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东惠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1篇因素及治疗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政府
  • 1篇政府举办
  • 1篇社区获得性
  • 1篇社区获得性肺...
  • 1篇社区糖尿病
  • 1篇社区卫生
  • 1篇社区卫生服务
  • 1篇社区卫生服务...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全科门诊
  • 1篇自我
  • 1篇自我管理
  • 1篇卫生服务
  • 1篇卫生服务机构
  • 1篇门诊
  • 1篇患者自我管理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篇郝东惠
  • 2篇王媛媛
  • 2篇刘薇薇
  • 1篇刘青
  • 1篇张帆
  • 1篇高妍
  • 1篇陈君逸

传媒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非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门诊实践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非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门诊实践情况。方法对北医三院第二门诊部(育新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简称育新社区站)进行个案研究,通过机构资料查阅、现场观察、患者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机构的组织框架、健康档案、成本核算、医患关系深度等相关数据。结果育新社区站的全科门诊实践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社区建档团队→慢性病管理门诊→全科门诊,2013年仍处于亏损状态。全科门诊的医患关系深度得分为(28.7±6.3)分,高于其他门诊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老年人的签约率和活档率分别高达78.0%和100.0%,慢性病患者的活档率排序依次为:脑卒中100.0%、冠心病100.0%、糖尿病40.8%、高血压36.4%、其他慢性病26.9%。结论对于非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来说,如何在高质量社区医疗服务和成本效益之间找寻良好平衡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性问题,建议政府进一步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考核和付费补偿机制。
刘薇薇王媛媛郝东惠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全科门诊个案研究
糖尿病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措施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关于糖尿病(DM)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该院门诊于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32例DM并发CAP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6例。研究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两组的疗程均为10 d。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病原体清除率。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100例DM患者不伴有CAP(DM非CAP组),与DM患者并发CAP(DM伴CAP组)进行比较,分析导致DM患者并发CAP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2.7%,两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病原体清除率为96.0%(48/50),对照组为81.6%(40/49),两组差异显著(P<0.05);DM伴CAP组相较于TDM非CAP组在高龄(>65岁)、存在肺部基础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DM病史>10年,糖化血红蛋白(HbA1c)>8%、重度吸烟、白蛋白<25 g/L、高脂血症、院外使用制酸剂>1 w及院外联合使用抗菌药物(>3种且>1 w)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高龄(>65岁)、存在肺部基础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及HbA1c是DM并发C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M合并CAP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临床疗效可观,病原体清除率高,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DM病史、存在肺部基础疾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是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通过降低血糖及积极治疗肺部基础性疾病以降低发病的危险性。
刘青张帆郝东惠秦君如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7—8月,在北京3个社区(街道)对24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AS 8.0软件对定量数据进行数据管理、统计描述、χ2检验、方差分析和通径分析等。结果患者糖尿病问题量表(PAID)得分平均为(25.0±17.8)分,中位数为21.5分;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得分平均为(47.0±15.4)分,中位数为48.0分;自我管理教育得分平均为(10.3±4.7)分,中位数为10.0分。不同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者SDSCA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10);不同性别、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者自我管理教育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10)。通径分析模型显示:针对血糖控制越差的患者,社区医务人员给予的自我管理教育越多,患者自身的受教育程度高也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虽然自我管理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但是也同时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心理负担。结论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性别、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自我管理教育的影响因素。社区医务人员提供的自我管理教育不仅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严重问题,还加大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在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中,仅仅给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重"知识"的可吸收性和可操作性,要让患者真正掌握并能够恰当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否则"冗余的知识"不但是无效的,而且还可能给患者带来负面影响。
刘薇薇王媛媛郝东惠陈君逸高妍
关键词:糖尿病自我管理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