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世林 作品数:33 被引量:118 H指数:7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无创DNA检测在胎儿鼻骨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孕期无创DNA检测在胎儿鼻骨发育异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已行无创DNA检测,因孕期超声发现胎儿鼻骨发育异常进一步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81例孕妇,研究血清学筛查结果、无创DNA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 CMA)的关系。通过结果研究无创DNA检测在胎儿鼻骨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及探讨其可行性。结果 81例鼻骨发育异常胎儿共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7例,CMA异常19例,其中致病性异常9例。孕妇合并鼻骨发育异常时无创DNA检测异常率与年龄无明显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1,P=0.185)。无创DNA高风险时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及CMA异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5.71%/66.67%、100%/100%、100%/100%、98.67%/96%。唐氏筛查高风险并无创DNA高风险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及CMA致病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66.67%/50%、100%/100%、100%/100%、97.37%/94.44%。唐氏筛查低风险并无创DNA低风险预测胎儿染色体正常及CMA非致病性异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8.57%/89.71%、100%/87.5%、100%/98.39%、42.86%/50%。结论孕期无创DNA检测对产前超声提示胎儿鼻骨发育异常的胎儿染色体情况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但仍有漏诊少数染色体或CMA致病性异常情况,必要时建议行介入性产前诊断。 张艳萍 钟世林 董晶 王贺 邓玉清关键词:唐氏筛查 染色体 微阵列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产科分娩的GDM孕妇5517例(GDM组)和非GDM孕妇5517例(非GDM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和分层分析法分析ICP与GDM、ICP与血糖水平、总胆汁酸与GDM的相关性。结果:GDM组中ICP比例显著大于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合并ICP患者的OGTT-1h血糖显著高于GDM未合并ICP患者(P<0.05),两组患者OGTT-0h或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GDM组比较,GDM组中重度ICP占ICP总体的比例显著增高(34.88%vs 9.68%,P<0.001);ICP病例中,与未合并GDM患者比较,合并GDM的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显著升高(中位数29.10μmol/L vs 20.65μmol/L,P<0.01)。多因素分析提示,ICP与GDM显著相关(OR=1.426,95%CI为1.011~2.011,P=0.043),这与非高龄妊娠、单胎妊娠、经产妇中的分层分析结果一致。结论:ICP与GDM存在显著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在重度ICP中更明显,ICP可能是GDM的风险因素之一。 钟世林 杨璈 刘育祯 程威 邓玉清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血糖 总胆汁酸 115例胎儿胸水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胎儿胸水的超声特点、病因、处理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115例胎儿胸水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超声特点及病因;分析胸穿术对胎儿胸水的疗效;根据超声诊断孕周、超声表现各分为早中孕组和晚孕组、单侧组和双侧组、非水肿胎组... 钟世林基于模拟案例教学的同伴互学法在产科临床思维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模拟案例教学的同伴互学法在产科临床思维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妇产中心的34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17)和对照组(n=17)。研究组采用基于模拟案例教学的同伴互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比较2组“有效发言”和“有效总结”次数、考核成绩,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研究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进行“有效发言”和“有效总结”的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94.12%的住培学员认为教学方法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82.35%的住培学员认为教学方法有助于拓展临床思维,70.59%的住培学员认为同伴互学有助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取得帮助。