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非司酮合并达那唑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的临床观察
- 1999年
- 陈茜黎丽贞黄政文
- 关键词:米非司酮达那唑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
- 产后妇女盆底肌力情况及康复效果分析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肌锻炼促进盆底肌力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2至2013年5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分娩的产妇共202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选择性剖宫产组(65例)、阴道顺产组(86例)、低位钳产组(51例)。分别测定分娩后的盆底Ⅰ类、Ⅱ类纤维肌力及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前后的肌力对比。结果比较选择性剖宫产组、阴道顺产、低位钳产组的产后Ⅰ类、Ⅱ类纤维肌力异常发生率,发现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产后经过生物反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后,盆底Ⅰ类、Ⅱ类纤维肌力较未经过治疗的产妇增强,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选择性剖宫产相对阴道分娩对盆底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阴道手术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最大;早期开展盆底康复治疗能有效增强盆底肌力,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
- 赖晓岚陈茜杨卫萍
- 关键词:盆底功能盆底康复治疗
- 胎膜早破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 10 1例胎膜早破的围产儿临床资料 .结果 胎膜早破发生率为 15 0 % ,其中新生儿早产率为 18 5 % ,低体重儿为 13 6 % ,新生儿窒息率为 16 8%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对高危孕妇应积极预防 ,胎膜早破发生后 ,及时促使胎肺成熟治疗 ,减少围产儿RDS发生 ,同时抑制宫缩 。
- 黄政文陈茜巫淑静
- 关键词:胎膜早破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
- 缺氧诱导因子-1α单克隆抗体治疗SCID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单克隆抗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ClD)小鼠病灶体积及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影响。【方法】将子宫内膜组织接种于SClD小鼠腹部皮下,建立EMSSCID小鼠模型,随机分三组:对照组10例、生理盐水组10例和治疗组10例。对照组常规饲养,生理盐水组和治疗组分别在病灶内注射生理盐水和HIF—-α单克隆抗体,1周后重复注射1次,第2次治疗后1周处死三组SCID小鼠,测量EMS病灶的体积及免疫组化法测定病灶MVD的表达。【结果】治疗组的EMS病灶体积和MVD均显著小于生理盐水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HIF-1α单克隆抗体治疗使SCID小鼠EMS病灶体积缩小,MVD明显减少,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任旭陈茜陈小琴
- 关键词:低氧小鼠近交BALB
-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围生期产妇健康素养的干预效果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研究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围生期产妇健康素养的干预效果,为提高整体母婴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在我院定期接受产前检查的1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孕期检查及产前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健康教育干预。采用围生期产妇健康素养量表评估孕产妇健康素养水平,采用新生儿出生体重评估孕产妇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前研究组健康素养量表总得分[(112.68±8.31)分]与对照组[(114.12±7.6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化健康教育后,研究组患者健康素养各维度评分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5例(8.33%),低于对照组的9例(1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围生期孕产妇的健康素养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朱波陈茜梁彤
- 关键词:健康教育产妇围生期
- 黄体酮阴道凝胶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疗效分析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探讨黄体酮阴道凝胶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诊断为先兆早产的单胎初产孕妇,随机分成A、B组,A组(42例)单纯采用盐酸利托君治疗,B组(36例)同时使用盐酸利托君和黄体酮阴道凝胶(雪诺同8%)。记录利托君使用时间,延长妊娠天数、≥35 w分娩率、新生儿体重。结果联用黄体酮阴道凝胶组延长妊娠天数、≥35 w分娩率、新生儿体重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利托君使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黄体酮阴道凝胶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可延长孕周,改善新生儿预后,减轻盐酸利托君不良反应,但是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尚需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 陈小琴陈茜任旭
- 关键词:盐酸利托君先兆早产
- 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5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无高危因素的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予催产素10u肌肉注射以加强宫缩;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用催产素10u肌肉注射外加卡孕栓1mg舌下含服。观察两组产后出血量及副作用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副作用小,用药是安全的。结论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是一种易掌握、安全、有效、易于推广的方法;预防产后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卡孕栓联合催产素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催产素。
- 胡喜珍陈茜王孝忠
- 关键词:产后出血卡孕栓催产素
- 血清一氧化氮测定在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 2003年
-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5%~15%,病因较复杂,与感染关系密切,互为因果,许多研究发现,细胞因子与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相关[1].
- 汪学佳兰玉陈燕辉陈茜
- 关键词: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
- Bcl-2、Bax、Fas等凋亡基因调控的细胞凋亡与妊娠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以及与病理妊娠的关系。方法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文献为基础,综述细胞凋亡及病理妊娠研究进展情况。结果胎盘细胞的凋亡和病理妊娠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相关。结论研究与妊娠有关的细胞凋亡及凋亡基因的表达,将有助于明确多种病理妊娠的发病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 梁彤陈茜康佳丽
- 关键词:细胞凋亡凋亡基因病理妊娠
- 足月头位胎儿脐带绕颈2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处理原则.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在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21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产前末次B超结果分组,无胎儿脐带绕颈的为对照组,胎儿脐带绕颈1周者为实验I组,脐带绕颈2周及以上者为实验II组(在分娩时均证实脐带绕颈情况与产前B超结果一致).比较3组产妇的产前基本情况、脐带及胎盘情况、产前及产时相关并发症.结果对照组及实验I、II组的新生儿体重、脐带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产时胎监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胎儿脐带绕颈,产前需加强监护;脐带绕颈不是剖宫产指征,但应在产程过程中严密监测,以确保良好的妊娠结局.
- 赖晓岚陈茜林碧君
- 关键词:脐带绕颈新生儿窒息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