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强
-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碳封存过程中溶蚀作用对岩石渗透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8年
- 为研究注入深层低渗油藏储层中的CO_2对储层渗透性的影响,采用先进的室内试验手段,分别研究了目标储层的物性及CO_2溶蚀作用特征等.研究表明:目标储层矿物种类以石英、铁白云石、斜长石和方解石为主,粘土矿物主要有伊利石、绿泥石等,平均喉道半径为1.2μm,储层物性一般;注气过程中,方解石逐渐被溶蚀,并且溶蚀程度逐渐加深,Ca^(2+)的含量也明显增加;而长石溶蚀过程中在其表面有次生矿物生成,但生成次生矿物的量不及长石溶蚀量,K^+浓度逐渐增加;粘土矿物在溶蚀过程中生成了大量的次生矿物;岩石矿物的溶蚀与次生矿物生成的综合作用导致岩石渗透率先是略微降低而后缓慢增加.并通过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油水井转注气吸气能力差异的产生机理.研究成果为深入了解注入地下的CO_2的赋存状态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深层低渗油藏CO_2驱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 田巍邓瑞健李中超朱维耀许寻赵良金郭立强
- 关键词:深层低渗渗透性溶蚀
- 高含水油藏CO2驱机理深化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CO2是高含水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但高含水油藏驱替机理比较复杂。本文应用室内试验研究表明,CO2驱替孔吼半径为0.01μm,能够驱替水驱驱不到的剩余油;高含水油藏CO2-水对储层岩石溶蚀作用导致渗透率、孔隙度增大;油藏条件下,CO2在油中的溶解能力是在水中溶解的9.7倍,注入的CO2主要溶解的地层原油中。研究成果对高含水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现场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郭立强
- 关键词:特高含水期二氧化碳驱溶蚀作用
- CO_(2)在咸水层中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深部咸水层封存CO_(2)因操作过程简单,技术相对成熟的优势而被广泛关注,CO_(2)在深部咸水层中的溶解度对合理选择CO_(2)封存区域以及制定封存方案至关重要。针对以往模型只考虑单组分气体(CO_(2))在咸水中溶解度的计算,多组分气体在咸水中溶解度的计算研究较少,而封存气体多为烟道气(CO_(2)-N_(2)),导致目前未考虑多组分气体的CO_(2)在咸水中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评价尚不完善等问题。选择多组分气体在咸水中溶解度计算较为准确的模型(Zhang模型),在准确计算CO_(2)溶解度的基础上,评价不同的温度、压力、盐浓度、盐种类、CO_(2)浓度对CO_(2)溶解度的影响,并将这些因素对CO_(2)溶解度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在选择CO_(2)封存区域时,尽量选择地层压力高、地层温度高、矿化度低、地层水为KCl水型的区块;对溶解度的影响程度排名前3位的影响因素是CO_(2)的浓度、温度和压力,在封存过程中需尽量对CO_(2)提纯,提高注采比和地层压力。研究弥补了目前CO_(2)在咸水层中影响因素评价的缺陷,对于CO_(2)地质封存区块选择以及封存方案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郭立强王坤杨龙孙舒敏卢久涛管臻盛卫华张娟
- 关键词:多组分气体
- 油田产量递减计算程序开发
- 2014年
- 在油气田生产过程中,随着石油、天然气或地层水的采出,地层压力逐渐降低,油井的产能逐渐下降。产量递减的数据处理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现场人员无法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编程,采油技术人员只需要输入几个参数,即可完成产量递减数据的处理,有利于现场人员及时进行数据分析。
- 苏花卫耿莱莹陈峰博郭立强刘春艳陈颖超
- 关键词:产能编程
- 异常高温、高盐油藏深部调驱波及控制技术被引量:18
- 2016年
- 为了提高高温、高盐油藏开发后期注入水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以尕斯库勒E31油藏为研究对象,开展异常高温、高盐油藏波及控制技术(SCT)研究与矿场试验。可动微凝胶体系性能评价及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可动微凝胶调驱体系的SCT技术在目标油藏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现场实施有效期为100~120 d,通过调整注入粒径、浓度,能有效提高SCT技术实施成功率。不同于聚合物驱、聚合物凝胶驱通过提高波及系数机理提高原油采收率,SCT技术能够提高波及效率和驱油效率,其驱替机理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得到进一步论证。目标油藏实施6个井组SCT技术后,累计增油1.03×10~4 t,降水4.79×10~4 m^3,投入产出比1∶2.09。但当国际油价处于低位时,SCT技术在异常高温、高盐油藏开发后期应用可能会有较大风险。
- 杨中建贾锁刚张立会吴行才窦红梅郭子仪曾立军李宏伟郭立强贾志伟方位
- 关键词:高温高盐油藏深部调驱驱油机理
- 一种新型饱和型煤层气藏物质平衡方程
- 2024年
- 对于临界解吸压力与原始地层压力相等的饱和型煤层气藏,King提出的经典物质平衡方程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其未考虑吸附相所占据的孔隙空间。Ambrose修正了自由气体孔隙体积,建立了一种新的物质平衡方程,在实际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在King和Ambrose的基础上,文中首次同时考虑了吸附相视孔隙度、吸附相体积随压力变化及吸附相密度等因素,为饱和型煤层气藏储量计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考虑吸附相视孔隙度后,吸附气储量的计算值增加了59.92%,游离气储量减少了82.33%,计算得到的总储量增加了31.08%,新方程计算所得的总储量更接近容积法计算的储量。
- 周育瑞郭立强常玉丽周国晓徐亚飞孙舒敏杨龙朱浩然
- 关键词:煤层气物质平衡方程储量计算
- 东濮老区高含水油藏高通量水洗微观剩余油赋存机理
- 2025年
- 东濮老区注水开发近40 a,已进入高含水剩余油高度分散阶段,因此需明确不同渗透率储层高通量水洗后微观动用规律及机理,以指导高含水油田开发策略调整。文中综合高通量水洗油岩心实验、微流控实验及微观流动模拟,明确了不同渗透率储层高含水阶段的驱替特征,揭示了高通量水洗中剩余油的微观赋存状态及动用机理。结果表明:渗透率大于50×10^(-3)μm^(2)的储层在高通量水洗阶段(岩心尺度30~1000 PV)驱油效率可进一步提高7.50百分点以上,微观波及范围变化不大,主要通过水力冲刷、润湿剥离动用水驱流线控制孔喉内的膜状、滴状等剩余油类型;而对于渗透率低于50×10^(-3)μm^(2)的储层,受孔喉尺寸以及连通性的影响,进入高含水阶段水驱微观波及范围有限,高通量水洗难以有效动用剩余油,宜在主流线达30~50 PV时转变注水开发方式。
- 罗波波燕高飞谢敏郭立强蒲保彪陈道远齐桂雪杨祖贵张昀徽
- 关键词:微观剩余油
- 文23某气井产量递减分析
- 2013年
- 中原油田文23气田已经开发几十年,储层以低孔低渗为主,气田开发也已接近枯竭,接下来即将建设文23储气库。本文通过进行某气井的产量递减分析,预测出此气井未来几年的产气量,为将来储气库井的注采气运行提供借鉴。
- 苏花卫耿莱莹郭立强陈峰博李鹏辉田海川
- 关键词:低孔低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