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杉
-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麻加硬膜外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 2010年
- 雷鹏飞高杉叶建新
-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上腹部手术
- 单肺通气麻醉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
- 2010年
- 雷鹏飞高杉叶建新
- 关键词:单肺通气麻醉手术中呼吸循环抑制单腔气管导管双腔气管导管食管癌手术
- 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 2014年
- 目的探讨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作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一期常规清创、外固定及二期手术内固定及创面修复治疗,观察组采取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结果观察组全部患者创面修复以及骨折愈合良好,对照组有4例骨折延迟愈合。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缩短了住院时间及二期创面修复时间,减小了创面感染率,(<0.05)。结论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技术治疗腓骨骨折,可减少住院时长,减小感染率,可在临床推广。
- 高杉
-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VSD技术护理
- 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中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股骨头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56例,年龄>65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神经阻滞组(N组)和硬膜外阻滞组(E组),每组28例,在麻醉前(T1),麻醉后(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T4),记录MAP、HR、SpO2、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56例患者均阻滞完善,麻醉效果满意,两组患者的MAP在麻醉前(T1)和手术结束时(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外阻滞组患者的MAP在麻醉后(T2)和手术开始时(T3)显著低于神经阻滞组(P<0.05)。两组患者的HR和SpO2在各时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下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 雷鹏飞高杉王培山
- 关键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神经刺激仪老年患者
- 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与静脉自控镇痛比较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对比观察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患有子宫肌瘤的手术患者,根据术后选用镇痛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PCEA和PCIA两组,每组20例。PCEA组硬膜外持续泵入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联合氟哌利多混合液;PCIA组静脉持续泵入舒芬太尼联合氟哌利多混合液。观察其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都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IA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略多于PCEA。结论PCEA具有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镇痛方法。
- 雷鹏飞高杉叶建新
- 关键词:硬膜外自控镇痛静脉自控镇痛舒芬太尼
- 瑞芬太尼诱发大鼠切口痛觉过敏时脊髓CXCL10及其配体CXCR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诱发大鼠切口痛觉过敏时脊髓CXC类趋化因子10(CXCL10)及其配体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3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切口痛模型组、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每组10只。制备切口痛模型,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以1μg/(kg·min)速率从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60min,假手术组和切口痛组以同样的速率输注生理盐水。分别于建模前12h(T_0)、输注瑞芬太尼4h(T_1)、12h(T_2)、24h(T_3)和48h(T_4),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应阈(P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于T_4时测定完PWT和TWL后,处死动物并取骨髓,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大鼠脊髓组织中CXCL10和CXCR3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CXCL10和CXCR3蛋白表达。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检测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的表达。结果与T_0时相比,切口痛模型组和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大鼠T_(1~4)时PWT和TWL均降低(均P〈0.05);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大鼠T_(1~4)时PWT和TWL均低于切口痛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切口痛模型组和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中CXCL10和CXCR3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切口痛模型组相比,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中CXCL10和CXCR3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和切口痛模型组相比,瑞芬太尼+切口痛模型组Ibal表达量显著增加,小胶质细胞体积增大,分支增多。结论瑞芬太尼诱发大鼠切口痛觉过敏时脊髓中CXCL10及其配体CXCR3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CXCL10作用于神经元表面CXCR3而间接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 雷鹏飞高杉薛然荣王慧玲
- 关键词:瑞芬太尼痛觉过敏CXC趋化因子受体3
- 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用于食管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中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食管癌手术后行PCIA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后镇痛药物为吗啡50 mg+昂丹司琼8 mg+生理盐水至100 ml;B组在手术切皮前和关胸前分别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术后镇痛药物为氟比洛芬酯100 mg+吗啡30 mg+昂丹司琼8 mg+生理盐水至100 ml。两组镇痛泵设置均为背景量2 ml/h,单次负荷剂量0.5 ml/h,锁定时间15分钟。观察术后24、48 h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用于食管癌手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与单纯吗啡相似,但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适合应用于食管癌术后的镇痛治疗。
- 雷鹏飞高杉王培山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吗啡镇痛食管癌术后
- 如何提高病人满意度
-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及健康观念的改变,住院患者的护理要求不断提高、增强。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我们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提高护理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本文就要如何做一名让人满意的护...
- 孟艳玲高杉
- 关键词:护士病人满意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