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芳
- 作品数:32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IL-2、IL-6、IL-8和TNF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0年
- 韩芳丁昌平陈宝萍严志刚单清杨建国柳健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8原发性肝癌
- 用流式细胞术诊断实体瘤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效果分析
- 2015年
- 目的 :探讨用流式细胞术诊断实体瘤细胞周期蛋白表达(cyclin)的效果。方法 :先对cyclin/DNA双参数流式细胞术与流式细胞术进行分选,然后用共聚焦显微镜免疫沉淀蛋白印迹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法检测实体瘤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对实体瘤细胞周期蛋白的定量、定性和定位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流式细胞术可准确地反映实体瘤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和生物学特性。用此方法诊断实体瘤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法。结论 :用流式细胞术诊断实体瘤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效果十分理想。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丁昌平韩芳龚开政柳建
- 关键词:实体瘤细胞流式细胞术周期蛋白
- 晚期原发性胆囊癌的化疗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联合化疗及最佳支持治疗对晚期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受益反应率及生存期。方法:将39例晚期原发性胆囊癌的患者非随机地分成3组,其中FAP组12例;GFO组8例;BSC组19例。化疗组每3~4周重复1次,治疗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生存期,Logrank法进行检验。结果:FAP组的客观有效率16.7%(2/12),GFO组为25.0%(2/8),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受益反应(CBR)率三组分别为25.0%、37.5%和26.3%;如将FAP组和GFO组合并成化疗组,化疗组与BS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组和BSC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7月和5.2月,两组用Logrank检验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晚期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应用FAP和GFO方案化疗并不优于最佳支持治疗。
- 童建东袁昕汪竹殷旭东韩芳
- 关键词:胆囊肿瘤化疗治疗生存期
- 用卡培他滨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维持化疗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卡培他滨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维持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卡培他滨进行维持化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1.7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2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6个月期存活率为67.65%,1年期存活率为41.18%,2年期存活率为8.82%;观察组患者的6个月期存活率为88.24%,1年期存活率为55.88%,2年期存活率为32.35%。观察组患者的远期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卡培他滨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维持化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有效、毒副反应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高等优点,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韩芳丁昌平袁昕张正荣
- 关键词:卡培他滨晚期胃癌维持化疗
- 细胞角蛋白19片段和CEA在良、恶性胸水中的鉴别诊断意义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联合检测血清和胸水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CEA含量,旨在探讨其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用免疫放射法(IRMA)检测血清及胸水CYFRA21-1,并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CEA水平。结果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胸水CYFRA21-1较结核组及小细胞肺癌(SCLC)组明显增高(P<0.01);NSCLC组胸水CYFRA21-1较血清CYFRA21-1亦明显升高(P<0.01);结核组CEA胸水/血清值(CEAp/s)较肺癌组明显低(P<0.01);联合检测胸水CYFRA21-1及CEAp/s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6.8%,准确性为88.4%。结论联合检测胸水和血清CYFRA21-1及CEAp/s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 丁昌平韩芳严志刚杨建国柳健陈宝萍李斌
-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19片段CEA恶性胸水
- CEA、CA50检测对结核性、癌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0年
- 韩芳丁昌平严志刚杨建国
- 关键词:CEACA50癌性胸水结核性胸水
- C-erbB-2和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C-erbB-2和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69例结直肠癌中C-erbB-2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C-erbB-2在结直肠癌中阳性率为37.87%,其表达与肿瘤大小、脉管内癌栓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结直肠癌中阳性率为59.76%,其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内癌栓有显著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342)。结论 C-erbB-2和VEGF过表达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 李晶童建东汪竹袁昕韩芳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C-ERBB-2VEGF免疫组织化学
- 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的晚期食管癌
- 2008年
-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的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9例晚期食管癌接受CPT-1180mg/m2静脉滴注,d1、d8、d15;奈达铂40mg/m2静脉滴注d1、d8,每4周重复,至少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19例可评价,客观有效率36.8%,疾病控制率57.9%,QoL稳定率68.4%,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腹泻、呕吐等,经相应处理后均能控制。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治疗复发的晚期食管癌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 汪竹童建东袁昕韩芳
- 关键词:晚期食管癌伊立替康奈达铂化疗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与化疗敏感性研究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效果以及化疗敏感性。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6月—2011年7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4个小组,分别采取TP、DP、GP、NP的化疗方案,对其中的5例患者进行9mTX-MIBI检查,观察四种化疗方案的总有效率和4组患者的生存率,观察影像检查结果中疗效和阳性之间的关系。结果TP组和DP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GP、NP组(40.0%、40.0%vs32.0%、28.0%),患者1年生存率也较高(44.0%、48.0%vs32.0%、32.0%)。9mTc-MIBI检查结果为阴性不能排除患病的可能。结论TP方案和DP方案在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率上均有明显优势,即使9mTc-MIBI检查结果为阴性。仍需完善相关的检查项目或进行临床观察。
- 韩芳丁昌平王丽童建东
-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并发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一线治疗并发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7例晚期肺癌接受吉非替尼250mg/d,连服30d为1个治疗周期。结果17例可评价,客观有效率35.3%,疾病控制率70.6%,主要不良反应为痤疮扰样皮疹、腹泻等,经相应处理后均能耐受。结论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临床获益率高。
- 汪竹童建东袁昕韩芳
- 关键词:肿瘤转移吉非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