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卓冉

作品数:22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政治法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第三方治理
  • 8篇污染
  • 8篇环境污染
  • 5篇纠纷
  • 3篇法律
  • 2篇遗产
  • 2篇世界遗产
  • 2篇诉讼
  • 2篇诉讼纠纷
  • 2篇名誉
  • 2篇纠纷解决
  • 2篇纠纷解决机制
  • 2篇客观归责
  • 2篇归责
  • 2篇法律保护
  • 2篇法制
  • 2篇法制完善
  • 2篇非诉
  • 2篇非诉讼
  • 2篇非诉讼纠纷

机构

  • 18篇江南大学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北京政法职业...

作者

  • 22篇任卓冉
  • 2篇胡杰
  • 2篇贺葸葸

传媒

  • 2篇理论学刊
  • 2篇中州学刊
  • 2篇河南大学学报...
  • 2篇人民论坛(中...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江海学刊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求索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理论界
  • 1篇中国监狱学刊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人权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高校教育管理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我国世界遗产的法律保护
世界遗产是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是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创造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不仅是地球地质地貌演变的忠实记录,是自然风光的最佳代表,还承载了人类源远流长的历史,反映...
任卓冉
关键词:世界遗产法律保护
合作解决预防性环境群体性纠纷模式分析
2015年
作为环境纠纷的重要类型,预防性环境群体性纠纷由环境风险引发,其状态变化可体现在潜在、表现、激化三个层面。通过考察行政机关、企业、利益相关公众、专家、司法机关、环保NGO在纠纷各个层面中的角色与功能,可以发现我国现行预防性环境群体性纠纷解决模式属于以行政机关为中心的单一对抗模式。随着环境纠纷的发展与我国立法改革的进行,此种模式已面临全面挑战。相较而言,多元合作模式有助于消除对抗性,更符合我国预防和解决预防性环境群体性纠纷的实际需要。
任卓冉
关键词:环境纠纷群体性纠纷预防性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纠纷类型与司法救济进路被引量:5
2021年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作为公共治理的代表,围绕行政契约、民事契约、公共契约三种范式展开,呈现出多重属性公私融合、多元主体社会参与的特点,这决定了其纠纷类型包括民事争议、行政争议和特殊的民行混合争议。面对如此复杂的纠纷类型,当前的环境司法暴露出公私界分过于严格、公益诉讼三元模式重叠竞合、适格原告单一等问题,司法救济供给明显不足。因此,环境司法需要与环境治理体系转型同步,在宏观上发展出治理型的司法面向,在微观上完成环境诉讼谱系的更新完善,推动环境法体系的系统升级,帮助塑造稳定的社会治理结构,促进环境产业的发展。
任卓冉
关键词: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纠纷类型司法救济
论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演进和变革
2012年
劳动教养制度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法律制度,自建立以来在维护社会秩序,预防、惩治和教育轻微违法犯罪人员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作为一种限制和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措施,劳动教养制度在性质、实体还有程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劳动教养制蹙的起源及历史演进,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变革仍需要实现国家政权维护现实秩序和保障公民人权的平衡以及涉及的备部门之间权力的平衡。
任卓冉
关键词:劳动教养教育矫治
诽谤罪既遂标准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危险犯将刑法保护前移,扩大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范围,原则上只适用于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对于诽谤罪,由于法院认定危害结果的实际困难,从解释学上解释为危险犯,这与本来的危险犯的趣旨完全不同;通过虚假事实的散布,公然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如果是虚假的事实,符合公然性情形,就应当认为对名誉已经造成了损害。
胡杰任卓冉
关键词:诽谤罪危险犯名誉权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困境及法制完善被引量:29
2016年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兴起标志着治污模式从单向管制型向公私合作型转变,是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第三方治理通过契约形式,拓展了环境污染治理参与主体的范围,要求对政府、排污企业、环境服务公司、公众的环境治理角色与功能进行重新配置。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我国实践中已有较大发展,同时面临诸多困境。为了推进和规范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我国应通过立法完善环境服务市场的配套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政府环境监管体系,明确环境服务合同责任划分,构建体现共治理念的公众环境参与机制。
任卓冉
关键词: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公私合作
契约中心: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在公共行政改革的背景下,契约作为一种管制工具被引入环境治理领域,发展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机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由行政契约、民事契约以及公共契约三种范式构成的复杂契约体系,其工具与现实面向呈现出以科学与价值判断进行环境风险规制,以多元主体参与进行利益协调,以协商共治进行冲突事先预防的运行逻辑。同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也存在着难以回避的运行困境。对此,需要以契约为中心,围绕其面向与范式,在宏观上推动规则体系的系统升级,在微观上完成制度性保障机制的优化,最终实现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效用的最大化。
任卓冉
关键词: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契约
美国联邦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历史考察与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3
2015年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在美国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建立起完善的多元机制。美国联邦ADR覆盖了司法、行政、民间各个领域,得益于专业人员和志愿群体的共同参与,实现了传统与现代ADR的转化与融合,并在ADR制度化过程中兼具标准性与灵活性。文章认为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我国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可借鉴美国这一实践经验,审慎立法,弥合制度建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任卓冉
关键词:ADR非诉讼纠纷解决多元纠纷解决
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刑法归责被引量:2
2022年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应对环境风险的产物,刑事责任界定是保证其治理有效性的重要组成。第三方治理污染环境罪中刑法归责的特殊性,使传统因果关系理论无法对其中复杂行为类型的案件予以妥善解决。污染环境罪向预防主义的转向,使客观归责论的引入成为可能。以风险升高理论作为第三方治理复杂行为类型案件因果关系认定的补充,在归因层面以概率提升作为判断标准,在归责层面以规范修正限定风险类型,能够厘正第三方治理污染环境罪的因果关系认定范围,细分归责层次,促进刑法理论与环境犯罪及治理政策的衔接,进而达致保护环境法益与保障人权的平衡,推动环境治理目的之实现。
任卓冉
关键词: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刑事责任客观归责
困境与超越:论我国的世界遗产法律保护被引量:1
2013年
世界遗产是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或文化遗存,是《世界遗产公约》的创造物。我国自1986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制定了以宪法为依据,以《文物保护法》为主体的一系列世界遗产保护法律法规。虽然我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发展迅速,但在现实中还存在大量不利于世界遗产保护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我国世界遗产保护困境的揭示,进而对其进行法律分析,呼吁通过完善世界遗产保护法律制度,制定世界遗产保护专项法律,来超越这一困境。
任卓冉
关键词: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公约》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