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运显

作品数:22 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篇大学生
  • 6篇教育
  • 6篇高校
  • 5篇人文
  • 4篇政治
  • 4篇人文关怀
  • 4篇思想政治
  • 4篇关怀
  • 3篇大学生思想
  • 3篇大学生思想政...
  • 3篇育人
  • 3篇辅导
  • 2篇研究纲领
  • 2篇政治教育
  • 2篇治教
  • 2篇思想政治教育
  • 2篇主流经济
  • 2篇主流经济学
  • 2篇西方主流经济...
  • 2篇马克思主义经...

机构

  • 20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20篇刘运显
  • 3篇刘华才
  • 3篇刘时新
  • 3篇张廷
  • 2篇刘晓云
  • 1篇郑德元
  • 1篇孙国胜
  • 1篇舒大凡
  • 1篇刘洋
  • 1篇吴国民
  • 1篇薛春艳
  • 1篇郑鹏飞
  • 1篇黄卫华
  • 1篇崔佳
  • 1篇蔡路

传媒

  • 6篇学校党建与思...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2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领导科学论坛
  • 1篇文教资料
  • 1篇武汉冶金管理...
  • 1篇校园心理
  • 1篇新校园(上旬...
  • 1篇新丝路
  • 1篇2006海峡...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方文化精神比较视野中的中国现代化问题浅析
2011年
中国现代化问题历来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作者在分析现代化问题的内涵和中西方文化精神主要区别的基础上,阐述了西方文化精神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同时指出了中国文化精神对中国走现代化道路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刘运显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
理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探析被引量:2
2012年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发展的能力之一,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抽样调查了理工科大学生,目的在于了解不同群体理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及差异。
薛春艳刘运显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传播与控制研究——基于高校环境的政治传播学分析
2015年
新自由主义思潮不仅是一种纯学术理论,而且是西方发达国家对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的重要工具。本文揭露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意识形态本质,指出其对高校师生的负面影响。在分析新自由主义思潮传播途径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坚定政治方向、加强过程控制、统筹媒体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占领文化阵地等管控措施,消解和排除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干扰与影响。
张廷刘运显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思潮政治传播
试论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被引量:15
2015年
高校扶困助学工作存在"重资助、轻育人"现象,许多方面亟待加强和改进。高校应革新资助育人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把扶困助学与思想引导、素质提升有机结合,充分挖掘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努力构建立体化的高校贫困生教育资助模式。
蔡路刘运显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育人功能
论如何提升辅导员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权被引量:25
2016年
网络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要重视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争夺,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提升自身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话语权,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刘运显舒大凡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叠加效应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被引量:32
2012年
在厘清人文关怀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践体系。结合工作实践,探索出以"构建立体化的‘四困’学生帮扶体系"、"构建‘四位一体’的校园文化育人体系"为主要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路径。
孙国胜刘时新刘运显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育人体系
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提出,要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实现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工作目标、工作理念、工作方法解析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内涵,基于角色属性、专业属性和系统属性基本理清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属性特征,从思想、方法、内容和资源等维度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实现的有效路径,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刘晓云刘运显刘洋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高等学校隐性课程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研究
大学期间素质教育是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的基础上,以素质拓展为手段,重点强化大学生自身素质中的薄弱部分和完善大学生标准素质结构中的空缺部分,通过大学生个体素质结构的改变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实际是学生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
郑鹏飞吴国民刘运显
关键词:隐性课程建设大学生教育
文献传递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22年
高校教师基层党支部工作是我国高校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党建工作对于调动一线教师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都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保证了高校的办学质量。文章从科学理念、品牌定位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师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从导思——构建信息化党建平台、导航——基于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角度探讨了“导思+导航”教师基层品牌化党建平台建设的思路,从创建多模态学习环境并开发数字化学习平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固定党日”、促进党建与教学工作的融合角度分析了“导思+导航”教师基层品牌化党建平台建设的意义。
黄卫华刘运显崔亚岚
关键词:高校品牌化建设基层党支部信息技术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沉浸体验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郁闷”“纠结”“丧”……诸如此类描述情绪的词语,总是会从大学生口中说出。大学生被认为处在第二次“断乳期”,自我同一性尚未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生活、学习、择业中的种种压力和应激事件,很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他们注入正能量,引导他们以积极向上的姿态面对生活,一直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的领域。
崔佳刘运显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学主观幸福感团体辅导心理承受能力健康教育工作自我同一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