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4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乃忠
作品数:
5
被引量:15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南华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矿业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核科学技术
冶金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史文革
南华大学
裘荣庆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蔡文六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胡凯光
南华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矿业工程
1篇
冶金工程
1篇
环境科学与工...
1篇
核科学技术
主题
2篇
地浸
2篇
铀矿
1篇
地浸采铀
1篇
地下水
1篇
选矿
1篇
氧化剂
1篇
氧化亚铁硫杆...
1篇
铀矿床
1篇
铀矿石
1篇
树脂
1篇
氰化
1篇
氰化浸金
1篇
微生物
1篇
污染
1篇
污染地下水
1篇
细菌浸出
1篇
细菌氧化
1篇
离子
1篇
离子交换
1篇
离子交换法
机构
4篇
南华大学
1篇
中国科学院
作者
5篇
刘乃忠
3篇
史文革
1篇
胡凯光
1篇
蔡文六
1篇
裘荣庆
传媒
4篇
铀矿开采
1篇
黄金科学技术
年份
2篇
2002
1篇
1999
1篇
1997
1篇
1994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地浸采铀吸附尾液中NO3^—积累平衡点的建立及其特性初探——树脂上可交换离
1999年
本文通过D263NO3^-型贫铀树脂对酸法地浸采铀浸出液的吸附试验,分析了NO3^-离子转入吸附尾液的过程及规律,初步建立了吸附尾液中NO3^-积累平衡点的概念,并就积平衡点的某些特性及其可能得到的应用进行了探索,还将NO3^-积累平衡点的概念扩展为树脂上可交换离子在吸附过程中的行为。
刘乃忠
史文革
等
珠形微生物氧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地浸中的应用研究
2002年
本研究采用生物细胞固定化技术中的截留法,制备的珠形微生物氧化剂有下述特性;氧化亚铁硫杆菌在珠体内具有相当高的浓度(达4×10^10cell/ml凝胶),珠体直径0.5-2.5mm,珠体上的平均孔径8.0×10^-9m。在固定化细胞流化床反应器中珠形微生物氧化剂处理模拟地浸返回液,可将其中的Fe^2+离子氧化为Fe^3+离子,地浸返回液的氧化-还原电位从310mV提高到550mV。是原地浸出采铀工艺中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氧化剂。
刘乃忠
史文革
等
关键词:
氧化剂
铀
地浸
氧化亚铁硫杆菌
石灰石流化床中和处理酸法地浸污染地下水的试验
被引量:1
2002年
通过对新疆512矿床地下水取样分析,确定了主要污染组份。先用离子交换去除铀;离子交换尾液经过石灰石流化床反应器中和,使pH值由2.0左右中和到7左右,经过这一流程处理的模拟地下水,其中的有害元素U、V等已恢复到开采前的本底值。
史文革
刘乃忠
等
关键词:
地下水
铀矿床
离子交换法
含金硫化矿石的细菌氧化预处理
被引量:13
1994年
庞家河、龙王江等6个金矿金粒不同程度地被包裹在硫化矿物(砷黄铁矿、黄铁矿)中。采用细菌氧化预处理后再氰化浸金的技术方法试验,试料粒度多为-15mm、处理矿石量7~10kg,经细菌氧化处理2~3个月后,除一个金矿试料外,余均提高了金的浸出率。其中以龙王江金矿试料浸金效果较佳,该试料直接氰化浸金,金仅浸出27%,经细菌氧化处理约2个月,金浸出率提高到71~73%。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用细菌氧化预处理技术处理现行氰化堆浸提金技术难以奏效的含金硫化矿石,对低品位矿石、高品位的小金矿以及尾砂将是一种有希望的回收金技术。
裘荣庆
蔡文六
刘乃忠
何最先
李傅乙
向竺
关键词:
细菌氧化
氰化浸金
721铀矿石细菌浸出
被引量:1
1997年
胡凯光
刘乃忠
关键词:
铀矿石
细菌浸出
选矿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