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敦明
- 作品数:39 被引量:158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肩袖关节侧部分撕裂的手术方式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关节镜下修补肩袖关节侧部分撕裂(PASTA)的手术方法,包括穿肌腱修补法和转全层修补法治疗Ellman 3级肩袖关节侧部分撕裂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本次回顾性研究,分析了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因肩袖关节侧部分撕裂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全部患者,肩袖撕裂程度Ellman 3级(排除Ellman 1级和2级)的病例纳入本次研究,共42例。术中关节镜下根据滑囊侧残留肩袖组织的完整性、质地和张力等情况进行评估后,按手术修补方式分为穿肌腱修补组(肌腱组) 20例,和转全层修补组(全层组) 22例。肌腱组患者术中保留滑囊侧残留的肩袖组织,采用穿肌腱法修补肩袖;全层组患者术中清除滑囊侧残留的肩袖组织,直接转为全层撕裂,然后进行单排固定修补肩袖。术前、术后24 h及末次随访时对所有入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估。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CSS)及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评分(UCLA)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性别、优势手和肩部外伤史等)采用χ~2检验,同一组内术前术后计量资料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6±7)个月。两组患者术后24 h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平均CSS评分从术前的(49. 6±5. 5)、(51. 3±5. 2)分别增加至(84. 2±7. 2)、(82. 6±6. 5),平均UCLA评分从术前的(18. 4±3. 2)、(17. 7±2. 3)分别增加至(32. 1±2. 2)、(31. 2±2. 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24 h时疼痛评分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 8,P <0. 05)。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
- 李祖希宋黄鹤王青郭敦明
- 关键词:关节镜回旋套撕裂伤
- 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断裂
- 2011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GL)前内侧束断裂的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采用关节镜技术重建293例ACL损伤患者,其中40例(13.7%)患者术中关节镜下诊断为ACL前内侧束断裂,男34例,女6例;年龄18~39岁,平均30.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4.2个月(7d至8个月)。术中保留ACL后外侧束,使用自体4股胭绳肌腱重建前内侧束。术前及术后随访评估包括临床查体和Lysholm评分,本体感觉功能采用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进行评估。结果40例患者术后获平均33个月(7~56个月)随访。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为(56.7±8.6)分,末次随访时平均为(92.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50,P=0.000)。末次随访时按Lysholm评分评定疗效:优19例,良16例,可5例,优良率为87.5%。Lachman试验阴性34例,弱阳性4例,阳性2例。末次随访时患膝被动活动察觉阈值平均为2.12°±0.15°,健膝被动活动察觉闽值平均为2.09°±0.16°,差异尢统计学意义(t=0.657,P=0.515)。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日常工作,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结论关节镜下单束重建ACL前内侧束,术中保留了后外侧束,有利于隧道的精确定位和移植物固定机械强度的增加,并能加速移植肌腱的血管化和再神经支配,促进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
- 陈哲峰王青郭敦明范卫民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关节镜检查
- 踝关节镜下骨膜切除术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骨膜切除术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系列报告。纳入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踝关节镜下治疗的8例PVNS患者。其中男2例、女6例, 左踝4例、右踝4例, 年龄23~68(44.8±17.3)岁, 病程3周~4年(16.6±17.7)个月;8例患者中, 2例局限型患者行单纯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 6例弥散型患者行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射治疗。术后随访, 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踝关节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 8例患者术后获得3~5年随访, 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AOFAS评分分别为(89.4±6.4)、(91.0±3.0)分, 均高于术前的(50.5±8.0)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9、16.44, P值均<0.001);末次随访时, 踝关节功能评价优5例、良好3例。术后1年复查MRI, 8例患者均显示无复发。结论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局限型PVNS, 以及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射治疗治疗弥散型PVNS, 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宋黄鹤郭敦明梁文卫
- 关键词:滑膜炎色素绒毛结节性踝关节滑膜切除术踝关节镜手术
- 膜联蛋白Ⅰ在关节软骨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1年
-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Ⅰ(ANNX-Ⅰ)在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NNX-Ⅰ在15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和5例正常对照者关节软骨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 ANNX-Ⅰ在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表达(1.27±0.39)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72±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NX-Ⅰ可能在软骨细胞的凋亡和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郭敦明谈文峰王芳
