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少强
- 作品数:24 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湛江市财政资金科技专项竞争性分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经肱动脉与经股动脉路径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患者经肱动脉与股动脉路径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TBA-IABP与TFA-IAB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行TBA-IABP及TFA-IABP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9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TBA-IABP组(46例)和TFAIABP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TFA-IABP组相比,TBAIABP组IABP开始工作至CS缓解时间、总住院时间、穿刺点压迫时间均降低[(44±10.6)h比(65±12.5)h;(154±26.6)h比(236±34.2)h;(3±1.6)min比(25±10.2)min,P均<0.05];TBA-IABP组迷走神经反射、血肿和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也较TFA-IABP组低(2%比10%;2%比8%;0比4%,P均<0.05);相应TBA-IABP组CS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TFA-IABP组(87%比73%,P=0.047)。TBA-IABP组有2例出现轻度远端肢体血运欠佳,但经解痉镇痛症状缓解。结论对AMI合并CS患者,TBA-IABP的血管并发症发生少,且CS抢救成功率高,其机制可能与TBAIABP有利于局部压迫止血、无体位限制(患者可半坐卧位)、患者痛苦小和心理压力轻(减少交感神经张力)有关,作为可选择的血管路径之一。
- 吴铿游琼郑锡锋李腾叶少强莫海亮黄瑞娜
-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肱动脉股动脉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
- 人冻干重组脑利钠肽治疗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人冻干重组脑利钠肽治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10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两组常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硝酸甘油,治疗组则使用人冻干重组脑利钠肽。比较两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72 h、1周时左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期末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利钠肽(BNP)、右心室电极阈值、感知、阻抗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用药后72 h及1周的LVEDD、BNP水平及右室电极阈值较治疗前及同期的对照组均下降,LVEF则提高(P<0.05)。对照组用药后72 h及1周的BNP水平较用药前下降(P<0.05)。结论人冻干重组脑利钠肽可有效改善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心力衰竭,比硝酸甘油效果更好,且对起搏阈值有良性影响。
- 冼倩黄瑞娜吴铿李腾李上海叶少强游琼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脏起搏器起搏阈值硝酸甘油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阈值升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研究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阈值升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26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起搏器阈值升高分为起搏器阈值升高组﹙A组,92例﹚及起搏器阈值正常组﹙B组,73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分析起搏器阈值升高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与起搏阈值正常组比较,起搏阈值升高组冠心病、充血性心衰、糖代谢异常、高脂血症等因素发生率明显增加,且起搏阈值升高与上述因素具有相关性。结论冠心病、糖代谢异常、充血性心衰、高脂血症等常见病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其起搏器阈值升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考虑可能与心肌纤维化有关。
- 李日健黄瑞娜吴铿游琼叶少强李上海闫海郑锡锋
-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起搏阈值糖代谢异常高脂血症
- 化橘红有效成分柚皮苷对高糖诱导CMECs凋亡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观察化橘红有效成分柚皮苷(Naringin)对高糖诱导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凋亡的影响,探讨Naringin对CM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CMECs系分为正常糖组、高糖组、高糖+Naringin (50、100、200 μmol/L)处理组.Western印迹法检测CMECs 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p38)、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的表达及其活性;荧光探针JC-1观察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①高糖刺激CMECs 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p38蛋白表达明显上调,正常糖对照组仅有少量p38蛋白表达;高糖+Naringin(50、100、200μg/ml)组p38蛋白表达量较高糖组明显下降(P<0.05).②高糖培养诱导CMECs48h后可见Caspase9的表达及其活性明显增加,与正常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CMECs线粒体膜电位降低;naringin(50、100、200 μmol/L)预处理CMECs,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CMECs Caspase 9表达及其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率分别是50%、64%、68%和54%、65%、68%;CMECs线粒体膜电位也不同程度降低.结论 化橘红有效成分Naringin(50、100、200 μmol/L)能够减少高糖诱导的CMECs凋亡,可能与其抑制p38 MAPK活化相关,并呈一定浓度依赖性.
