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翰生 作品数:37 被引量:119 H指数:6 供职机构: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 南京医科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交通运输工程 建筑科学 更多>>
经C_(1、2)关节突螺钉治疗寰枢椎创伤和不稳的疗效及手术策略 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经C1、2关节突螺钉治疗寰枢椎创伤和不稳的疗效及手术策略。方法11例寰枢椎骨折或不稳需行寰枢椎融合患者,经颅骨牵引基本复位后行C1、2关节突螺钉联合Gallie手术,观察术后近期疗效、植骨融合及并发症。结果术中和术后无神经、椎动脉损伤表现。术后枕颈部冬痛消失7例,明显缓解4例。1例双上肢麻木术后明显好转。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示寰枢椎稳定性好。平均随访7.8个月,11例植骨均融合,无内固定并发症。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活动度未见明显减少,旋转活动平均丧失34.6%。结论经C1、2关节突螺钉固定寰枢椎生物力学稳定性好,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杨建东 王静成 冯新民 蒋百川 贾连顺 陶玉平 胡翰生关键词:寰枢椎 关节突螺钉 应用缝合锚钉解剖重建肩锁关节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估应用缝合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结果。方法自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3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为(40.0±15.6)岁。应用缝合锚钉重建喙锁韧带,复位固定肩锁关节。术后应用三维CT评估喙突上缝合锚钉的位置情况;通过肩关节正位片评估肩锁关节复位保持情况,并测量喙锁间距;记录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Constant-Merly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术后肩关节前屈上举平均为171.5°,体侧外旋为70.8°,体侧内旋为T8。VAS评分为(0.3±0.6)分,Constant-Merly评分为92.4分。术后术侧的喙锁间距平均为(8.9±3.0)mm,健侧的喙锁间距平均为(7.7±1.7)mm,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26枚锚钉中有23枚位置良好,1枚锚钉刺穿了喙突的下表面,2枚锚钉位置偏向内侧。1例患者肩锁关节复位完全丢失,1例患者肩锁关节复位部分丢失,其Constant-Merly评分分别为74分和84分。结论通过在喙突基底部准确地置入缝合锚钉,可以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恢复肩锁关节的垂直和水平稳定性。该技术创伤小,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结果。 卢耀甲 熊传芝 费文勇 胡翰生 郭丹关键词:肩锁关节 急性肩锁关节脱位 缝合锚钉 喙锁韧带 生长激素和细胞因子对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基质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索生长激素对体外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因子的关系,为生长激素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3在南京医科大学分子生物研究所完成。消化获取3个月龄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细胞,随机分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转化生长因子β1、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无因子对照组进行培养,每组16孔细胞。以噻唑蓝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阿新蓝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聚胺多糖分泌量。结果:①各处理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长激素和细胞因子均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生长激素组细胞增殖最显著,是对照组的2.17倍[噻唑蓝法检测不同组吸光度:无因子对照组为0.199±0.05,转化生长因子β1组为0.317±0.067,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为0.384±0.084,生长激素组为0.252±0.056,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为0.433±0.080]。②各处理组培养上清聚胺多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长激素和细胞因子均能促进软骨细胞基质分泌,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生长激素组聚胺多糖含量最高,是对照组的2.10倍[阿新兰染色法检测不同因子组上清聚胺多糖含量:无因子对照组为(49.69±1.37)mg/L,转化生长因子β1组为(80.10±1.42)m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为(88.44±1.68)mg/L,生长激素组为(67.73±1.56)mg/L,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为(104.47±1.86)mg/L]。结论:生长激素也有促进体外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基质合成作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生长激素联用有协同作用。 