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头状癌
  • 2篇手术
  • 2篇微小乳头状癌
  • 2篇小乳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清扫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颈淋巴
  • 2篇颈淋巴结
  • 2篇颈淋巴结清扫
  • 2篇甲状腺
  • 2篇甲状腺微小乳...
  • 2篇肠癌
  • 1篇医方
  • 1篇影像
  • 1篇影像技术

机构

  • 5篇上海市第七人...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胡盛
  • 2篇杨培民
  • 2篇于恩达
  • 2篇赵滨
  • 1篇苏臻希
  • 1篇杨平
  • 1篇杨静

传媒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54例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方法对54例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作回顾分析。结果48例行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清扫同侧中央区淋巴结;全甲状腺切除6例,清扫双侧中央区淋巴结。13例单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4.1%),术后并发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3例,暂时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治疗后恢复正常,并发症发生率9.3%。结论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防性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是必要的。
杨培民赵滨胡盛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微小癌颈淋巴结清扫
结肠癌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6年
大肠癌作为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其中以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尤为显著,但多数患者被发现已属中晚期,随着实验室及内窥镜检查、影像技术、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检查、检验技术的进步,使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更为便捷、准确。特别是内镜技术治疗的引入、
胡盛于恩达
关键词:结肠癌女性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检测内窥镜检查影像技术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79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PTMC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术前B超检查考虑PTMC可能,64例经术中冰冻病理诊断,15例经术后石蜡切片证实。55例行单侧腺叶+峡部切除,清扫同侧中央区淋巴结;全甲状腺切除9例,清扫双侧中央区淋巴结。18例单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2.8%),术后并发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5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6例,并发症发生率13.9%。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为临床常见病,术前B超检查、术中冰冻病检有利于提高伴发PTMC的诊断率,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防性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是必要的。
赵滨杨静胡盛苏臻希杨培民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淋巴结清扫
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中医治疗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阐述胃肠功能紊乱的相关因素,综合评述通过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刺、穴位按摩、耳穴疗法、艾灸6项促进胃肠蠕动的中医技术。
杨平胡盛吕伟建
关键词:胃肠功能腹部手术中医方法
小口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小口切除术在治疗结肠癌患者的短期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结肠癌患者134例,行小口切除术54例,腹腔镜切除术80例,统计患者的一般情况、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淋巴结清扫情况等住院信息及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小口切除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小切口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口切除术治疗结肠癌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胡盛于恩达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结肠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