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髓
  • 2篇康复
  • 2篇化疗
  • 2篇化疗后
  • 2篇化疗后骨髓抑...
  • 2篇化疗后骨髓抑...
  • 2篇骨髓抑制
  • 2篇骨髓抑制期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2篇大剂量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血液灌注
  • 1篇症状
  • 1篇腮腺
  • 1篇腮腺炎
  • 1篇腮腺肿大
  • 1篇肾功能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保定市妇幼保...

作者

  • 5篇刘伯英
  • 3篇田嘉玲
  • 3篇宫超
  • 2篇张文贤
  • 2篇周慧芳
  • 2篇马志琴
  • 2篇肖艳美
  • 2篇李四强
  • 2篇李莉莉
  • 2篇戴芳
  • 1篇董小伟

传媒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06
  • 2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处理和康复
2002年
宫超周慧芳马志琴刘伯英田嘉玲李莉莉
关键词:白血病大剂量化疗骨髓抑制康复
以“腮腺肿大”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报告
2006年
李四强田嘉玲刘伯英宫超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首发症状腮腺肿大急性腮腺炎白细胞减低骨髓穿刺检查
不同透析治疗对终末期肾衰竭伴皮肤瘙痒患者钙磷代谢和PTH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血液灌流及血液透析(HD)对终末期肾衰竭伴皮肤瘙痒患者钙磷代谢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终末期肾衰竭伴皮肤瘙痒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M1、M2、M3组,各31例,分别给予PD、血液灌流及HD治疗,比较三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IMi组治疗有效率为90.32%(28/31),明显高于M2组67.74%(21/31)、M3组64.52%(20/31)(P〈0.05);M1组治疗后血钙(Ca2+)、血磷(P3+)、钙磷乘积及皮肤瘙痒评分均明显低于M2、M3组(P〈0.05);三组治疗后血清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脑钠肽(BNP)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M1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M2、M3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PD、血液灌流及Hr)析均对终末期肾衰竭伴皮肤瘙痒患者有较好疗效,PD对患者皮肤瘙痒症状、钙磷代谢及PTH、炎症反应、肾功能改善作用可能更为有效。
肖艳美张文贤董小伟戴芳刘伯英齐琳
关键词:肾透析血液灌注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伴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M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确诊至化疗前是否发生肾功能损伤分为肾功能损伤组(观察组, n =29)及无肾功能损伤组(对照组, n =51)。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做统计学分析处理,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MM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免疫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血清M蛋白升高率、尿本周蛋白(bence-Jones proteins,BJP)阳性率及血钙、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则低于对照组( P <0.05)。且高血钙、低Hb、高SUA、高β2MG为影响MM患者发生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2.337、2.804、2.284、1.976, P <0.05)。结论伴高血钙、低Hb、高SUA、高β2MG等为MM肾功能损伤的高发人群,临床应对其予以重点观察,及时发现并干预肾损伤情况。
刘伯英戴芳肖艳美张文贤李四强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损伤Β2MG
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处理和康复被引量:1
2002年
宫超李莉莉周慧芳马志琴刘伯英田嘉玲
关键词:白血病辅助化学疗法大剂量骨髓抑制期康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