- 游琼吴铿黄海丽闫海莫海亮叶少强李上海
- 关键词: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柚皮苷高糖
- 糖尿病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术起搏参数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对植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起搏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08年6月~2011年6月80例植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病窦综合征患者,按是否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40例)和非糖尿病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起搏器起搏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基线时两组患者起搏器心房、心室起搏阈值,感知,阻抗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2月两组起搏器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心房:(0.59±0.23)V比(0.67±0.25)V,心室:(0.47±0.28)V比(0.54±0.35) V]、感知[心房:(2.33±1.16)mV比(2.92±1.36)mV,心室:(12.21±4.82)mV比(12.77±5.36)mV]、阻抗[心房:(537.12±115.32)Ω比(662.48±235.26)Ω,心室:(602.48±222.46)Ω比(762.41±235.38)Ω]增高更为明显(P<0.05或<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糖尿病组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12.5%比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病窦综合征心电重构较严重,植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
- 吴铿游琼郑锡锋李腾叶少强莫海亮李上海何松坚黄瑞娜
- 关键词:糖尿病病窦综合征
- 脑钠肽治疗肺栓塞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动脉收缩压和Tei指数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脑钠肽(BNP)治疗肺栓塞(PE)的疗效。方法 82例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脑钠肽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脑钠肽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钠肽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和Tei指数。结果脑钠肽组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68.3%(P<0.05);治疗后,脑钠肽组的肺动脉收缩压和Te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21±10)vs(35±11)mmHg,(0.37±0.09)vs(0.64±0.05),P<0.01]。结论脑钠肽对肺栓塞患者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PE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和Tei指数。
- 黄志文叶少强陈小卫田丽红
- 关键词:脑钠肽肺栓塞肺动脉高压
-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罪犯血管内斑块的作用:一项5交叉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评价和比较服用标准剂量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后的冠心病罪犯血管内斑块负荷改变。方法随机入选2006年3月6日至2007年3月6日收治的、进入意向治疗及安全性分析的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具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45例,完成研究者32例。采用随机、开放、交叉的对照研究,患者被随机指定到5个药物治疗序列中的任何一个。研究药物20mg1次/d睡前服用,每种药物各服用6个月。每个治疗药物周期间隔至少10d的洗脱期。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对罪犯血管内斑块负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患者罪犯血管内斑块负荷减少百分比明显高于氟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治疗后[(0.84±0.05)%比(0.44±0.22)%、(0.52±0.03)%、(0.39±0.07)%、(0.56±0.05)%,P〈0.01],心绞痛发作频率较基线时减少的次数明显多于氟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治疗后[(13.4±1.1)次/周比(10.7±1.1)、(10.4±1.1)、(9.1±0.3)、(10.0±1.2)次/周,P〈0.01]。结论对于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每日20mg标准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比标准剂量的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能够更加有效地将罪犯血管内斑块控制在稳态,从而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发生。
- 游琼吴铿李腾叶少强莫海亮黄瑞娜
-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冠心病普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
- 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26转录因子1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心肌病(DCM)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26转录因子(Ets)1的表达相关性,初步探讨Ets.1在DCM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为临床诊治DCM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2010年l一12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DCM患者28例(DCM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0例(2型糖尿病组)和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采用SYBRGreenI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ts.1mRNA表达,记录其他临床及实验室生化指标。结果①DCM组LDL—C、TG高于对照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A)比值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DL—C:(3.3±1.2)mmol/L比(2.5±0.8)mmol/L,TG:(3.5±1.8)mmol/L比(1.8±0.6)mmol/L,E/A:(0.45±0.14)比(1.24±0.16),均P〈0.05];DCM组和2型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CM组分别为(8.7±3.6)mmol/L和(8.5±2.6)%,2型糖尿病组分别为(9.0±2.5)mmol/L和(9.0±1.6)%,对照组分别为(5.4±1.2)mmol/L和(5.3±1.2)%,均P〈0.05]。DCM组E/A低于2型糖尿病组(0.93±0.3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DCM组单个核细胞Ets.1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8±0.17比0.42±0.15,P〈0.05);DCM组和2型糖尿病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3.7±0.8)、(2.1±0.6)斗∥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5±0.5)峙/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CM组与2型糖尿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M患者Ets.1mRNA表达与MMP-9呈正相关(r=0.81,P=0.03),与E/A比值、FBG、HbAlc、LDL-C、TG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旬.52、0.73、0.26、0.06、0.72,均P〉0.05)�
- 吴铿游琼李腾李上海莫海亮叶少强黄瑞娜
-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基质金属蛋白酶9
- 柚皮苷调控心肌核因子NF-κB炎症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防治作用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探讨柚皮苷调控心肌核因子NF-κB炎症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防治作用。方法:高糖高脂喂养和一次性腹腔注射低剂量STZ建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柚皮苷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组织NF-κB蛋白的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外周血TNF-α、IL-6、IL-1β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核因子NF-κB蛋白以及外周血TNF-α、IL-6、IL-1β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糖脂代谢紊乱,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而在高、中剂量柚皮苷治疗组则明显受到不同程度改善,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柚皮苷呈剂量依赖性对糖尿病心肌病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可能机制是有效地改善心肌糖脂代谢,下调了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继而抑制了NF-κB通路的激活。
- 游琼吴铿涂焰明李腾莫海亮叶少强黄瑞娜梁建光
- 关键词:糖尿病心肌病柚皮苷NF-ΚB信号通路炎症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4h动态血糖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24 h动态血糖的影响,为IABP改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预后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ACS合并T2DM患者26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IABP治疗3 d。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分别连续进行动态血糖监测6 d。比较治疗前、中、后患者不同时段的收缩压、心率、血糖水平及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并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IABP治疗前比较,治疗时及治疗后患者的24 h MAGE、FINS、HOMA-IR和脑利钠肽均下调(均P<0.05);而且治疗时较治疗前患者的24 h血糖、心率水平降低(均P<0.05)。与IABP治疗后比较,治疗时患者收缩压水平均上调,相应的24 h MAGE也降低(均P<0.05)。结论 IABP治疗不仅有助于改善ACS合并T2DM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还能有效改善24 h血糖水平、CGMS和胰岛素抵抗。
- 吴铿游琼李腾叶少强莫海亮李上海何松坚黄瑞娜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流动力学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