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雅劼

作品数:52 被引量:170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病媒
  • 9篇地震
  • 9篇密度监测
  • 9篇病媒生物
  • 8篇地震灾区
  • 8篇灾区
  • 8篇震灾
  • 7篇监测分析
  • 6篇伊蚊
  • 6篇抗药
  • 6篇抗药性
  • 6篇库蚊
  • 6篇白纹伊蚊
  • 5篇杀虫
  • 5篇杀虫剂
  • 5篇蚊虫
  • 4篇汶川地震
  • 4篇汶川地震灾区
  • 4篇蟑螂
  • 4篇常用杀虫剂

机构

  • 52篇四川省疾病预...
  • 6篇成都市疾病预...
  • 5篇四川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攀枝花市疾病...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成都东软学院
  • 1篇南充市疾病预...
  • 1篇四川省成都市...
  • 1篇雅安市疾病预...
  • 1篇广安市疾病预...
  • 1篇广元市疾病预...
  • 1篇四川省生态环...

作者

  • 52篇胡雅劼
  • 23篇钱薇萍
  • 19篇陈东平
  • 19篇周忆昭
  • 5篇刘阳
  • 4篇张丽萍
  • 4篇张富南
  • 3篇张伟
  • 2篇袁萍
  • 2篇何建邯
  • 2篇陈漪澜
  • 2篇陈祖华
  • 1篇杨柳莹
  • 1篇张骥
  • 1篇蔡运山
  • 1篇张建国
  • 1篇陈曦阳
  • 1篇钟波
  • 1篇陈闯
  • 1篇刘起勇

