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性粘贴脑保护膜在急性肠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 2004年
- 刘文胜
- 关键词:肠内容物保护膜
- 手术室实习护生锐器伤的调查及预防措施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锐器伤的危害及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对在手术室的112名实习护生采用问卷法对锐器伤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84.82%的实习护生有锐器伤的经历,112名护生在手术室实习过程中共发生锐器伤1 117次。结论实习护生缺乏锐器伤相关的预防知识,锐器伤发生率高,医院应加强对实习护生进行锐器伤防护意识教育,加大职业防护管理,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 蒋金凤刘文胜龙亚香
- 关键词:实习护生锐器伤
- 世界首例腹腔镜下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世界首例腹腔镜下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经验及初步临床疗效。方法53岁男性患者,确诊为L4/5椎间盘突出症,行腹腔镜下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所用假体为Active-L(Aesculap,Tuttlingen,Germany)。手术包括先行腹腔镜下L4/5间隙的显露,切除L4/5椎间盘,再植入人工椎间盘假体。手术操作均在腹腔镜下完成。结果手术成功完成,手术时间120 min,其中显露L4/5椎间隙约30 min,间盘切除及椎间隙处理约40 min,假体植入约50 min。术中失血约120 mL,术中C臂透视见假体位置良好,术后3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并于术后3天、4周、6周复查腰椎X线片,结果显示假体无松动、移位及下沉。现随访6周,患者自我感觉满意,腰痛明显缓解。结论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创和非融合技术的进步,腹腔镜下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有望成为腰椎疾病治疗的另一新方向。
- 王文军贺更生李学林韩东晏怡果王程彭庆明刘文胜徐湘萍
- 关键词:腹腔镜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
- PICC置管在卒中单元的临床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PICC(经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在卒中单元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16例中风患者分为卒中单元组和普通病房组,每组58例,卒中单元组应用PICC置管,普通病房应用常规静脉穿刺。结果卒中单元组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病房组。结论PICC置管能够方便、快速、有效地抢救中风患者,使护理人员有更多时间用于病情观察和陪同患者做康复训练,达到更好的挽救生命和降低致残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同时能够改观护理现状。
- 蒋金凤刘文胜
- 关键词:PICC置管卒中单元
-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2004年1月~2008年2月进行376例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颈椎损伤组118例,颈椎病组258例,统计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总结护理要点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提出术中护理的方法和重点。结果手术时间颈椎损伤组85.5±17.7 min,与颈椎病组89.0±27.4 min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出血量颈椎损伤组450.8±81.6 mL,大于颈椎病组312.4±88.7 mL(P〈0.01)。1例手术结束后右上肢不能活动,立即打开伤口,调整植入物,术后恢复;1例手术结束30 min后四肢活动度降低,经及时打开伤口,清除血肿,术后恢复,其他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效果满意,无伤口感染、异物存留等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刘文胜
- 关键词:前入路颈椎手术手术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