射后50 s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从口咽部至胸廓入口水平,必要时加扫至充分显示肿块。结果回顾性分析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66例经手术病理、实验室检查证实甲状腺疾病患者的CT诊断结果。64排螺旋CT对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及甲状腺发育异常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7%、90%、84.4%和100%,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符合率达87.8%。结论 CT能清晰显示甲状腺的形态、结构及密度。当甲状腺组织发生癌变或其它病变时,贮碘细胞被破坏,甲状腺组织中含碘量下降,CT图像上表现为低密度区,故CT是检查甲状腺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64排螺旋CT可以为临床提供最直观的影像资料,更加客观地反映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诊断符合率也较高,特别是对甲状腺发育异常等疾病,正确应用64排螺旋CT检查,可以为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同时为临床的正确治疗指引方向。
- 徐伟李军蒋会东孟庆涛刘文景
-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64排螺旋CT
- 3.0T MRI联合IVIM-DW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MRI)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对于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3年12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40例直肠癌患者,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MRI及MRI联合IVIM-DWI诊断直肠癌T、N分期的准确率,并评估两者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结果:MRI联合IVIM-DWI诊断T分期的总正确率(95.00%)高于MRI诊断的总正确率(75.00%)(P<0.05)。MRI联合IVIM-DWI诊断N分期的总正确率(97.50%)高于MRI诊断的总正确率(9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联合IVIM-DWI对T_(1)、T_(2)、N_(0)、N_(1)、N_(2)期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对T_(3)、T_(4)期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P<0.05)。结论:MRI联合IVIM-DWI检查可以为直肠癌术前的精准分期提供可靠的影像学支持,其诊断效能优于单独进行MRI检查,可作为直肠癌术前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 罗元满孟庆涛张月君魏洁
- 关键词:直肠癌
- 64排螺旋CT平扫及重建对泌尿系结石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泌尿系结石平扫+全景重建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及临床诊疗证实的2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经64排螺旋CT普通平扫后,数据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行CurvedMPR曲面重建,测量结石大小、形态以及CT值。结果200例患者共280枚结石经CurvedMPR后处理三维重建均能准确显示并定位。结石大小及形态因发生部位不同而形态各异,以〈5mm结石最多见,结石平均CT值〈500Hu最多见。结论64排螺旋CT平扫+全景重建对泌尿系结石定位、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 徐伟李军蒋会东孟庆涛刘文景
-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64排螺旋CT
- 基于VI-RADS评分的多参数MRI对膀胱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 2025年
- 目的评价膀胱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应用基于数据系统(VI-RADS)评分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诊断的81例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行多参数(包括DWI、IVIM、T1WI、T2WI序列)MRI检查,参照VI-RADS对各序列扫描图像进行评分,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VI-RADS评分同T分期与MIBC/NMIBC诊断结果的相关性,分析VI-RADS评分对膀胱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比较不同VI-RADS评分截断值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断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I-RADS评分诊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病理结果显示T分期分布:Ta期6例,T1期47例,T2期13例,T3期9例,T4期6例;VI-RADS评分同T分期与MIBC/NMIBC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VI-RADS评分诊断膀胱癌分期的准确率为91.36%,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0.871);VI-RADS评分≥3分为截断值时,诊断膀胱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度(88.89%),且约登指数最高,为0.893;诊断膀胱癌术前T分期的AUC=0.917(95%CI:0.854,0.976)。结论VI-RADS评分在评估膀胱癌患者进病理状态中临床作用显著,当VI-RADS评分≥3分为截断值时诊断膀胱癌术前T分期的约登指数、准确度最高。
- 徐娜孟庆涛罗元满褚雨露
- 关键词:膀胱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