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昭晖
- 作品数:65 被引量:379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表达bFGF蛋白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体内耳转染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达bFGF蛋白的腺病毒载体及其转化体,以及该载体的构建方法。由此方法获得的表达bFGF蛋白的重组腺病毒可以克服现有给药途径的一种或多种缺陷,安全有效地用于耳聋治疗。
- 杨仕明翟所强郭维胡吟燕陈伟申卫东侯昭晖韩东一杨伟炎
- 文献传递
- 镫骨修正术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镫骨修正术对耳硬化症患者初次手术后复发传导性聋的疗效,总结再次手术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至2014年行31例镫骨修正术患者的术中发现及术前、术后听力学资料。结果耳硬化症患者初次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纤维粘连,砧骨固定和假体移位。镫骨修正术后患者气骨导差(听力级,下同)在20d B以内的21人(67.7%)。术后平均气骨导差13.4d B,平均纯音听阈气导由术前58.5d B减至术后42.7d B,提高15.8d B,术后未发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结论镫骨修正术手术成功率虽较初次手术低,仍可明显改善多数传导性聋患者的听力。
- 马坤侯昭晖张欣欣
- 关键词:修正术镫骨切除术耳硬化症
-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评价被引量:40
- 2016年
- 目的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balloon eustachian tuboplasty,BET)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57例(84耳)诊断为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并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3,6,9和12月时的咽鼓管功能评分(eustachian tube score,ETS)的对比分析及同期咽鼓管功能问卷(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7,ETDQ-7)调查,对其术前,术后1,3,6和12月进行得分均值比较。结果 ETS评分术前和术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ETS评分从术前0.5提高到3.0,术后3月为4.5,术后1月和12月均为5.0,术后的有效率为83.9%;ETDQ-7评分术前和术后对比都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时由术前的4.50±1.07降至2.65±1.24,术后12月时为2.71±1.39,术后1月和3月为2.30±0.92,其中患者的主观有效率为84.3%。结论 BET在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中,操作简易,安全有效,有效率大于80%。术后6个月症状改善趋于稳定。ETS评分和ETDQ-7评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对于降低咽鼓管功能障碍在中耳手术的术后效果的影响有积极的意义。
- 侯昭晖李瑞香吴南李思阳孙丽焦青山杨仕明
- 关键词:咽鼓管咽鼓管功能障碍ETS
- 小鼠Smad4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及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
- 2013年
- 目的构建含有小鼠Smad4基因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的慢病毒病毒表达载体,为今后应用该重组慢病毒介导的内耳基因导入和相关的聋病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利用基因重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基因测序的方法,构建并鉴定pLenti6.3-Smad4-IRES2-EGFP真核表达质粒;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的方法,将pLenti6.3-Smad4-IRES2-EGFP转染导入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基因表达情况,利用实时荧光PCR的方法检测小鼠Smad4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经PCR鉴定和基因测序证实了小鼠Smad4基因序列与基因bank中的序列相一致。pLenti6.3-Smad4-IRES2-EGFP质粒转入293T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293T细胞经慢病毒感染后,其小鼠Smad4基因mRNA表达量增加了66427倍。病毒滴度经测定为2.5×108TU/ml。结论成功地构建了含有小鼠Smad4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能在293T细胞中表达。
