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标 作品数:21 被引量:238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广州市药品检验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白芍总苷对NAFLD模型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抗氧化机制 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抗氧化机制。方法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和模型组(42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结合饮10%果糖水,饲养6周时,分别随机抽取2只大鼠,取肝脏做HE染色,观察肝细胞病理组织变化。模型组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200 mg·kg-1)、白芍总苷高、低剂量组(200、100 mg·kg-1)。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活性和肝脏指数;测定大鼠血清和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亚氮合成酶(NOS)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和氧化亚氮(NO)含量的变化;测定大鼠血清果糖胺(FMN)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AST和GST活性以及肝脏指数增高(P<0.01);SOD和GSH-PX活性降低(P<0.01),NOS活性增高(P<0.01),MDA、NO、FMN和AGEs含量升高(P<0.01)。药物治疗4周后,明显降低ALT、AST和GST活性以及肝脏指数(P<0.01,P<0.05),提高SOD和GSH-PX活性(P<0.01,P<0.05),并降低NOS活性(P<0.01,P<0.05)以及MDA、NO、FMN和AGEs含量(P<0.01或P<0.05)。结论白芍总苷具有保肝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赵汝霞 郑琳颖 潘竞锵 陈依雨 吕俊华 周永标 潘卫松 肖瑛关键词:白芍总苷 非酒精性脂肪肝 抗氧化 口康含漱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探讨 2003年 目的探讨口康含漱液的制备及其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参照USP24版和2000年版的《中国药典》(二部)收栽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实验。结果薄膜过滤法较平板菌落计数法更能去除口康含漱液中的杀菌成分,利于污染菌的生长。结论采用薄膜过滤法对口康含漱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可行性强,能较好地完成对细菌数和控制菌的检测。 黄凯文 郭洁文 周永标关键词:含漱液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薄膜过滤法 控制菌 污染菌 细菌数 动态浊度法测定注射用高纯度尿促性素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注射用高纯度尿促性素中细菌内毒素定量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动态浊度法考察注射用高纯度尿促性素对鲎试剂的干扰作用。结果注射用高纯度尿促性素进行10~80倍稀释即可以有效地消除其对鲎试剂的干扰。结论动态浊度法和凝胶法都可以用于检测注射用高纯度尿促性素中的细菌内毒素。 刘肃 周永标 肖瑛 潘卫松关键词:动态浊度法 细菌内毒素 白芍总苷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90 2011年 综述近年来白芍总苷(TGP)在心血管、神经、内分泌代谢、消化、泌尿生殖、皮肤和骨骼系统病变等方面的药理研究,为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依据。综括TGP治疗上述疾病的作用机制,仍以拮抗氧化应激反应和调整导致疾病产生及发展的炎症细胞因子及影响其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以及调节相关的细胞凋亡等为主线。今后TGP研究层面,仍应从整体→组织→细胞→分子→基因以及信号转导通路等水平不断深入。 郑琳颖 潘竞锵 吕俊华 周永标 林锦峰 贾宜军关键词:白芍总苷 氧化应激反应 促炎细胞因子 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凋亡 多西他赛脂质体热原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对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进行热原检查和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建立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的热原控制方法。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热原检查"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家兔法对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进行热原检查,并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分别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以60%乙醇溶解后,稀释到640倍时(0.03 mg.mL-1)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结论:对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是可行的,优于使用家兔法的热原检查对该项目的质量控制。 潘卫松 周永标 张讷敏 肖瑛关键词:热原检查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鲎试剂 氨甲苯酸注射液引起溶血反应原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氨甲苯酸注射液引起溶血反应的原因。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规定测定引起溶血反应的氨甲苯酸注射液及其原料的pH值和摩尔渗透压,考察其引发溶血反应的原因。结果:氨甲苯酸注射液引发溶血反应的原因与其pH值范围相关,与其摩尔渗透压无关。结论:产品成品的溶液pH值控制在该品种规定的4.3~4.5之间即可达到保证该品种溶血试验符合规定的目的,同时还可避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潘卫松 周永标 张讷敏 肖瑛关键词:氨甲苯酸注射液 溶血试验 PH值 从葛根素的异常毒性实验看药用辅料的重要性 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剂出现毒性反应的原因。