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忠滨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油田
  • 3篇孤岛油田
  • 1篇氮气泡沫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低渗透油层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倾角
  • 1篇油藏
  • 1篇油层
  • 1篇油井
  • 1篇油井生产
  • 1篇增油
  • 1篇增油效果
  • 1篇适应性
  • 1篇疏松
  • 1篇特低渗
  • 1篇特低渗透
  • 1篇特低渗透油藏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5篇王忠滨
  • 2篇蔡玲玲
  • 2篇徐东
  • 2篇林秋民
  • 1篇崔海亮
  • 1篇高树生
  • 1篇汪益宁
  • 1篇袁海燕
  • 1篇杨朝蓬
  • 1篇赵明国
  • 1篇张清波
  • 1篇李金珠

传媒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孤岛油田油井生产参数调整适应性分析与优化
2012年
调整生产参数作为抽油机井的一项辅助增产措施,以其见效快、时间短且费用低等优点,在采油生产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确保开发单元的高产稳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近2年调参井生产数据统计分析,找出了增油量与含水率、沉没度等生产参数的关系,确定了参数调整的依据和范围以及参数优化后期管理工作。在2011年下半年油井上调参数后见到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对于指导研究区抽油机井的参数调整和节能效果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
蔡玲玲张清波王忠滨林秋民徐东
关键词:抽油机增油效果节能降耗
储层压力下氮气泡沫封堵性能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储层压力对泡沫产生的封堵能力影响较大。为了研究泡沫在实际储层压力下封堵性能的影响因素,实验设置10MPa的回压模拟泡沫生成的环境压力,以氮气作为气相介质研究储层压力、气液比、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地层倾角等对泡沫封堵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储层压力影响泡沫的封堵性能,压力越大泡沫产生的阻力效应越小。在一定的储层压力下,存在最佳的气液比,使得泡沫产生的阻力效应最强。储层的孔隙结构影响泡沫的存在形态,渗透率越高的储层中泡沫的封堵作用越强。低含油饱和度情况下,泡沫仍能产生一定的封堵作用,但是封堵有效期很短,因此氮气泡沫可以在低含油饱和度储层中形成暂时封堵。泡沫在存在倾角的储层中更易均匀分布,产生的封堵阻力越高,同时也说明泡沫在垂向上的封堵能力更佳。
杨朝蓬高树生汪益宁柯文奇路岩王忠滨
关键词:氮气泡沫封堵能力储层压力含油饱和度地层倾角
特低渗透油藏CO_2非混相驱油机理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针对大庆油田树101井区特低渗透油层,结合油藏条件,通过一系列室内实验,确定了CO2驱油机理。研究表明:随着CO2注入量增加,溶解油气比、体积系数和膨胀系数增大,黏度降低,束缚水体积膨胀。在27 MPa下注入CO2,地层油体积膨胀1.484 7倍,残余油饱和度降低11.43%,地层油黏度降低到原黏度的48.51%,束缚水体积膨胀1.132 4倍。同时当地层压力从27 MPa降低到原始地层压力后,依靠溶解CO2膨胀能,可采出原油15.49%。此外,注入CO2后,CO2-地层油的界面张力降低,CO2可使地层油中的轻质烃抽提和汽化,从而提高采收率。
赵明国李金珠王忠滨
关键词:大庆油田特低渗透油层CO2非混相驱
孤岛油田贫气油井计量技术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随着孤岛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区块品位差,综合含水不断升高,伴生气逐年减少,出现了低液量、低含气、间歇出油井无法计量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满足油田高含水期计量工作的需要,我区在采油厂的支持下,我们对油田上常用的一些国内外贫气油井计量装置做了初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技术含量高、价格适宜,比较适合油田生产情况的产品:称重式计量装置、圆形多井式油气计量装置、双分离器量油装置进行了对比试验。
袁海燕王忠滨徐东蔡玲玲曾婉丽
孤岛油田稠油井动态“一井一策”管理技术被引量:3
2012年
孤岛油田稠油区块属于疏松砂岩油藏,胶结疏松原油粘度大,比重高,流动性差。地面油井生产以掺水工艺为主,主要采用"掺水伴输、降回压为主,掺水稀释降粘和掺水升温降粘提高掺水效果为辅,特殊井特殊对待"的稠油掺水工艺。通过室内研究建立稠油掺水降粘的实验方法和不同含水条件下的油水混合物粘温关系相关模式,现场试验稠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状态,建立起稠油井地面正常生产的"温度场",在此基础上首先确立不同区块油井的整体管理指导意见,再根据稠油井不同注汽周期、注汽的不同阶段、原油特性、地质条件、季节变化、开发方案等因素,制定稠油井地面正常生产的"一井一策",建立油井生产档案,及时进行地面配套和参数动态优化,使稠油井处于最佳生产状况,减少稠油井停井时间,提高稠油井采油时率和管理水平。
王忠滨崔海亮林秋民
关键词:疏松掺水温度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