- 孙毓晗侯昭晖肖玉丽
- 关键词:SMAD4慢病毒
- 灌流技术在耳内镜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21年
- 孔维佳:近5年耳内镜技术在国内蓬勃开展,在前两期圆桌论坛中我们围绕耳内镜起步阶段(手术的优势劣势、耳内镜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耳内镜手术的准入与发展)[1]以及耳内镜发展阶段(手术技巧及经验与教训)[2]进行了讨论,一经发表即受到读者及耳科同道的欢迎,得到较高的关注和引用。在这波耳内镜的热潮中我们乐于看到更多的充满激情及创造性的手术医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加入,他们的加入进一步推动了耳内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孔维佳王武庆王湘王巍任冬冬孙宇汤文龙张文张杰李希平杨海弟杨琼汪照炎陈阳侯昭晖赵宇崔勇梅凌云虞幼军廖华
- 耳内镜下经耳道下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的解剖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耳内镜下经耳道下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方式,探讨各种植入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在3例甲醛固定的成人正常颞骨标本开展新手术方式,并测量相关参数。结果所有标本均在耳内镜下显露圆窗龛,并植入电极,未开放乳突气房和损伤鼓索神经、面神经。圆窗膜外侧缘到鼓索神经出骨性鼓环处距离(a)5.47±0.11mm;圆窗下缘到外耳道下壁6点电极骨槽骨性鼓环端距离(b)5.62±0.43mm;外耳道下壁长度(c)12.63±0.99mm;面神经乳突段到外耳道下壁电极骨槽的最短距离(d)4.65±0.50mm;外耳道上壁长度(e)17.02±1.52mm。结论耳内镜下经耳道下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术是一种微创、安全、快捷且容易学习的具有可行性的新手术方式,对显微镜下圆窗显露不满意等复杂病例更具有其优势,但其具体效果尚待临床上进一步验证,并且对于其存在的局限性和并发症风险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改进。
- 王博琛赖彦冰虞幼军侯昭晖陈抗松柴斌王跃建
- 关键词:耳蜗植入耳内镜外耳道
- 颞骨骨折耳科并发症诊治专家共识被引量:6
- 2021年
- 颞骨上承颅脑、下通项颈,内含位听器官及沟通颅颈的重要神经、血管等结构,因此颞骨损伤不仅可导致听觉、平衡功能障碍,还可引起脑膜及脑组织、面神经等颅神经及颈内动、静脉损伤,影响颅面部外观及功能,并可能出现颅神经功能障碍甚或颅内感染、大出血等危及生命之并发症[1],需给予足够重视。
- 无杨仕明殷善开伊海金侯昭晖陈正侬马鑫龚树生韩维举余力生樊兆民许嘉高娟娟
- 关键词:静脉损伤平衡功能障碍颅神经颞骨骨折颅面部
- 健康人颅骨局部震动刺激球囊的初步证据——对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的颅骨震动对健康人体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潜伏期及幅度的影响,以明确颅骨震动对双侧球囊输入的影响,从而为颅骨局部震动可刺激球囊提供初步证据。方法16名健康志愿者,以随机次序,分别在4次不同颅骨震动条件下(无颅骨震动、左乳突震动、右乳突震动、前额正中震动),在双侧胸锁乳突肌上记录双耳强短声刺激诱发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对4种颅骨震动条件下记录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潜伏期及双侧幅度比进行比较。结果同无震动时相比,震动不同颅骨部位对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潜伏期未有明显影响(F=0.000,P〉0.05),左侧乳突震动可增加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双侧幅度比(L/R)(F=15.148,P〈0.05),右侧乳突震动可降低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双侧幅度比(F=4.257,P〈0.05),但前额正中震动对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双侧幅度比未有明显影响(F=0.182,P〉0.05)。结论颅骨震动可刺激球囊,乳突震动主要增加同侧球囊输入,而前额正中震动对双侧球囊输入产生相同的影响。
- 邓安春谢溯江贾宏博陈勇胜侯昭晖于立身田大为张威
- 关键词:颅骨前庭
- 全耳内镜下中耳功能性手术及病例分享
- 侯昭晖
- Smad4条件基因敲除基对小鼠内耳前庭发育的影响
- 目的探讨 Smad4基因在小鼠内耳前庭发育中的作用。方法用 Southern blot 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 Smad4条件基因敲除小鼠动物模型内耳前庭里 Smad4被敲除的情况;通过一般行为观察、空间姿势反射、游泳试验...
- 侯昭晖杨仕明邓安春黄德亮韩东一杨伟炎杨晓
- 关键词:SMAD4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