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云雷

作品数:14 被引量:79H指数:7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湖南省林产化工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杜仲叶
  • 2篇水解
  • 2篇总黄酮
  • 2篇绿原
  • 2篇绿原酸
  • 2篇黄酮
  • 2篇HPLC法
  • 2篇超声波
  • 2篇纯化
  • 1篇蛋白
  • 1篇蛋品
  • 1篇蛋品质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试验
  • 1篇多酚
  • 1篇形态分析
  • 1篇学成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英文

机构

  • 13篇吉首大学
  • 5篇湖南省中医药...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3篇周云雷
  • 11篇彭密军
  • 11篇王志宏
  • 9篇彭胜
  • 7篇张昌伟
  • 7篇张琳杰
  • 5篇张水寒
  • 3篇郑阳
  • 3篇史丽娟
  • 2篇郭婕
  • 2篇王欢
  • 1篇吕强
  • 1篇雷明盛

传媒

  • 2篇应用化工
  • 2篇林产化学与工...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药材
  • 1篇生物质化学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杜仲叶渣固态发酵制备有机肥的工艺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对杜仲叶渣固态发酵制备有机肥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了4个主要因素:菌种组合、液料比、葡萄糖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杜仲叶渣中腐殖酸质量分数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杜仲叶渣固态发酵工艺条件,并考察了所制备的有机肥的毒性。结果表明,杜仲叶渣最佳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1(m L∶g),葡萄糖添加量1.5%,接入白腐菌和康宁木霉复合菌种,发酵6 d。此条件下,杜仲叶渣中的腐殖酸质量分数可达38.31%。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上海青种子的发芽率均达到90%以上,证明制备的有机肥无毒。
张昌伟彭胜张琳杰王志宏周云雷彭密军
关键词:固态发酵有机肥毒性试验
不同比例杜仲叶渣对平菇栽培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不同比例杜仲叶渣栽培平菇,考察其对平菇菌丝长势、满瓶时间、生长速度和总黄酮、蛋白质、脂肪以及相关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杜仲叶渣替代10%~40%棉籽壳时,菌丝满瓶时间最短、生长速度最快,且长势最好;替代100%棉籽壳时,总黄酮含量最高,为对照组的3.72倍;替代70%棉籽壳时,蛋白质含量最高,为对照组的1.04倍;替代40%棉籽壳时,脂肪含量最低,为对照组的0.660倍;替代60%棉籽壳时,Fe、Zn、Na、K含量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2.47、1.82、1.85、1.27倍;替代90%棉籽壳时,Ca、Mg、Mn、Cu含量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68、1.80、1.79、1.58倍。
张昌伟彭胜张琳杰王志宏周云雷张水寒彭密军
关键词:平菇总黄酮栽培效果
杜仲叶水煎及醇提液中无机元素赋存形态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水煎及醇提法对杜仲叶中铁、锌、铜、锰、钾、钠、钙和镁8种无机元素进行提取,分别用微孔滤膜、D101大孔树脂、732阳离子树脂、D402螯合树脂将无机元素分为初级形态及次级形态。采用环己烷-正丁醇分配体系模拟人体肠胃条件将无机元素分为脂溶态和水溶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各种形态的无机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杜仲叶醇提液中各无机元素提取率均高于水煎液;杜仲叶醇提液中8种无机元素的提取率为6.61%-89.30%;次级形态分析参数表明各无机元素均以某种次级形态为主的多种形态共存于可溶态溶液中。该法测定各元素的回收率为98.99%-104.0%,相对标准偏差在0.35%-1.11%之间,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张琳杰张昌伟王志宏周云雷彭密军张水寒
关键词:杜仲叶水煎液醇提液无机元素形态分析
HPLC法同时测定水解前后杜仲叶黄酮苷元的含量被引量:7
2014年
建立快速检测杜仲中两种黄酮苷元槲皮素与山奈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测定水解前后杜仲叶与杜仲素黄酮苷元的含量。采用 HPLC 法同时测定黄酮苷元,色谱柱为 Diamonsil C18(4.6 mm ×250 mm,5μm),以甲醇-0.2%磷酸(63:3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70 nm,流速1.0 mL/ min,柱温为30℃。槲皮素和山奈酚分别在0.5~80μg/ mL 和0.5~18μg/ mL 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检测方法能迅速、准确检测水解前后杜仲叶和杜仲素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水解工艺可明显提高杜仲黄酮苷元含量。
王志宏周云雷彭胜郑阳史丽娟彭密军
关键词:槲皮素山奈酚水解
竹柏叶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比较被引量:8
2016年
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优选回流提取和超声波提取竹柏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得率为参考指标,选取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和时间4个影响因子,进行正交试验,分别确立回流提取和超声波提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回流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1(m L∶g),乙醇体积分数为70%,回流时间1.0 h,回流温度80℃;超声波提取优化工艺为:液料比25∶1(m L∶g),乙醇体积分数为7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水浴温度60℃。两种提取方法的最终提取效果比较,回流提取的总黄酮得率为15.522%,超声波提取总黄酮得率为13.637%,回流提取法总黄酮得率高于超声波提取法。本实验结果为后续竹柏叶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王欢郭婕周云雷
