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振强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义学
  • 2篇语义
  • 2篇语义学
  • 2篇转喻
  • 2篇范畴观
  • 1篇学科
  • 1篇隐喻
  • 1篇隐喻理论
  • 1篇隐喻研究
  • 1篇语境
  • 1篇语用否定
  • 1篇社会文化因素
  • 1篇文化因素
  • 1篇跨学科
  • 1篇跨学科研究
  • 1篇管辖
  • 1篇否定之否定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范振强
  • 1篇肖治野

传媒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外语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190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转与生成的认知机制
范振强
双重否定:否定之否定被引量:6
2010年
不能简单地认为双重否定是包含两个否定成分且表达肯定意义的格式。双重否定在句法上必须是一个否定管辖另一个否定的形式。一些看似没有直接管辖关系的格式通过深层的逻辑变换或语义等级变换可以实现直接管辖。前、后分句各自包含一个否定成分的条件复句不是双重否定。
范振强肖治野
关键词:管辖语用否定
《隐喻中的语境和连接》介评被引量:4
2009年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隐喻成为一个多学科关注的热门话题,各种理论层出不穷.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隐喻革命”。问题是,现有的隐喻理论是否已经完美地解释了隐喻的理解过程呢?在跨学科研究的大趋势下.如何借鉴其他学科的成果进一步将隐喻研究推向深入,又怎样将隐喻理解过程中的认知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更好地结合起来呢?
范振强
关键词:隐喻理论语境社会文化因素跨学科研究隐喻研究
转喻生成的认知机制
转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具有普遍性,几乎存在于语言的所有层面:语素、词汇、短语、句子、语篇等;而认知科学的研究越来越有力地证实:转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比隐喻更为根本的认知思维现象,它影响和制约甚至直接构成了人...
范振强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