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兆光

作品数:7 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翼状胬肉
  • 3篇胬肉
  • 2篇眼表
  • 2篇印迹
  • 2篇印迹细胞学
  • 2篇术后
  • 2篇术式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学
  • 2篇泪膜
  • 1篇弹簧
  • 1篇电凝
  • 1篇修补术
  • 1篇眼表改变
  • 1篇眼表损害
  • 1篇眼病
  • 1篇眼部
  • 1篇眼科
  • 1篇眼手术
  • 1篇眼座

机构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中山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钟祥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赖兆光
  • 3篇黄丹平
  • 3篇许诺
  • 2篇崔凌
  • 2篇宋亦悦
  • 2篇陈琦
  • 1篇巩迪
  • 1篇曾思明
  • 1篇闫玉梅
  • 1篇杨华胜
  • 1篇李敏
  • 1篇徐帆
  • 1篇贾烨
  • 1篇陆可卫
  • 1篇黄慧
  • 1篇徐冰
  • 1篇黄一丹

传媒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眼科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2014第十...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生物型硬脑膜补片在义眼座暴露修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生物型硬脑膜补片在义眼座暴露修补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临床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对象2007年10月至2009年4月间,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中山眼科中心的10例(10眼)义眼座暴露患者。方法采用生物型硬脑膜补片行义眼座暴露修补联合结膜囊成形术。主要指标术后结膜愈合情况,术后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2个月,术后结膜愈合好,无发生义眼座再次暴露,植片无收缩、感染、排异等并发症,术后3~6个月植片均被结膜覆盖,结膜囊大小深度合适,并成功戴义眼。结论采用生物型硬脑膜补片行义眼座暴露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黄丹平巩迪许诺黄一丹赖兆光
关键词:义眼座暴露
便携式简易眼部加压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简易眼部加压器。便携式简易眼部加压器,包括带连杆的加压弧、加压杆、套管和外壳,所述套管和外壳均为中空结构、内部形成空腔,外壳上端开口,开口处设有内螺纹;套管上下两端均开口...
陈琦曾思明黄慧崔凌赖兆光
文献传递
翼状胬肉切除术式对术后眼表修复的影响被引量:35
2013年
目的观察比较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式对术后眼表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单眼鼻侧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根据术前3d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I test,SIt)、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筛选出三项指标均异常患者96例(96眼),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A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术(B组)及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C组),另选择三项指标均正常的患者25例(2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D组)。术后3个月行BUT、SIt、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术后3个月BUT分别为(9.8±1.5)s、(9.6±1.9)s和(10.2±1.5)s,与术前(6.7±1.3)s、(6.2±1.0)s、(6.6±1.3)s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组术后3个月BUT为(13.8±1.1)s,与术前(14.1±1.0)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术后3个月SIt、结膜杯状细胞计数较术前提高或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组术前SIt、结膜杯状细胞计数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对眼表损伤有修复作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眼表损伤的修复作用较好。
贾烨赖兆光
关键词:翼状胬肉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结膜印迹细胞学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表损害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评估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的眼表临床症状、泪膜功能与印迹细胞学改变,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39例(78眼)TAO患者与30例(60眼)正常人,记录眼表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膜印迹细胞学光镜检查分级,TAO患者记录疾病病程、临床活动性评分,计算眼表损害分值,测量眼球突出度、睑裂高度、上睑迟落、眼睑闭合不全程度。【结果】35例TAO患者出现眼表损害相关症状,病例组较正常对照组眼表症状评分增高(TAO:3.0±1.8,对照组:0.2±0.4,P<0.01),泪膜破裂时间(s)缩短(TAO:5.7±2.8,对照组:11.8±2.9,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增高(TAO:1.9±1.6,对照组:0.4±0.5,P<0.01),基础泪液分泌(mm/5min)减少(TAO:6±3,对照组:14.1±2.8,P<0.01)。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病例组中28眼(35.9%)为0级,26眼(33.3%)为1级,18眼(23.1%)为2级,6眼(7.69%)为3级;对照组22眼(73.3%)为0级,6眼(20.0%)为1级,2眼(6.67%)为2级(P<0.01)。TAO患者眼表损害分值与泪液基础分泌量呈负相关(r=-0.29,P=0.04),与临床活动性评分、眼球突出度、睑裂高度呈正相关(r1=0.67,P1<0.01;r2=0.41,P1<0.01;r3=0.35,P3=0.0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示临床活动性评分、眼球突出度与睑裂高度是TAO患者眼表损害的危险因素(Rad2=0.928,P<0.01)。【结论】TAO患者眼表损害不但与眼球暴露因素增多、基础泪液分泌减少有关,炎症本身也参与了TAO的眼表损害。TAO临床活动性、睑裂高度和眼球突出度是导致TAO患者眼表损害的危险因素。
许诺黄丹平宋亦悦赖兆光徐冰杨华胜
关键词:甲状腺相关眼病眼表泪膜印迹细胞学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七年制眼科医学生临床病例讨论教学中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七年制眼科临床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要求研究生在2年的临床实习阶段加强临床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小组讨论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问题诱导学生思考,能提高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教学的模式更适合进入到眼科专科培训的研究生临床教学。临床病例讨论具有真实性和个案独特性,将其引入临床教学中,通过参与讨论,能促进研究生的相互交流和积累经验。但临床病例讨论因专业性强,对参与者临床思维要求高,使研究生在讨论中参与度受限。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与临床病例讨论两者相结合的临床教学模式避免了这些不足,更能有效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为其毕业后进入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赖兆光李敏
关键词:病例讨论
翼状胬肉临床评估指标与其眼表改变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翼状胬肉大小、透明性等常用临床评估指标,分析其与翼状胬肉眼表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于2010年5-7月,在中山眼科中心门诊就诊的初发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55例(71眼),其中男性26例(32眼),女性29例(39眼);记录翼状胬肉的大小(mm2)、生长时间(年)、透明性(T1~3级)。行结膜印记细胞学检查,记录翼状胬肉患者的结膜杯状细胞计数(个/视野)及上皮形态改变级别(0~3级),计算各临床评估指标与结膜印记细胞学检查结果的相关系数。【结果】55例患者的翼状胬肉大小为12.25~29.75 mm2,平均(20±4)mm2;胬肉生长时间3~13年,平均(8±3)年;胬肉透明性T1级4只眼,T2级37只眼,T3级30只眼;杯状细胞密度计数24.57~55.80个/视野,平均(40±8)个/视野;结膜上皮细胞形态0级14只眼,1级29只眼,2级28只眼分别计算各临床评估指标与翼状胬肉患者眼表损害程度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翼状胬肉大小与结膜杯状细胞计数及上皮形态分级均未呈现相关性(r=-0.006,0.129;P>0.05);翼状胬肉透明性与杯状细胞计数及上皮形态改变呈现有相关性(r=-0.706,0.782;P<0.01);翼状胬肉生长时间与杯状细胞计数及上皮形态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r=-0.176,0.119;P>0.05)。【结论】翼状胬肉透明性与其眼表损害呈现相关性,透明性越差,患者的眼表损害程度越大。可通过观察翼状胬肉的透明性,估计患者的眼表损害情况。
赖兆光黄丹平宋亦悦许诺
关键词:翼状胬肉杯状细胞
乙醇辅助联合电凝粘瓣优化术式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
目的:评估乙醇辅助联合电凝粘瓣优化的术式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原发性翼状胬肉7 5例(8 5眼),采用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球结膜移植的治疗术式.胬肉切除方式使均用逆行撕除法,其中42例(49...
陈琦陆可卫崔凌闫玉梅徐帆赖兆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