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华标

作品数:37 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肝炎
  • 9篇基因
  • 9篇病毒
  • 8篇蛋白
  • 8篇细胞
  • 7篇霍乱
  • 6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6篇酶链反应
  • 6篇霍乱弧菌
  • 6篇基因芯片
  • 6篇杆菌
  • 5篇金属硫蛋白
  • 5篇聚合酶
  • 5篇聚合酶链反应
  • 5篇抗原
  • 5篇合酶
  • 5篇肝炎病毒
  • 4篇分子
  • 4篇干扰素

机构

  • 29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南京军区军事...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青岛大学
  • 1篇镇江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麻省总医院

作者

  • 37篇陈华标
  • 23篇金慧英
  • 22篇李法卿
  • 17篇谭维国
  • 15篇李素芹
  • 13篇房德兴
  • 8篇陶开华
  • 8篇李越希
  • 4篇邓小昭
  • 4篇刁振宇
  • 4篇张林元
  • 4篇李光富
  • 3篇张锦海
  • 2篇李楠
  • 2篇曹雪涛
  • 2篇江淑芳
  • 2篇王元伦
  • 2篇郁兴明
  • 2篇王全兴
  • 2篇孙伟红

传媒

  • 4篇药物生物技术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世界感染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中国兽医科技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6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镉中毒肝脏过氧化氢(H_2O_2)定位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被引量:9
2000年
为探讨急性镉中毒后自由基产生和损伤的部位及机理,给予大鼠尾静脉注射氯化镉建立急性镉中毒模型,电镜观察自由基过氧化氢(H2O2) 的定位及细胞损伤,并测定抗氧化酶和氧化剂的变化。结果表明:H2O2 - CeCl3 的阳性颗粒沉积在肝细胞膜上,最早出现在中毒后1h,3h 最严重,24h 消失;抗氧化酶活力受抑,以3h 最严重(p< 0-01) ,6h 后渐渐恢复;而GSH 的含量在3h 前均高于正常(p < 0-05),以后逐步减少。提示自由基是急性镉中毒所致肝脏损伤的重要因素。
金慧英李法卿谭维国陈华标房德兴李素芹
关键词:镉中毒自由基抗氧化系统过氧化氢
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致病性霍乱弧菌被引量:3
2002年
陈华标金慧英陶开华李法卿李越希
关键词: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外膜蛋白基因霍乱微生物检验
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
本课题首先以热灭活SARS病毒为抗原,研究其体内体外诱导CTL应答的能力。以热灭活SARS病毒致敏的树突状细胞免疫HLA-A2.1/Kb转基因小鼠和刺激HLA-A*0201+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均能诱导出病毒抗原肽特异...
陈华标
关键词:冠状病毒细胞毒T淋巴细胞记忆性T细胞
文献传递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大肠杆菌O157∶H7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2年
金慧英陈华标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技术O157:H7基因探针PCR技术基因芯片
19例甲型肝炎病人血清和粪便中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标记的动态检测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对同一批甲型肝炎病人的各感染标记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采用IF法检测白细胞HAAg,ELISA检测粪中HAAg、血清中的抗-HAV-IgM、抗-HAV,对同一批甲型肝炎病人进行白细胞HAAg、粪HAAg、血清抗-HAV-IgM、血清抗-HAV等各感染标记进行检测。结果 (1)甲肝病人外周血白细胞中有HAAg存在,HAAg的阳性率高于同期粪便中HAAg的阳性率;(2)甲肝抗-HAV-IgM产生较早,抗体滴度升高快,在体内维持时间短。结论 检测血清抗-HAV-IgM是甲肝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IF检测白细胞HAAg是甲肝感染的直接证据,可作为早期诊断方法之一。
李法卿金慧英谭维国李素芹潘秀珍房德兴陈华标
关键词:甲型肝炎粪便
乙型肝炎疫苗的分子设计
2002年
陈华标吴玉章
关键词:乙型肝炎分子设计多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新的免疫逃避株的S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8
1999年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体内HBVS基因的变异情况及对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的现实意义。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M13噬菌体克隆和核苷酸序列分析方法对一例乙型肝炎免疫失败儿童患者体内HBVS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患儿所感染HBV的S基因上有一个重要的点突变,即第551位碱基由野生型的A变为G。该突变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133位氨基酸由甲硫(ATG)变为缬(GTG)。这一氨基酸替换恰恰发生在HBsAg中和性α抗原决定簇区段(aa124~aa147)内。结论鉴于该患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其血清呈抗-HBs阳性和HBsAg阴性。
房德兴林厚基李法卿李法卿谭维国王元伦谭维国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变异株基因序列
7种传染病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本文对流行性出血热、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7种重要传染病病原体的DNA序列进行了分析筛选,研制了检测这7种疾病的基因芯片,并进行了初步应用.
陶开华李越希金慧英张锦海郭恒彬郁兴明陈华标朱进周钧操敏唐雨德
关键词:传染病基因芯片基因诊断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124aa分子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被引量:4
1999年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性扩增编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羧基末端124个氨基酸的基因片段,并将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氨基末端有1个含6组氨酸肽段的20氨基酸融合部分,分子量16178Da,以包含体形式存在,约占细菌总蛋白的22%。以HiTrap亲和层析纯化,纯度可达95%以上。分别用抗HBsAg多克隆抗体和抗HBsAga单克隆抗体进行ELISA检测表明,该蛋白具有HBsAg反应原性。
房德兴李法卿谭维国陈华标金慧英李素芹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大肠杆菌HBSAG
急性镉中毒的肝脏损伤机制及金属硫蛋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3
1998年
目的研究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在急性镉中毒性肝脏损伤中的作用及金属硫蛋白(MT)的保护作用。方法测定镉染毒后不同时间大鼠肝脏的MT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抗氧化酶的活力,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进行自由基(H2O2)的定位。结果大鼠急性染镉后MDA高于对照组(P<0.05);抗氧化酶活力在3小时显著受抑(P<0.05),6小时明显恢复;MT在3小时即有增加,6小时达正常组的6.7倍;肝细胞膜上H2O2的阳性沉积物3小时最严重,24小时已消失,但此时细胞损伤最严重,48小时肝细胞再生、修复。结论镉可引起肝脏脂质过氧化及自由基的大量产生,抑制抗氧化酶的活力,造成细胞的严重损伤。MT对肝脏抗氧化酶活力的恢复、脂质过氧化的减轻、自由基的清除及损伤的肝细胞的保护可能有重要作用。
金慧英胡惠民周雍周雍李法卿李素芹谭维国
关键词:急性镉中毒金属硫蛋白肝脏损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