结论基于模拟案例教学的同伴互学法有助于提高住培学员学习讨论的积极性,也有助于促进产科临床思维能力的培训,其可作为常规教学方法的一种有效补充。 钟世林 魏蔚霞 刘淼 翁彤关键词:临床思维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348例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病例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增厚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情况,对临床咨询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因孕期超声发现胎儿NT增厚进一步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348例孕妇临床资料,研究其NT增厚不同情况、是否合并其他超声异常与染色体核型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的关系。通过χ^(2)检验比较其关系。结果348例NT增厚胎儿共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60例,占17.24%(60/348),其中致病性异常57例,占16.38%(57/348)。CMA结果异常121例,其中CMA致病性异常56例,占16.09%(56/348),意义不明确65例。按照胎儿NT值增厚情况将其分为2.5 mm≤NT<3.0 mm、3.0 mm≤NT<3.5 mm、3.5 mm≤NT<4.0 mm、4.0 mm≤NT<4.5 mm、4.5 mm≤NT<5.0 mm、≥5.0 mm共6组,其染色体致病性异常发生率分别为8.33%、9.80%、23.26%、27.27%、26.32%、63.16%;CMA致病性异常发生率分别为7.58%、10.78%、20.93%、27.27%、26.32%、63.16%;随着NT值增厚,其染色体核型异常及CMA致病性异常发生率均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55,P<0.001;χ^(2)=45.661,P<0.001),NT≥5.0 mm时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及CMA致病性异常率明显增高(χ^(2)=29.695,P<0.001;χ^(2)=32.836,P<0.001)。胎儿NT增厚合并其他超声异常组,其染色体异常及CMA致病性异常率高于单纯NT增厚组(χ^(2)=42.066,P<0.001;χ^(2)=46.876,P<0.001)。结论胎儿NT厚度不仅可提示胎儿染色体异常,还可能与胎儿结构发育异常、地中海贫血等相关,且随着NT值增高其染色体及CMA异常发生率呈增高趋势。针对NT增厚病例应进一步建议介入性产前诊断排除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对于NT临界增厚病例仍建议行产前诊断。 张艳萍 邓玉清 钟世林 薛利萍 郑思阳关键词:颈项透明层增厚 染色体 微阵列 与高龄妊娠相关的几种胎儿疾病 被引量:2 2016年 高龄妊娠是指孕妇年龄在预产期满35周岁的妊娠,对妊娠和围产儿结局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已知高龄妊娠显著增加胎儿染色体畸变的发生,高龄妊娠与胎儿非染色体异常畸形、生长受限等胎儿发育异常相关,加强高龄妊娠相关的胎儿疾病筛查、诊断和处理对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钟世林 樊尚荣关键词:母亲年龄 胎儿疾病 染色体畸变 92例胎儿鼻骨发育异常的产前诊断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孕期胎儿鼻骨发育异常与染色体核型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因孕期超声发现胎儿鼻骨发育异常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手术的92例孕妇,研究其年龄、鼻骨发育异常相关指标与染色体核型和CMA的关系。结果92例鼻骨发育异常胎儿共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11例,CMA异常23例,其中CMA致病性异常13例。年龄≥35岁合并胎儿鼻骨发育异常者其染色体异常及CMA致病性异常发生率高于年龄<35岁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P=0.005;χ^(2)=5.447,P=0.02)。胎儿鼻骨发育异常合并其他超声指标异常者其染色体异常及CMA致病性异常发生率高于鼻骨缺如或显示不清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19,P=0.002;χ^(2)=7.054,P=0.029),鼻骨短小胎儿未出现染色体及CMA致病性异常。CMA检测较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染色体异常有更高的检出率。结论孕期产前超声提示胎儿鼻骨发育异常时,对胎儿其他结构详细筛查,如存在高龄、多个超声指标异常等情况,建议行介入性产前诊断;超声提示鼻骨短小胎儿出现染色体异常的概率较小;CMA检测可检出胎儿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建议同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检测。 