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
- 作品数:39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生物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基于渗透脱水的自动化蛋白质结晶高通量筛选芯片被引量:2
- 2012年
- 构建了一种基于渗透脱水模式的自动进样微流控结晶芯片.该芯片通过真空预脱气将包含蛋白质和结晶剂的液滴自动分配至结晶微腔阵列中,然后利用集成的一排包含不同浓度盐溶液的透析管道,通过渗透脱水方式经一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膜实现液滴的逐渐浓缩,使之趋于过饱和状态,进而形成结晶.此芯片可一次筛选较宽范围的过饱和状态,实现蛋白质结晶的快速优化.利用模式蛋白溶菌酶的结晶实验验证了该芯片的性能。
- 罗娅慧李刚陈强赵建龙
- 关键词:高通量筛选渗透脱水蛋白质结晶
- 一种高通量微量液体样品分配装置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通量微量液体样品分配装置,所述装置包含一组并行排列的毛细管阵列、一个毛细管阵列固定架和一个与毛细管阵列对应的储液器,所述的装置通过毛细作用同时实现多个液体样品的自动高通量微量吸取,然后通过使毛细管下端接...
- 李刚廖玲英陈强赵建龙
- 文献传递
- 适用于便携式微流控系统的“即贴即用”型PDMS微泵
- 李刚陈强罗娅慧金庆辉赵建龙
- 基于纳米探针的微流体芯片检测微量蛋白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探针的微流体芯片检测微量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标准的光刻工艺实现微结构的制作,用玻璃片(点有DNA探针)与微结构封接制备了所需的微流体芯片;在纳米金颗粒上同时标记单克隆二抗及信号放大作用的Bar...
- 张宏莲陈强毛红菊郭慧金庆辉赵建龙
- 一种微流体自动定量分配装置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体自动定量分配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利用微米尺度下占主导地位的液体表面张力结合另一互不相溶流体的流动剪切作用,使样品液体充满并坐落于一定体积微腔中,从而实现样品液体的定量分配;实施上述方法的装置由包含...
- 李刚陈强李俊君赵建龙
- 文献传递
- 一种集成微孔膜的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集成微孔膜的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在一基片上制作微流体管道或腔体,并在另一基片上制作可以与该基片微管道或腔体嵌合的模具,然后在嵌合了模具的微流体管道或腔体中浇注凝胶溶液,利用模具图形的限定,...
- 李刚陈强赵建龙
- 文献传递
- 玻璃微流控芯片廉价快速制作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7年
- 研究了一种玻璃微流控芯片的快速、低成本制作工艺和方法.该方法采用商品化的显微载玻片(soda-lime玻璃)作为芯片基质材料,利用AZ4620光刻胶代替传统工艺中的溅射金属层或多晶硅/氮化硅层作为玻璃刻蚀的掩膜层,同时利用一种紫外光学胶键合方法代替传统熔融键合方法实现芯片的键合,整个工艺对玻璃基质材料要求低,普通微流控芯片(深度小于50μm)制作流程仅需约3.5h,可降低制作成本,缩短制作周期.还系统地研究了光刻胶厚度、光刻胶硬烘时间和玻璃腐蚀液配比对玻璃微流控芯片制作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工艺参数.
- 陈强李刚潘爱平金庆辉赵建龙程建功徐元森
-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湿法刻蚀微加工技术
- 一种高强度可逆键合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可逆键合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首先利用牺牲层模具制作集成微管道结构的PDMS薄膜,并将PDMS薄膜结构面与一预先打孔的硬质基片对准贴合,然后将另一预先旋涂PDMS预聚体和固化剂混合液的硬质基...
- 李刚陈强汤腾赵建龙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相替换触发的毛细微阀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替换触发的毛细微阀及其应用,所述微阀为一种单向被动阀,由进样微管道上一段横截面突变的微管道或微腔体和一条与其相连的油相填充微管道构成。当水相样品流经管道横截面突变处时,表面张力作用其前端水相/气相界...
- 李刚陈强赵建龙
- 基于ITO玻璃基底的细胞培养芯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ITO玻璃基底的细胞培养芯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以ITO玻璃为基质材料;在ITO玻璃未溅射ITO薄膜的一侧甩涂AZ4620光刻胶,曝光、显影;将PDMS单体、固化剂混合,浇注在ITO薄膜一侧,加热...
- 吴蕾杨才表陈强赵辉赵建龙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