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ⅪC异常毒性检查法,按照尾静脉注射给药法试验,平行检测不同厂家和剂型的葛根素注射剂和不同浓度的丙二醇溶液的毒性反应。结果:葛根素注射剂的毒性反应和其中所含丙二醇的量呈正相关。结论:丙二醇对于葛根素注射剂的毒性反应有很大影响。改进制剂工艺,加强对制剂辅料的监管非常必要。 周永标 潘卫松关键词:葛根素 药物制剂 辅料 安全评价 白芍总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质浸润及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果糖-高脂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NAFLD)脂质浸润及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建立果糖-高脂诱导NAFLD大鼠模型,用药组分别灌胃给予二甲双胍(200 mg·kg-1)、TGP大剂量、小剂量(给予TGP 200,100 mg·kg-1);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均灌胃等量纯化水(10 mL·kg-1)。4周后,各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含量;检测胰岛素(INS)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检测游离脂肪酸(FFA),脂肪细胞因子(Apelin-36)、内脏脂肪素(visfatin)、胶原Ⅲ(COLⅢ)及胶原Ⅳ(COLⅣ)的含量;解剖大鼠,取肝脏,测定肝组织中TG含量,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GP能有效降低NAFLD大鼠的FBG、Fins含量,提高ISI指数;降低血清和肝组织中TG含量,降低血清ALT、AST活性及FAA、Apelin,visfatin,COLⅢ,COLⅣ含量,结果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镜检显示TGP能改善NAFLD大鼠肝脏脂质浸润及纤维化的病理学改变。结论 TGP可能通过改善NAFLD大鼠异常的糖脂代谢及拮抗胰岛素抵抗,有效抑制NAFLD大鼠的脂质浸润及纤维化。 韩超 郑琳颖 吕俊华 赵汝霞 周永标 潘卫松关键词:白芍总苷 果糖 脂质浸润 白芍总苷下调果糖-高脂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ERK1/2,TLR4和TRL9蛋白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对果糖-高脂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脏组织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Toll样受体-4(TLR4)和Toll样受体-9(TLR9)蛋白的表达。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果糖-高脂诱导造模组,后者连续10周果糖-高脂喂饲;第6周末建立疾病模型后,病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200mg·kg-1)、白芍总苷低剂量组(100 mg·kg-1)和高剂量组(200 mg·kg-1),每组均为10只。用药4周后处死所有实验大鼠,观察上述药物对血清空腹血糖(FBG),胰岛素含量(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和肝脏指数(liver index),以及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p-ERK1/2、Toll样受体-4、TLR9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血糖、胰岛素、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及游离脂肪酸含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性单位、肝脏指数、p-ERK1/2、Toll样受体-4和TLR9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或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P<0.01),二甲双胍和白芍总苷低、高剂量组均能改善此现象(P<0.01或P<0.05),但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改变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芍总苷能改善果糖-高脂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糖脂代谢异常及拮抗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肝功能;其作用机制与白芍总苷下调肝脏组织p-ERK1/2、Toll样受体-4、TLR9蛋白表达作用有关。 郑琳颖 潘竞锵 杨以琳 吕俊华 赵汝霞 肖瑛 周永标 潘卫松关键词:白芍总苷 果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TOLL样受体-4 TOLL样受体-9 润光养生美容酒皮肤急性毒性、皮肤刺激性及黏膜刺激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为研究润光养生美容酒皮肤急性毒性、皮肤刺激性及黏膜刺激性。通过观察兔完整皮肤、破损皮肤对润光养生美容酒的反应来评价其外用皮肤急性毒性、刺激性。通过观察大鼠阴道黏膜、兔直肠黏膜对润光养生美容酒的反应来评价其黏膜刺激性。试验动物完整皮肤、破损皮肤一日内各涂抹润光养生美容酒原液(酒精度为45%vol)4 m L,动物进食、活动正常,体重增加,未见经皮肤吸收引起的急性毒性反应。试验动物完整皮肤、破损皮肤各涂抹润光养生美容酒原液(酒精度为45%vol)1 mL,未见经接触皮肤后产生的刺激性反应。润光养生美容酒原液(酒精度为45%vol),经稀释后酒精度为3.6%vol和1.8%vol的稀释液以及3.6%vol的酒基稀释液均能对兔直肠黏膜产生刺激性作用。在大鼠阴道灌注剂量为10 mL/kg·BW的刺激性试验中,生理盐水组、酒基(酒精度为45%vol)组和润光养生美容酒原液(酒精度为45%vol)组经肉眼检查大鼠阴道组织外观、色泽、大小正常。显微镜下检查阴道组织内膜呈相应生理周期正常改变;未见腺体异常增生或萎缩。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润光养生美容酒原液对大鼠阴道刺激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润光养生美容酒原液未见经皮肤吸收引起的急性毒性反应和经接触皮肤后产生的刺激性反应。润光养生美容酒原液以及经稀释至酒精度为3.6%vol、酒精度为1.8%vol的稀释液均能对兔直肠产生刺激性作用。润光养生美容酒原液对大鼠阴道未见刺激性作用。 苏乔 李武国 李雯雯 赵广银 周永标 李润光 潘卫松关键词:皮肤急性毒性 皮肤刺激性 黏膜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