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执平

作品数:17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生物力学
  • 6篇骨折
  • 5篇应力
  • 4篇骨头
  • 4篇股骨
  • 4篇股骨头
  • 3篇生物力学研究
  • 3篇坏死
  • 2篇电阻
  • 2篇电阻应变测量
  • 2篇血性
  • 2篇三维有限元
  • 2篇髓芯减压
  • 2篇缺血性坏死
  • 2篇髌骨
  • 2篇小夹板
  • 2篇小夹板固定
  • 2篇内固定
  • 2篇教学
  • 2篇骨密度

机构

  • 13篇福建中医学院
  • 7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福州市第二医...
  • 1篇福州大学
  • 1篇漳州市中医院

作者

  • 17篇陈执平
  • 5篇齐振熙
  • 3篇王和鸣
  • 3篇周金水
  • 2篇张安桢
  • 2篇张安祯
  • 1篇林乔龄
  • 1篇林石明
  • 1篇林俊山
  • 1篇张俐
  • 1篇李小国
  • 1篇陈日齐
  • 1篇庄孝荫
  • 1篇何善海
  • 1篇李兆文

传媒

  • 4篇福建中医学院...
  • 3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医正骨
  • 1篇大学物理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南平师专学报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敲击响应法及其用于骨密度测定的原理被引量:5
2000年
为探索检测骨骼密度的新方法 ,根据波的传播原理 ,采用实验力学的敲击响应法 ,使用敲击小锤、传感器、放大器、瞬态波形存储器等 ,对生理状态下人体胫骨中的波传播速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 ,实验可重复性好 ,对骨密度的分辨率高 ,能有效判断早期骨密度改变。
陈执平齐振熙方祖梅
关键词:骨密度生理病理学生物力学
不同屈膝角度下髌骨应力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1
1997年
本文应用电测法,对6例人体新鲜髌骨进行测试,研究髌骨随不同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应力变化,以及某些特定屈曲角度下股四头肌拉力对髌骨应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恒定的股四头肌拉力作用下,当屈膝角度在0~40°范围内增加时,髌骨应力增长缓慢,而当屈膝角度在40~90°范围内增加时,髌骨应力显著增加。因此在骨伤临床康复中应充分重视屈膝角度对髌骨应力的影响,尤其当屈膝角超过40°时,髌骨应力迅速增大这一事实,对髌骨骨折病人固定术后不负重或负重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的掌握,具有一定的意义。
陈执平张俐张安祯
关键词:电阻应变测量髌骨应力生物力学
林如高杉木小夹板应力遮挡的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运用静态应变测量法研究林如高杉木小夹板等4种材料小夹板固定下的应力遮挡问题。结果显示:在轴向拉力加弯曲力矩作用下,林氏杉木小夹板应力遮挡为28.35%。在扭矩作用下,应力遮挡为23.53%。在本组4种材料中小夹板最小。表明林氏杉木小夹板能有效地降低应力遮挡,促进骨折愈合。
陈执平王和鸣
关键词:小夹板固定应力遮挡骨折
跖、趾骨应力的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行走状态下跖骨所受应力的大小和分布,为跖骨疲劳性骨折及缺血性坏死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电阻应变测试方法,使用YD-21型动态电阻应变仪,进行跖骨应力测试与力学模型计算。结果:第2跖骨承受地面压力最大,且第2跖骨承受最大弯曲应力及最大的剪力;第1跖骨承受的轴向力最大。提示第2跖骨承受的最大弯曲应力可能是该骨疲劳性骨折及缺血性坏死发生的主要原因。
陈执平张安桢
关键词:生物力学跖骨应力电阻应变测量
不同角度和牵引力对腰椎间盘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2年
为研究不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最佳牵引角度和牵引力 ,采用光弹实验方法与三维有限元计算法相结合 ,测算在前屈位和后伸位不同角度和不同重量牵引时 ,腰椎间盘各部应力值。结果显示随着牵引角度加大和牵引重量的增加 ,腰椎间盘各部拉应力逐渐加大。当角度大于 3 0°时 ,前屈位 L5~ S1 椎间盘前部变为压应力作用 ,而后伸位是椎间盘后部变为压应力 ;角度大于 2 5°时 ,前屈位 L3~ 4、L4~ 5椎间盘前部变为压应力作用 ,而后伸位是椎间盘的后部变为压应力。说明对 L5~ S1 、L4~ 5、L3~ 4椎间盘产生最佳效果牵引角度应是前屈位的 3 0°、2 5°、2
林俊山李兆文林石明李小国林乔龄陈执平
关键词:腰椎间盘牵引力
缺血性坏死区位置和大小对股骨头应力的影响
2002年
为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区域位置和大小对股骨头软骨下骨板应力的影响 ,采用实验应力分析的光测弹性力学方法 ,设计环氧树脂平面光弹模型 ,计算软骨下骨板的应力 ,结果表明紧邻软骨下骨板的或坏死区较大的骨坏死将对骨板产生很大应力 。
陈执平齐振熙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光弹性实验应力分析
大学物理实验课培养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2003年
本文就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人才的问题 ,结合教学实践 ,提出对大学物理实验课改革的一些看法 。
陈执平
关键词:物理实验课教学改革
钳夹加压固定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阐明钳夹加压固定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工作原理,科学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在计算机内进行三维有限元造模,模拟肘关节的生理状态,探讨钳夹加压固定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最佳固定方式,最佳固定力和最佳功能锻炼方法。结果 提示钩钳位置应放在尺骨鹰嘴背侧,加压力线离中性轴越远越好;横形骨折的最佳固定力为50 N,斜形、粉碎骨折为25 N;早期练功肌肉收缩力不可过大,肱三头肌肌力要小于70 N,肘关节活动锻炼范围为60°~90°。结论 钳夹加压固定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符合骨折治疗的弹性固定准则。
齐振熙陈执平何善海
关键词: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器生物力学
髓芯减压空洞充填材料对股骨头应力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充填骨材料的弹性模量对股骨头内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取成年男性正常股骨标本一具,经层厚2.0mm的螺旋CT扫描得各断面图像,输入计算机识别和提取股骨轮廓并行三维重建,导入ANSYS9.0进行前处理,依骨材料弹性模量及配比的不同,建立5种骨模型,按生理状态下股骨力载荷的三维空间分布,施加髋关节反力、外展肌力、髂腰肌力和股外侧肌力,分别计算股骨头内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植入高弹性模量的骨材料,软骨下骨板最大应力值下降;植入低弹性模量的骨材料,软骨下骨板最大应力值则上升。高、低两种弹性模量骨材料的植入都在界面产生应力集中。采用梯度法将植入材料作为功能梯度材料,按弹性模量的大小分层,界面应力集中大大下降。结论用梯度法的高弹性模量骨材料植入能有效降低软骨下骨板及骨板下松质骨的应力,大大降低分界面应力集中,从而有效防止股骨头塌陷。
陈执平齐振熙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应力分布
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3
1998年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ACL)在维持膝关节前后稳定和旋转稳定中的作用。方法标本取自新鲜尸体的5只膝关节,分别在ACL完整和切断的情况下对标本施加股四头肌力和腔股关节作用力,采用应变计测量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对受载膝关节位移和转角进行测量和图像重建。结果在负载作用下,ACL切断与否对膝关节内、外旋角度的影响很小,但对腔骨前后位移的影响很大。结论ACL是维持膝关节前后稳定的重要结构。
陈执平张安祯周金水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膝关节稳定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