胡翰生 范卫民 刘锋 王青关键词:软骨细胞 生长激素 细胞因子类 肩袖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组织学研究 目的:建立肩袖损伤动物模型,探讨此模型的可行性并进行肩袖愈合的初步组织学研究。方法:18只骨骼成熟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建立肩袖损伤模型后随机均分为2组:修复组造模后1周行腱-骨缝合;对照组不予修复。分别于2,4,8周对冈... 卢耀甲 熊传芝 颜连启 陈岗 王强 胡翰生关键词:肩袖损伤 动物模型 组织学 全膝置换围手术期失血量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使用止血带不同方法对全膝关节围手术期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59例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行TKA手术全程中使用止血带,另一组在完成截骨后使用止血带、在骨水泥固化后松开止血带,以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失血量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组进行比较.使用Gross及Nadler公式计算围手术期总出血量.结果非全程止血带组术后首日总出血量明显多于全程止血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比较两组总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研究的患者术后均无关节血肿、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全程使用止血带并不能减少TKA围手术期总出血量. 卢志华 熊传芝 颜连启 王强 陈岗 胡翰生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 止血带 失血 应用缝合锚钉解剖重建肩锁关节的临床效果 熊传芝 卢耀甲 胡翰生 陈岗 王强 卢志华膝关节脱位合并多发韧带损伤合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急性膝关节脱位伴多发韧带损伤手术疗效,探讨急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治疗策略。方法:2011年1月-2014年5月,共收治23例急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21~67岁,平均41岁。致伤原因... 陈岗 熊传芝 胡翰生 颜连启关键词:膝关节脱位 韧带损伤 手术疗效 浮肩损伤保守与手术治疗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浮肩损伤在创伤疾病中较罕见,关于其治疗方法存在较多争议,至今仍无权威性的临床指导供学者达成共识。目的:对采取保守与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floating shoulder"或"浮肩损伤"为关键词。收集所有相关对照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观察森林图显示的分析特征和结果。结果与结论:无论保守还是手术治疗均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两种治疗方法相比较,在疗效获优方面,手术治疗稍占优势;在总体疗效优良方面,保守与手术治疗两者效果相当。 刘振东 王静成 顾加祥 冯新民 颜连启 杨建东 胡翰生 王强 陶玉平关键词:浮肩损伤 保守治疗 手术 膝关节脱位合并多发韧带损伤合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急性膝关节脱位伴多发韧带损伤手术疗效,探讨急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治疗策略.方法:2011年1月-2014年5月,共收治23例急性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21 ~ 67岁,平均41岁.致伤... 陈岗 熊传芝 胡翰生 颜连启髋关节置换修复关节囊的解剖和拉伸力学分析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髋关节后关节囊的拉伸力学和解剖特点,为全髋置换术中修复关节囊提供生物力学和解剖学依据。方法:以骨-关节囊-骨方式采集6个冷冻髋关节后关节囊韧带复合体标本,装载于Instron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标本的载荷-应变曲线、极限拉伸应变、极限拉伸载荷、弹性模量等拉伸力学特性。解剖12具尸体髋关节标本至关节囊,记录屈髋90°位,正常关节囊和经转子钻孔(传统法)修复关节囊的拉伸应变;将后关节囊可缝合区划分为9个区域,测量、比较不同分区的关节囊厚度;在尸体标本的两侧髋关节,分别采用传统法和经股骨颈解剖止点钻孔(解剖法)修复后方关节囊,并模拟早期康复活动,观察康复对修复后关节囊的影响。结果:关节囊韧带复合体标本载荷-应变曲线符合流变学和粘弹性特征,其极限拉伸应变为(39.21±5.23)%、极限拉伸载荷为(142.06±34.15)N,拉伸强度为(1.65±0.38)MPa,弹性模量为(14.23±5.62)MPa。屈髋90°位,传统修复关节囊拉伸应变大于正常关节囊(P<0.05),正常关节囊拉伸应变为:上部(17.0±2.6)%,中部(24.1±1.4)%,下部(26.0±4.3)%;传统修复法拉伸应变为:上部(37.0±4.9)%,中部(53.3±1.1)%,下部(68.3±6.2)%。后关节囊不同分区的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止点近端0.5 cm处各部厚度适合缝合,此处关节囊平均厚度为:上部(3.48±0.11)mm,中部(2.36±0.09)mm,下部(1.59±0.24)mm,后下关节囊距股骨止点(1.42±0.02)cm处最薄,应避免此处进针。模拟康复活动后,传统法修复的关节囊后下部分发生撕脱(10/12),解剖法修复的关节囊完整。结论:传统法修复关节囊后下部分拉伸应变过大,容易撕脱,解剖修复关节囊符合拉伸力学要求,有助于提高关节囊修复成功率。 胡翰生 王静成 卢志华 范卫民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关节囊 生物力学 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