传媒

  • 22篇中华卫生杀虫...
  • 7篇中国媒介生物...
  • 4篇寄生虫病与感...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昆虫学报
  • 1篇第27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10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8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病媒防制实用灭鼠毒饵投放装置
本发明涉及病媒防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病媒防制实用灭鼠毒饵投放装置。包括盒体,盒体上端转动连接有盖板,盖板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盒体上端开设有螺纹槽,固定螺栓与螺纹槽相适配,盒体下端固定连接有坡度板,坡度板上固定连接...
刘阳李观翠胡雅劼余技钢李玲玲李宇斯张镇川
子宫腔内蝇蛆寄生病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蝇蛆主要寄生于人体皮肤,鼻腔等部位,2011-07在对患者寄生虫检查中,发现1例寄生于人体子宫腔的病例。
陈曦阳陈闯郑德福胡雅劼杨柳莹
关键词:子宫腔蝇蛆寄生
四川省白纹伊蚊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调查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指导登革热暴发后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卫生杀虫剂,快速降低传播媒介密度,提高防制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成都等10个市,于2019年6月分别在城区各处采集白纹伊蚊幼蚊,带回实验室饲养;待羽化为成蚊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接触筒法,将获得数据依据判定标准进行分析,评价是否产生抗药性。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成都、雅安、乐山、攀枝花、南充、遂宁、内江、自贡、泸州和广安市白纹伊蚊成蚊暴露于0.40%高效氯氰菊酯、0.10%溴氰菊酯、0.50%马拉硫磷和0.05%残杀威中各1和24 h,死亡率分别为29.00%~98.40%、22.91%~98.85%、33.11%~100%和89.91%~100%。大部分监测点白纹伊蚊成蚊对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呈抗性水平;除成都、雅安和遂宁市外,其他监测点试虫对马拉硫磷均敏感;所有监测点试虫对残杀威敏感。结论应对调查地区停止或减少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改用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或2类杀虫剂轮换使用,以减缓抗药性水平的发展并保护环境。
胡雅劼李观翠余技钢
关键词:白纹伊蚊常用杀虫剂抗药性
2012年汶川地震极重灾区蝇密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汶川地震极重灾区蝇类的种群构成和不同生境下的密度情况,为做好相关传染病的风险评估,指导开展汶川地震灾区蝇类和相关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捕蝇笼腐鱼诱饵诱捕法。结果汶川地震极重灾区蝇类总体密度为16.30只/笼,各监测点中汶川县、北川县和彭州市平均蝇密度相对较高;蝇种构成以丝光绿蝇最多,占总数的36%,其他依次为巨尾阿丽蝇、家蝇和大头金蝇;各类生境密度以绿化带较高,餐饮外环境较低;季节消长显示,4~8月是灾区蝇类密度的高峰期。结论 2012年汶川地震极重灾区蝇总体密度较高,其中绿化带应作为展开综合防治的重点区域。
胡雅劼钱薇萍陈东平周忆昭袁萍
关键词:密度监测
2019年四川省城市蟑螂密度与侵害情况监测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蟑螂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下密度情况,为制定蟑螂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统一使用粘蟑纸进行监测。结果 2019年共捕获蟑螂23 578只,平均密度为0.71只/张,德国小蠊占91.47%,为优势种群;四川省全年蟑螂密度季节性近似单峰分布,在7月达到活动高峰,平均侵害率为14.59%;不同生境蟑螂密度为农贸市场>餐饮业>居民区>宾馆>医院。结论已掌握四川省城市蟑螂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建议采取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
余技钢胡雅劼李观翠钱薇萍周忆昭陈东平
关键词:蟑螂
绿篱技术对白纹伊蚊的现场防治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应用绿篱技术对白纹伊蚊进行现场防治试验,探索对其进行快速和持续有效的控制方法,为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暴发流行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于2015年8-10月,在成都市所辖彭州市城区3个相对独立的居民院内,分别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在白纹伊蚊栖息的植被上喷洒高效氟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绿篱滞留喷洒)和氟氯氰菊酯水乳剂,采用人诱停落法监测白纹伊蚊密度,观察施药前后试验区和对照区白纹伊蚊的密度变化;采用Excel 2007软件录入数据,并计算密度下降率。结果使用高效氟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灭后1 d、第1~5周,白纹伊蚊密度下降率分别为96.0%、99.0%、85.0%、84.0%、47.3%和3.0%;氟氯氰菊酯水乳剂灭后1 d、第1周、第2周白纹伊蚊密度下降率分别为83.0%、77.0%和-25.0%。结论绿篱技术施药效果可达3周以上,具有持效长,耐雨水冲刷,省时省工、减少对环境污染等优点,对于控制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传染病暴发流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钱薇萍胡雅劼李观翠余技钢陈东平周忆昭
关键词:白纹伊蚊
四川省2017-2021年成蚊生态学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 了解四川省2017-2021年蚊虫种群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做好蚊类的防制和蚊媒传染病的预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7-2021年四川省21个市(州)的成蚊监测数据,采用诱蚊灯法对蚊类开展连续监测,应用Excel 2007和SPSS 25.0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2021年四川省21个监测点蚊虫平均密度为1.60只/(灯·h),5年中蚊密度基本维持在相近的水平波动;蚊种构成以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为主,分别占捕蚊总数的35.64%、33.98%和10.78%;各生境中总体蚊密度以牲畜棚最高,达4.51只/(灯·h),医院最低,为0.39只/(灯·h),且农村地区总体蚊密度显著高于城区(Z=-6.523,P<0.001)。全省蚊密度季节消长呈单峰曲线,高峰期集中在6-7月。结论 四川省各监测点蚊密度除2019年稍高以外,总体蚊密度均较低;优势蚊种为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农村蚊密度最高,是防制的重点地区;5-9月为主要优势蚊种活动的高峰期,在此时间段内应加强蚊类的综合防制。
胡雅劼张镇川李玲玲余技钢李观翠
关键词:蚊类动态监测
汶川地震灾区致倦库蚊抗药性水平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5·12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致倦库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指导今后在灾区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卫生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实验组致倦库蚊幼虫采自四川省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对照组试虫分别来自非地震极重灾区成都市城区和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昆虫饲养室饲养的标准敏感品系。采用生物测定幼虫浸渍法,获得的数据经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半数致死浓度(LC50)值和抗性级别。结果北川县、都江堰市、青川县和汶川县的致倦库蚊幼虫均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极高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2925.00、1250.00、2375.00和1075.00倍;北川县和都江堰市试虫对溴氰菊酯产生了高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90.59和71.77倍;青川和汶川县试虫产生了中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4.12和21.18倍;所有实验组试虫均对敌敌畏呈现出低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9.85、5.29、5.90和7.05倍;北川县、都江堰市和汶川县试虫对仲丁威敏感性降低,抗性倍数分别为3.90、3.12和3.83倍;青川县试虫呈现出敏感性,抗性倍数为1.57倍。结论 5·12地震灾区各地致倦库蚊幼虫对常用卫生杀虫剂中的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产生了极高抗药性,结合地震灾区灾后杀虫剂的使用情况,推测与地震发生后大量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类杀虫剂进行有害昆虫治理有关。
胡雅劼钱薇萍李观翠
关键词:致倦库蚊抗药性
四川省蚊虫监测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掌握四川省蚊种构成、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等情况,为相关疾病风险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结果四川省总体蚊密度为2. 85只/(灯·h),各生境中,牲畜棚和农户的蚊密度较高,分别为8. 41和3. 82只/(灯·h),医院成蚊密度最低,为0. 55只/(灯·h);主要蚊种为三带喙库蚊和致倦库蚊,分别占42. 25%和29. 02%。各监测点中成都市成蚊密度最高,达21. 38只/(灯·h);阿坝州最低,为0. 35只/(灯·h)。季节消长上,6—8月是高峰季节,7月最高,为6. 67只/(灯·h); 11月最低,为0. 4只/(灯·h)。结论掌握了四川省蚊媒的季节消长情况,为四川省病媒生物及蚊媒传播疾病的监测和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观翠胡雅劼余技钢钱薇萍周忆昭陈东平袁萍
关键词:蚊虫
1985-2009年四川省非疫区流动人口黑热病发病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分析非疫区流动人口黑热病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与临床减少病例误诊和复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四川省1985-2009年黑热病疫情报告、各级医疗机构诊治病例的病历记录资料;对就诊病例采用病原学或免疫学检测,阳性者给予锑剂治疗和收集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1985-2009年四川省共检出非疫区流动人口黑热病293例,检出的病例均有流行季节黑热病疫区居留史,居留时间3 d~10年。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以到九寨沟、汶川、黑水县和甘肃、新疆疫区后获得感染的居多,分别占31.06%、17.75%、7.51%、19.80%和15.36%。发病以男性居多,年龄以20~50岁中青年为主,占77.82%。发病到确诊时间为7 d~2年。改传统锑剂剂量为按公斤体重增大锑剂用量,复发率由17.05%降为6.83%。2005年以来,流动人口发病呈回升趋势。结论四川省非疫区流动人群黑热病发病人数近年呈上升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张富南胡雅劼张丽萍
关键词:非疫区流动人口黑热病发病复发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