-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
- 脂肪因子脂联素及其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炎性关节中高表达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研究脂肪因子脂联素(AD)及其受体1,2(AdipoR1,R2)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液和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3例RA和23例骨关节炎(OA)患者关节液中AD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blot法分析AD,AdipoR1,AdipoR2在10例RA和10例OA患者滑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RA关节液中AD含量约高于OA的2倍(P〈0.05)。RA滑膜组织中AD、AdipoR1mRNA表达明显高于在OA中的表达(P〈0.05),但两者AdipoR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滑膜组织中AD和AdipoR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在OA中的表达,且AdipoR1表达明显高于AdipoR2(P〈0.05);AdipoR2蛋白表达在RA和OA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炎性关节液和滑膜组织中AD和AdiDoRl高表达,可能参与RA病理过程。
- 王芳谈文峰张缪佳郭敦明刘晓华沈友轩柯瑶何韶衡
- 关键词:类风湿脂联素脂联素受体
- 前交叉韧带断裂的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手术治疗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纤维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方法及其与标准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关节镜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293例,其中ACL完全断裂253例,男187例,女66例,平均年龄28岁。2004年5月~2007年12月,采用标准重建技术对85例ACL完全断裂患者进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2007年1月~2010年5月,采用保留残端技术对168例ACL完全断裂患者进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结果]在术后第12个月时有211例患者得到随访。Lachman试验:标准组患者术后阴性55例,弱阳性7例,阳性2例;保残组患者中132例阴性,10例弱阳性,阳性5例。采用两组比较秩和检验,P=0.438。通过Lysholm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患膝关节进行评分,标准组术后评分为90.84;保残组术后评分为92.09,两组评分相比,P=0.462。采用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评估两组术后患膝本体感觉功能,标准组TTDPM(被动活动察觉阈值)为2.099°±0.159°,保残组TTDPM为1.683°±0.218°,两组比较P=0.001,两组患者术后被动活动察觉阈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残端纤维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恢复更好。
- 陈哲峰王青郭敦明范卫民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关节镜检查保留残端
- 关节镜下单排和双排锚钉技术修复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影像学随访研究
- 目的:研究显示关节镜下修复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和开放手术效果相当.尽管镜下单排锚钉修复肩袖损伤能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但为了增加肩袖在肱骨近端的足印接触面积,促进更佳的腱骨愈合,减少术后肩袖再次撕裂的可能,近年来双排锚钉...
- 宋黄鹤郭敦明王青
- 骨科锤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骨科锤。;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骨科手术操作。;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 宋黄鹤郭敦明王青
-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多中心多因素相关分析被引量:78
- 2013年
- 目的调查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探讨各影响闪素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方法对江苏地区2001至2010年期间接受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以股骨头坏死作为观察指标,将患者的年龄、性别、伤侧、损伤机制、骨折类型(移位程度)、手术前时间间隔、骨折复位质量、术后患肢不负重时间、内固定排列方式以及内固定是否取出作为相关影响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随访获得1849例患者的完整资料,平均随访时间(6.5±2.7)年。共有246例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13.3%。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时间平均为伤后(17.0±4.6)个月(8-72个月)。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的1603例患者调查时髋关节Harrs评分平均为(93.8±8.9)分(78-100分)。多冈素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移位程度、骨折复位质量与股骨头坏死有相关性(OR=2.078,3.423)。结论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町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骨折移位程度及骨折复位质量明显相关。
- 周锦春郭敦明王青陈哲峰崔维顶范卫民刘锋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LOGISTIC模型多中心研究
- 鸡尾酒镇痛合剂联用丁丙诺菲透皮贴对肩关节镜术后早期镇痛疗效的对照研究
- 郭敦明宋黄鹤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