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佩丽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光与实时分析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共振瑞利散射
  • 4篇光谱
  • 4篇法莫替丁
  • 3篇盐酸
  • 2篇盐酸氯丙嗪
  • 2篇盐酸异丙嗪
  • 2篇异丙嗪
  • 2篇散射法
  • 2篇散射光
  • 2篇散射光谱
  • 2篇离子
  • 2篇氯丙嗪
  • 2篇共振瑞利散射...
  • 2篇二级散射
  • 2篇倍频散射
  • 2篇丙嗪
  • 1篇缔合
  • 1篇缔合物
  • 1篇盐酸丁卡因
  • 1篇阴离子

机构

  • 6篇西南大学
  • 1篇泸州市环境保...

作者

  • 6篇陈佩丽
  • 5篇胡小莉
  • 5篇刘绍璞
  • 5篇刘忠芳
  • 1篇秦明友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3篇2011
  • 3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Hg(Ⅱ)与法莫替丁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元混配物的共振瑞利散射、二级散射和倍频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被引量:6
2011年
在pH=5.9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法莫替丁(FMTD)与Hg(Ⅱ)反应形成五元环螯合阳离子([Hg(FMTD)]2+),再进一步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反应,形成1∶1∶2的三元混配物[Hg(FMTD)(AS)2].此时,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明显增强.最大的散射波长分别位于345~352 nm(RRS法)、544 nm(SOS法)和352 nm(FDS法),3种散射强度(ΔI)的顺序均为SLS体系>SDS体系>SDBS体系,在一定范围内ΔI与FMTD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3.3~3.9 ng/mL(RRS法)、14.6~16.3ng/mL(SOS法)和7.0~8.5 ng/mL(FDS法).据此建立了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准确测定FMTD的光散射新方法,该法适用于注射液、血清和尿样中FMTD含量的测定.另外,探讨了[Hg(FMTD)(AS)2]的形成对吸收和RRS光谱的影响及引起RRS增强的原因.
陈佩丽刘绍璞刘忠芳胡小莉
关键词:法莫替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共振瑞利散射二级散射倍频散射
钯(Ⅱ)与法莫替丁和卤代荧光素染料三元离子缔合物纳米微粒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在pH3.5~4.7NaAc-HAc的缓冲溶液中,法莫替丁(FMTD)与Pd(Ⅱ)形成五元环螯合阳离子([Pd(FMTD)]2+),再与二氯荧光素(DCF)、二溴荧光素(DBF)、二碘荧光素(DIF)、赤鲜红(ER)、曙红Y(EY)、乙基曙红(EE)等卤代荧光素(HF)反应形成1:1:2的三元离子缔合物([Pd(FMTD)]·(HF)2).[Pd(FMTD)]·(HF)2在疏水作用和范德华力的作用下进一步聚集形成平均粒径为9nm左右的纳米微粒,此时将引起体系吸收光谱变化、荧光猝灭和共振瑞利散射(RRS)急剧增强.[Pd(FMTD)]·(HF)2的最大吸收峰位于476nm(DCF体系)、540nm(DBF体系)、553nm(DIF体系)、560nm(ER体系)、547nm(EY体系)和549nm(EE体系),最大RRS散射波长位于302~361nm,散射增强程度(ΔI)在一定的范围内与FMTD的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2.6ng/mL.据此提出了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准确测定FMTD的分子光谱新方法.适用于片剂、胶囊和注射液等药物制剂的测定.研究了反应的适宜条件、影响因素和分析化学特性,并结合吸收、荧光光谱的变化和纳米微粒的形成,讨论了反应机理和散射增强的原因.
陈佩丽刘绍璞刘忠芳胡小莉
关键词:法莫替丁钯(II)共振瑞利散射
流动注射-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盐酸氯丙嗪和盐酸异丙嗪被引量:2
2010年
在HCl介质中,12-钨磷酸(TP)分别与盐酸氯丙嗪(CPZ)和盐酸异丙嗪(PMZ)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导致溶液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它们的最大RRS峰位于359nm(TP-CPZ)和346nm(TP-PMZ),并且在一定范围内,CPZ和PMZ的浓度与散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据此提出流动注射-共振瑞利散射(FIA-RRS)联用技术测定CPZ和PMZ的新方法,CPZ和PMZ的检出限分别为1.7和3.0μg/L。实验优化了流动注射(FIA)参数和反应条件,并以灵敏度较高的CPZ为例,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本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复性;用于药片和猪肝中CPZ的测定,结果满意。
陈佩丽刘绍璞刘忠芳胡小莉
关键词:盐酸氯丙嗪盐酸异丙嗪
荧光光谱法研究法莫替丁-Pd(Ⅱ)-卤代荧光素染料的相互作用及其分析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吸收光谱法研究法莫替丁(FMTD)与Pd(Ⅱ)及卤代荧光素染料的相互作用.在pH3.2~4.1的NaOAc-HOAc介质中,FMTD与Pd(Ⅱ)形成螯合阳离子,它能进一步与二溴荧光素(DBF)、曙红Y(EY)、乙基伊红(EE)和荧光桃红(TCBF)等卤代荧光素(HF)类染料反应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Pd(FMTD)]·(HF)2,引起DBF,EY,EE和TCBF吸收光谱变化和荧光猝灭.离子缔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41(DBF体系)、547(EY体系)、549(EE体系)、558(TCBF体系)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λem)在513~540nm范围,荧光猝灭程度(△F)顺序为DBF>EY>EE>TCBF.△F在一定的范围内与FMTD的浓度成正比,检出限为13.6~29.6ng·mL-1.据此提出了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准确测定FMTD的荧光光谱新方法.可用于服用FMTD后尿药浓度的测定,为FMTD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借鉴.文中还对三元离子缔合物的组成、结构和荧光猝灭机理进行了讨论.
陈佩丽刘绍璞刘忠芳胡小莉
关键词:荧光光谱法莫替丁曙红Y荧光桃红
荧光和共振瑞利散射法在法莫替丁和吩噻嗪类药物中的分析应用
法莫替丁和吩噻嗪类药物在药用性质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地位。本文主要以法莫替丁(FMTD)、盐酸氯丙嗪(CPZ)和盐酸异丙嗪(PMZ)为研究对象,研究、发展和建立简便快速测定法莫替丁和吩噻嗪类药物的共振瑞利散射(Resona...
陈佩丽
关键词:共振瑞利散射二级散射倍频散射法莫替丁盐酸氯丙嗪盐酸异丙嗪
盐酸丁卡因-赤藓红反应体系的吸收光谱及分析应用
2010年
建立一种测定盐酸丁卡因的分光光度新方法。在pH=4.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盐酸丁卡因(TC.HCl)与赤藓红(ET)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导致溶液的吸收光谱变化,除在516nm处产生明显的褪色作用外,并在558nm处出现增色现象。TC.HCl在0.1×10-6~7.2×10-6g/mL范围内其质量浓度与褪色波长和增色波长处的吸光度变化值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褪色法和增色法的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3.30×104和2.22×104L/(mol.cm)。当用双波长叠加法时,ε值为5.52×104L/(mol.cm)。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分析化学性质,并结合量子化学AM1法讨论了反应机理。方法用于人血清及尿样中盐酸丁卡因的含量测定,回收率在98.1%~103.3%之间。
胡小莉秦明友刘绍璞刘忠芳陈佩丽
关键词:盐酸丁卡因赤藓红分光光度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