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吉贞
- 作品数:16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贲门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双性癌)1例报道被引量:2
- 2017年
- 双性癌是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的特殊类型,定义为肿瘤细胞同时具有腺上皮和神经内分泌分化。MANEC相对罕见,双性癌则更为罕见,目前仅有几例报告,主要发生在胃[1-4]、胰腺[5]、肝[6]和壶腹部[7]。
- 李加美冯吉贞覃业军姚志刚
- X线和PET/CT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细微X线征像。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X线表现和其中6例PET/CT征像。结果:16例患者中食管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鳞癌14例,原位癌1例。食管钡餐造影表现有:①结节样充盈缺损;②扁平样充盈缺损;③粟粒样充盈缺损;④粘膜线增粗。PET/CT检查显示6例患者病灶均显示FDG代谢增高。结论:早期食管癌的钡餐造影检查表现多样,PET/CT对病灶的检出敏感性高,多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同时更准确的进行术前评估。
- 刘芳姚树展冯吉贞韩广秀孟繁禄
- 关键词:X线PET/CT早期食管癌
- Nora病影像学与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Nora病(NL)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7例NL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影像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并随访。结果 7例NL发病年龄5~49岁,平均32岁,男性3例,女性4例。病变位于手部者6例,足部1例。X线示骨旁边界清晰的高密度肿块,CT、MRI图像显示病变与附着骨的骨髓腔不相通。镜下见由分化成熟的骨、软骨和纤维3种成分构成。轻度异型的软骨细胞可伴钙化,在HE染色切片上呈蓝色而称为"蓝骨";骨小梁周围被覆无异型的骨母细胞。7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术后复发。结论 NL是一种好发于手足管状骨的罕见的、有复发倾向的良性增生性病变,有特征性的X线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应与骨软骨瘤、骨旁骨肉瘤及甲下外生性骨疣等鉴别。
- 徐嘉雯尹迎春俞洵宗纪常生冯吉贞王宏量
- 关键词:骨肿瘤影像学
- 食管碰撞瘤临床影像及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食管碰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8例食管碰撞瘤进行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8例患者,年龄49~69岁,中位年龄66岁。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吞咽困难或进食阻挡感,3例伴有胸骨后疼痛或胸骨后不适。8例中,病变位于中段食管6例,下段食管2例。X线上消化道钡餐7例显示食管单发性占位性病变,1例未发现明显肿瘤征象;其中6例同时进行了CT检查,4例考虑食管癌,2例发现食管壁僵硬增厚,建议结合胃镜检查;8例患者均行内镜检查,3例镜下见隆起型肿物,5例发现黏膜溃疡形成,6例镜下考虑食管癌,2例诊断食管占位。8例术前活检病理均诊断为鳞状细胞癌。8例均行食管肿瘤切除手术。显微镜观察,8例肿瘤均由两种成分组成,彼此界限清楚,各自弥漫性生长。1例为神经内分泌癌与多形性平滑肌肉瘤碰撞瘤,7例为神经内分泌癌与鳞状细胞癌碰撞瘤。结论食管碰撞瘤比较罕见,临床症状、内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需靠术后病理检查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综合判断。
- 贾乐姚志刚冯吉贞李加美王宏量王强修
- 关键词:食管碰撞瘤神经内分泌癌鳞状细胞癌
- 胸腺管状腺癌一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患者男,40岁。体检发现前纵隔胸腺肿瘤2个月,于2017年7月12日入住本院。患者无其他系统疾病。CT结果显示:肿瘤切面积为6cm×4cm,CT值为48HU(图1)。病理检查:肿物体积为6cm×4cm×3cm,表面较光滑,未见明显周围组织侵犯,切面灰白、灰黄、质韧,并富于弹性,局部见小囊腔(图2)。
- 侯东省程显魁冯吉贞杨明林万润李旭孙锡超
- 关键词:胸腺肿瘤管状腺癌系统疾病CT值前纵隔
- 济南地区汉族成年女性骨密度与VD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分析
- 目的研究分析济南地区汉族正常成年女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正常值和变化规律,探讨本地区成年女性骨密度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Fok1与Bs...
- 冯吉贞
- 关键词:骨质疏松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骨密度
- 文献传递
- 成人胰岛细胞增生症1例
- 2024年
- 胰岛细胞增生症表现为持续性低血糖、高胰岛素血症等症状,由胰岛细胞局灶或弥漫性增生引起。该病多见于婴幼儿,成年人罕见。本文报道1例成人胰岛细胞增生症术后复发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及漏诊发生。
- 薛英杰覃业军冯吉贞姚志刚李加美
- 关键词:成人胰岛细胞增生症高胰岛素血症低血糖
- 法洛氏四联症患者体-肺侧支的分布规律及相关性分析
- 法洛氏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发育畸形,发病率在婴幼儿紫绀型心脏畸形中位居首位,发病率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十分之一,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
- 冯吉贞
- 关键词:法洛氏四联症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
- 66例儿童法洛四联症体肺侧支的分布规律及形态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TOF)患者体-肺侧支血管(APCAs)的分布规律及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12月本院66例经手术确诊的TOF合并APCAs患者的CTA资料,总结并分析APCAs的数量、分布规律及形态学特征。结果:(1)66例患者共发现APCAs 176支,平均2.67支/例。起源部位以胸主动脉中段为主(64支),其后依次为胸主动脉上段和下段、主动脉弓上血管和主动脉弓、腹主动脉及升主动脉。按APCAs类型,Ⅰ型(支气管动脉来源)5支(2.84%),Ⅱ型(主动脉直接来源)144支(81.82%),Ⅲ型(主动脉间接来源)27支(15.34%)。开口狭窄的APCAs 11支,占总数的6.18%。大部分APCAs走行迂曲(166支,占比94.32%)且具有分支(137支,占比77.84%)。(2)APCAs开口起自近心面77支(占48.73%);起自侧面81支,占51.27%;未见开口于背心面的APCAs。APCAs起始部管径以2~4mm最多,为90支,约占51.14%;小于2mm者83支,约占47.16%;大于4mm者最少,仅3支,约占1.70%。(3)APCAs与肺动脉的连接方式以中心融合为主,共243支,约占60.90%;其次为远端融合,共116支,占29.07%;单独分布者最少,为40支,占10.03%。结论:TOF患者中APCAs的分布和形态呈现多样性,应引起重视。
- 冯吉贞姚志刚凌春香徐菡李加美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血管成像
- 氟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氟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不同浓度的(120、240、360、480、600、720、840、960μmol/L)氟化钠染毒24h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氟化钠的浓度在120~240μmol/L时,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40μmol/L时的阳性率最高约为80%;吸光度(A)值和细胞分裂增殖指数(PI)值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360~480μmol/L氟化钠染毒组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氟化钠的浓度增加到600μmol/L以上时,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A值及PI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以960μmol/L时增殖抗原表达阳性率最低(约为20%),并且随着浓度增高上述指标呈下降趋势。结论低浓度的氟化钠能促进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高浓度时抑制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活性,且随着氟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 李加美金鲁明张海涛冯吉贞徐丽雅郭成浩
- 关键词:氟化物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