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福民
作品数:
9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合作作者
宋慕陶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刘庆忠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李碧强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孙汝琪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
宋岵庭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9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9篇
天文地球
主题
7篇
活动区
6篇
耀斑
4篇
太阳
3篇
太阳活动
3篇
太阳活动区
2篇
磁场
2篇
H
1篇
天文
1篇
天文观测
1篇
天文台
1篇
图像
1篇
图像探测器
1篇
碰撞
1篇
中性线
1篇
紫金山天文台
1篇
拓扑
1篇
黑子群
1篇
CCD
1篇
CCD图像
机构
6篇
中国科学院国...
3篇
中国科学院紫...
1篇
南京大学
作者
9篇
胡福民
8篇
宋慕陶
4篇
刘庆忠
1篇
郑兴武
1篇
宋岵庭
1篇
李碧强
1篇
孙汝琪
传媒
5篇
天文学报
2篇
天体物理学报
1篇
天文学进展
1篇
紫金山天文台...
年份
2篇
1997
4篇
1996
1篇
1995
2篇
1994
共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一个黑子群“碰撞”和活动区复合的观测例子
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用赣榆站所拍得的精细色球资料研究了1990年10月两个活动区的复合过程,在缺少适时准确的磁图条件下,我们以KittPeak磁图为背景,巧妙运用Zirin-Prata法则,剖析了此两区的发展过程。发现:1)所谓黑子群“碰撞”不仅包含了两黑子群因迁移运动逐渐相互靠拢、接触,还包含了新生磁流在两群边界处浮现生长以及原黑子的衰没,2)随看“碰撞”的发生,被“碰”黑子的磁流迅速衰减,这时在接触边界处,Ha形态变化迅速,相隔24小时左右的照片难以证认形态的同一性。3)在“碰撞”区可能产生较多的耀斑,4)10月29日发生的大宁静暗条的激活可能与该两群“碰撞”复合有关。
李碧强
宋慕陶
胡福民
关键词:
黑子群
碰撞
活动区
耀斑
太阳NOAA6891活动区磁中性线的分析
1997年
太阳活动高产区NOAA6891是一个岛型δ黑子,它有5条中性线,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其中第3条的横场比较弱,但是由于有剪切,所以有耀斑活动.而第2条中性线的横场较大,剪切得非常厉害,所以在这个区域产生了大量的耀斑,包括2个白光耀斑.正因为如此,所以要对磁场作三维分析,其中用磁场拓扑界面来分析是一种好的途径.
李碧强
宋慕陶
胡福民
关键词:
磁场
耀斑
太阳活动区
几个活动区精细H_α结构的物理浅析
1994年
本文利用紫金山天文台赣榆站太阳精细结构望远镜拍得的高分辨率色球H_α照片,分析了三个典型活动区。文中利用并检验了七十年代获得的磁图推导法则,应用自己的数值模拟知识和Zwaan对AFS系新浮流区概括的特征,参考七十和九十年代总结的有关耀斑和EllermanBomb的出现规律,逐日分析活动区发展,定出其内部的中性线位置,提出简单和复合中性线的区分,由AFS系和亮谱斑同时出现判断新浮流区,从近离带图找等离子体不稳定点,从远离带图找普遍的磁场流场分布,由H_α结构的综合迹象推测磁场变化。总结出有关活动区H_α结构、磁场及等离子体性质关系的几点启示。
吴蓓
宋慕陶
胡福民
关键词:
太阳活动区
磁场
NOAA6361活动区现象分析
1995年
本文分析了NoAA6361活动区中的一些现象,发现该活动区在衰亡阶段经历了两次同极性黑子的复合过程,复合后的黑子本影间均有光桥存在,观测结果倾向于支持Parker1979年提出的黑子多磁流管模型,14日复合后的黑子本影还顺时针方向旋转了约70度角,从半影纤维的同样顺时针旋转可以认为:该黑子的半影磁场并非是普遍认为的简单的本影磁场的发散部分。我们还观测到另外两个比较有趣的现象:①δ黑子中的p极性黑子从δ黑子中分离,引起δ黑子中f极性黑子的拉长和旋转,产生本活动区最大的一个II/M级耀斑;②活动区中一新浮磁流的AFS(ArchFilamentSystem),有和经典的新浮黑子相异常的现象。离带观测显示,AFS左脚跟红移运动,而右脚跟紫移运动。
刘庆忠
胡福民
宋慕陶
关键词:
活动区
活动区NOAA6891的耀斑分析
1996年
本文分析了1991年10月的一个大δ型活动区的黑子演化和耀斑产生的位置及可能原因,发现该活动区89%的耀斑产生在两个磁中性线旁,两磁中性线处皆有较大的磁横场和剪切.在Hα中─中性线处观测到暗条由于黑子的挤压运动而变得剪切成“Ω”型;另一中性线处观测到纤维束较大的变化,有时明显能观测到磁绳结构.观测表明:大耀斑的爆发与磁场横向分量和磁剪切的大小没有明显的关系,而新浮磁通量和引起的磁对消可能是触发本活动区大耀斑的原因之一.我们首次观测到相反极性的黑子处于同一本影内,这样的磁位形可能与本活动区24日和27日观测到的两个白光耀斑有关.
刘庆忠
胡福民
孙汝琪
李碧强
关键词:
耀斑
太阳
计算的磁拓扑界线与耀斑相关性
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利用赣榆站所取得的色球精细结构资料,并采用了前苏联强磁场资料,逐日计算了1990年10月13日至16日复合活动区NOAA6309在色球层的磁拓扑界线,并与色球精细结构资料作了比照,发现:亮谱斑或亮耀斑核均是位于界线上,或紧邻它.这个结果支持“重联是耀斑在释放能量时的主要过程,而重联发生在磁场的拓扑界面上”的观点.
李碧强
宋慕陶
胡福民
关键词:
耀斑
太阳黑子运动引起的耀斑与活动区的耦合
1996年
利用紫台赣榆站太阳精细结构望远镜拍摄的色球和光球照片,研究了1990年11月6日至13日NOAA6361活动区的磁位形演化和耀斑产生区域,发现该活动区的活动主要集中在11日和12日两天还观测到新老活动区的碰撞耦合及耦合界面处小纤维(fibril)的快速变化,这些现象是由于前导黑子之一的p1黑子的连续几天的运动造成的.所有的活动也主要集中在P1黑子的周围.
刘庆忠
胡福民
宋慕陶
关键词:
耀斑
太阳
太阳活动区δ黑子的研究进展
1996年
对太阳活动区δ黑子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几乎所有大耀斑都产生在δ黑子中。近30多年来对δ黑子的观测和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观测证实。在本文中总结了30多年来对δ黑子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δ黑子的形成、发展和衰亡,以及与耀斑的关系等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最后简要地指出了今后工作的设想,特别是在δ黑子和耀斑的关系方面及理论研究方面。
刘庆忠
胡福民
宋慕陶
关键词:
太阳
活动区
耀斑
紫金山天文台HαCCD图像实时采集和处理系统
1997年
本文介绍了由南京大学天文系和紫金山天文台研究人员共同开发的HαCCD图像实时采集和处理系统。给出该系统硬件结构、软件各部分的功能、图像文件格式以及使用方法。
郑兴武
徐翔
宋岵庭
胡福民
宋慕陶
关键词:
图像探测器
天文观测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