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4例肿瘤患者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贫血的发生率和分布情况,并分析肿瘤类型、肿瘤分期、肿瘤转移、年龄及性别与肿瘤相关性贫血发生率和对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12月至2021年07月414例我院收治的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肿瘤类型患者贫血的发生率和分布情况,对肿瘤类型、肿瘤分期、肿瘤是否转移、年龄、性别与肿瘤贫血发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肿瘤类型、肿瘤分期、年龄、肿瘤转移性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结果:414例患者中贫血152例,贫血发生率为36.71%。不同肿瘤类型患者贫血发生率不同,其中淋巴瘤(45.00%)和妇科肿瘤(44.44%)发生率最高,胃肠道肿瘤次之(42.48%),头颈部肿瘤最低(20.00%);肿瘤类型(P=0.002)、临床分期(P=0.021)、年龄(P=0.020)与肿瘤相关贫血的发生有关,肿瘤是否转移和贫血发生无关(P=0.097);男性肿瘤贫血患者更容易发生轻度贫血,女性则更容易发生中度贫血(P=0.029)。结论:淋巴瘤、妇科肿瘤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贫血,年龄越大、肿瘤分期越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贫血,男性肿瘤贫血患者以轻度贫血为主,女性肿瘤贫血患者则以中度贫血为主。
- 高珂琴刘朋川
- 关键词:恶性肿瘤贫血肿瘤相关性贫血发生率
- 顺铂致视神经毒性1例分析
- 刘朋川王光芳
- 顺铂与培美曲塞联用致视神经毒性1例
- 2013年
- 患者,女,77岁。2011-10-07因左侧下肢麻木不适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诊断为急性脊髓炎。经激素冲击及营养神经治疗,症状缓解出院。2012-02-13因"自觉颈胸部不适2d"就诊于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占位病变,约5.0 cm×4.0 cm,
- 刘朋川王文辉
- 关键词:顺铂培美曲塞药物不良反应
- 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1例
- 2008年
- 刘朋川张玮
- 关键词: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双硫仑样反应饮酒门诊就诊CT检查烦躁不安
- 索拉非尼致晚期肝癌患者典型不良反应1例被引量:2
- 2014年
- 患者,男,48岁。2012年5月5日体检B超检查发现:肝脏右叶3.7 cm×3.0 cm大小低回声,形态欠规则,回声欠均质,内见血流信号。腹部CT示:肝脏形态不规则,右叶下部见低密度影,边界不清。考虑为肝癌。于2012年5月8日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肝癌。于2012年5月14日行右肝联合肝段切除术。
- 刘朋川徐其奇
- 关键词:晚期肝癌患者索拉非尼肝脏形态肝段切除术B超检查血流信号
- 罂硝软膏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制备暑硝软膏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观察罂硝软膏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硝酸甘油、盐酸暑粟碱、双氯芬酸钾为主药研制软膏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甘油的含量。将本品用于临床观察,分为实验组及其对照组,观察其治疗静...
- 张玮刘朋川薛金红
- 关键词:静脉炎
- 文献传递
-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 2011年
- 目的了解门诊不合理处方情况,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主要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2、4、6、8月份共4个月的门诊处方中挑出不合理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药物选择不合理、不适当联合用药。结论医生、药剂师需要共同合作,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 刘朋川王光芳
- 关键词:处方不合理用药
- 地塞米松加重奥沙利铂急性神经毒性发作病例分析
-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影响及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实践方式.方法:针对患者病情及用药情况,从患者自身因素和药物因素探讨地塞米松加重奥沙利铂急性神经毒性的原因,为使用奥沙利铂治疗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
- 王智亮刘朋川
-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地塞米松药学监护
- 伊立替康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分析
- 目的:对一例伊立替康致严重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分析。方法:患者,女,65岁。因卵巢癌术后辅助化疗于2011年4月2日入住我院肿瘤内科,给予伊立替康(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B1E1008002)100mg dl, d8单药化疗...
- 刘朋川王光芳
- 关键词:伊立替康药物不良反应基因检测药物治疗
- 住院恶性肿瘤患者Khorana评分分布调查及模型改良
- 2024年
- 目的调查住院恶性肿瘤患者Khorana评分分布,分析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危险因素,探讨改良Khorana评分模型预测住院恶性肿瘤患者VTE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8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33例、女性156例,年龄(57.95±11.71)岁。采用Khorana评分进行VTE风险评估,统计患者VTE发生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进行分析。结果389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9例发生VTE,发生率为4.88%。Khorana评分0、1、2、≥3分患者占比分别为36.25%(141/389)、37.79%(147/389)、19.54%(76/389)、6.43%(25/389),对应VTE发生率为2.84%(4/141)、4.08%(6/147)、7.89%(6/76)、12.00%(3/25),Khorana评分越高VTE发生率也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36,P=0.177)。有、无饮酒史患者Khorana评分≤2分的占比分别为95.16%(118/124)、92.83%(246/265)(P<0.05)。冠心病、高危VTE癌种及高D-二聚体为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OR=3.844、2.010、1.102,均P<0.05),其中冠心病为独立危险因素(校正OR=4.048,P=0.023)。改良Khorana评分对住院恶性肿瘤患者VTE发生风险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68.421%、68.378%和0.368(P<0.01),其曲线下面积(0.684)较Khorana评分(0.549)增加了0.135,预测价值更高(Z=2.251,P=0.018)。结论住院恶性肿瘤患者Khorana评分越高,VTE发生率越高,但Khorana评分预测价值不高,冠心病是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D-二聚体的改良Khorana评分对住院恶性肿瘤患者VT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高于Khorana评分。
- 高珂琴秦晓春刘朋川
- 关键词: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栓塞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