关键词:总黄酮超声波提取
Cu^(2+)、Zn^(2+)和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2014年
以杜仲绿原酸(CA)为原料,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考察Cu2+、Zn2+和Pb2+对C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的存在不会改变CA对BSA的猝灭类型,但对其猝灭速率常数(kq)、结合常数(K)以及结合位点(n)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CA与BSA之间的反应属于自发型,主要以范德华力和氢键为主,Zn2+和Pb2+的存在不会改变其作用力类型,Cu2+则会使作用力变为以静电吸引力为主;Zn2+和Pb2+会将供体与受体之间的结合距离分别减小1.975%和14.07%,Cu2+的干扰使CA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增大11.58%;同步荧光光谱显示CA与BSA中的酪氨酸残基和色氨酸残基都有相互作用,三维荧光测定结果进一步表明猝灭剂对BSA构象及微环境会引起变化。
王志宏彭胜周云雷郑阳史丽娟彭密军
关键词:绿原酸牛血清白蛋白金属离子荧光猝灭
张家界不同产地杜仲叶/皮中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及比较(英文)
2014年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张家界不同产地杜仲叶及皮中Fe、Zn、Cu、Mn、Mg、K、Ca等7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杜仲叶及皮中各种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各元素含量的高低趋势在杜仲叶中大致为:Mg>K>Ca>Zn>Fe>Mn≥Cu,在杜仲皮中大致为:Mg>Ca>K>Fe>Zn>Mn≥Cu。K-S检验可以看出杜仲叶及皮中各矿质元素含量均服从正态分布,LSD检验可以得出张家界不同产地杜仲叶中Fe、Mn、Mg及杜仲皮中Fe、Mn、K元素的含量存在差异性显著。这一结果可以为不同产地杜仲叶/皮的药理活性及其品质的差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张琳杰彭胜张昌伟王志宏周云雷彭密军张水寒
关键词:矿质元素
日粮中添加杜仲素对鸡蛋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为了研究杜仲素对蛋品质的影响,选取100只张家界本地芦花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3%杜仲素的饲料,试验周期为8周,对蛋品质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杜仲素能显著改善鸡蛋的蛋重、蛋黄比例、蛋黄颜色、哈氏单位及鸡蛋中Se含量,对蛋形指数及鸡蛋含水量则无显著影响,此外,添加杜仲素对鸡蛋的蛋壳重、蛋黄重、蛋白重、蛋壳比例、蛋白比例也有一定改善。饲料中添加一定的杜仲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蛋品质。
张琳杰彭胜张昌伟王志宏周云雷彭密军张水寒
关键词:鸡饲料鸡蛋
HPLC法同时测定矮林杜仲叶中6种成分含量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矮林杜仲叶中6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Thermo BDS 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A)-0.05%磷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化变波长,体积流量0.8 m L/min,柱温35℃。结果: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芦丁6种成分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0-500.0μg/m L、5.0-600.0μg/m L、4.0-300.0μg/m L、0.2-50.0μg/m L、0.2-150.0μg/m L、0.1-100.0μg/m L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3%、99.9%、100.8%、99.8%、100.6%、99.1%,其RSD分别为4.4%、0.6%、4.1%、1.0%、0.7%、5.0%。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矮林杜仲叶中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等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明显差别。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可用于矮林杜仲叶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可较全面地反映不同采收时期矮林杜仲叶中有效成分的差异,通过对结果分析,8月底采收的矮林杜仲叶的整体质量最好。
周云雷郭婕王志宏王欢彭密军
关键词:杜仲叶矮林桃叶珊瑚苷绿原酸京尼平苷酸
杜仲总木脂素及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纯化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C18反相硅胶柱层析-正相硅胶柱层析联用技术,对杜仲总木脂素及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DG)进行纯化研究。结果表明,含总木脂素23.33%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粗品0.960 5%的杜仲提取液经AB-8树脂一次纯化,可以制得71.61%的杜仲总木脂素有效部位以及8.070%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粗品,再经C18反相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53.12%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最后通过正相硅胶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得到91.50%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产品。
彭密军吕强彭胜张昌伟张琳杰王志宏周云雷
关键词:总木脂素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纯化工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