张艳萍 钟世林 董晶 王贺 邓玉清关键词:胎儿鼻骨 产前诊断 染色体 微阵列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子痫前期(PE)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PE 864例(PE组)和同期分娩的非PE 33909例(非PE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中ICP的比例,并进行多因素分析和分层分析探讨ICP与PE的相关性。结果(1)PE组中年龄、BMI及辅助生育受孕、ICP、妊娠期糖尿病、双胎妊娠、抗磷脂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比例均显著大于非PE组(P<0.05);(2)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BMI、辅助生育受孕、ICP、双胎妊娠、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抗磷脂综合征与PE显著相关(P<0.05),其中ICP对PE的OR值为2.159(95%CI:1.434-3.251,P<0.01);(3)分层分析提示在孕妇年龄<35岁、体重不足(BMI<18.5kg/m^(2))、正常BMI(18.5kg/m^(2)≤BMI<24.0kg/m^(2))、单胎妊娠和初产妇中,ICP与PE显著相关(P<0.05),其OR值分别为2.871(95%CI:1.869-4.410)、3.935(95%CI:1.633-9.483)、1.954(95%CI:1.127-3.386)、2.307(95%CI:1.473-3.613)、2.424(95%CI:1.495-3.930)。结论ICP与PE显著相关,在孕妇年龄小于35岁、BMI<24.0kg/m^(2)、单胎妊娠和初产妇中尤为明显,ICP可能是PE的重要风险因素。 程威 杨璈 钟世林 邓玉清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 子痫前期 初产妇 双胎妊娠 高龄妊娠 二孩政策实施前后异位妊娠临床特征的变化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二孩政策实施对异位妊娠类型、治疗方式及合并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21年5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住院的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二孩政策实施时间2016年1月作为分界,分为政策前组和政策后组,对比两组患者中异位妊娠的类型、发病年龄、治疗方式及各类合并症的比例等临床特征。结果共有5572例患者纳入研究,与政策前组比较,政策后组中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比例升高(P=0.000),≤29岁患者异位妊娠比例下降(P=0.000),而30~39岁患者异位妊娠比例升高(P=0.000),40~49岁患者异位妊娠比例无显著变化,选择腹腔镜手术的比例升高(P=0.000),选择保留输卵管手术的比例无显著变化,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贫血的比例下降(P=0.000),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比例无显著变化。二孩政策实施后,异位妊娠患者合并输卵管疾病、子宫疾病、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例增加(P<0.05),而合并卵巢疾病的比例无显著变化。结论二孩政策实施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比例、异位妊娠患病年龄、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比例均有增加趋势,输卵管疾病、子宫疾病、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风险因素在异位妊娠患者中更加常见。 李璟 光晓燕 光晓燕 魏蔚霞 于琳关键词:异位妊娠 输卵管妊娠 腹腔镜手术 子宫瘢痕部位妊娠 双胎妊娠胎儿畸形的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双胎胎儿畸形的分类及各类畸形比例,初步探讨双胎中各类畸形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双胎合并胎儿畸形的病例,按畸形累及系统、畸形胎儿个数、畸形严重程度及孕妇年龄分组,分析各组畸形的比例,并分析各类畸形与绒毛膜性质、受孕方式及妊娠年龄的关系。结果 267例双胎合并畸形的胎儿中,按畸形的系统分组,比例依次为:心血管畸形(27.3%)、神经系统畸形(20.6%)、骨骼肢体畸形(15.7%)、泌尿系统畸形(13.1%)、水肿胎(12.0%)、颜面体表畸形(11.6%)、前腹壁畸形(8.2%)、消化系统畸形(6.0%)及呼吸系统畸形(5.6%)。非致死性畸形155例、致死性畸形112例,双胎之一畸形225例(84.3%)、两胎畸形42例(15.7),双胎非特有畸形244例(91.4%)、双胎特有畸形23例(8.6%)。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与单绒毛膜双胎畸形相比,双绒毛膜双胎畸形中泌尿系统畸形比例显著增加(P=0.007);与自然受孕的双胎畸形相比,辅助生育后的双胎畸形中无脑儿比例显著增加(P=0.006)。结论双胎畸形中以心血管畸形比例最大,其次为神经系统畸形,骨骼肢体畸形位于第三;双胎之一畸形比两胎畸形常见;单发畸形比多发畸形常见;双胎非特有畸形比双胎特有畸形常见。 钟世林 方群 韩振艳 罗艳敏 黄轩 陈筠虹 黄爱兰关键词:双胎 胎儿 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