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宇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2篇疗效比较
  • 1篇胆碱
  • 1篇胆碱能
  • 1篇胆碱能神经
  • 1篇胆碱能神经元
  • 1篇动脉
  • 1篇心肺
  • 1篇心静脉压
  • 1篇穴位
  • 1篇穴位贴敷
  • 1篇压缩骨折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液体管理
  • 1篇远期
  • 1篇远期疗效
  • 1篇远期疗效比较
  • 1篇针刺

机构

  • 7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浙江省中医院

作者

  • 7篇王宇
  • 3篇任伟峰
  • 3篇黄立强
  • 2篇刘晋闽
  • 2篇章明
  • 1篇黄伟
  • 1篇张洁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医正骨
  • 1篇新中医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0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KP技术骨水泥灌注量与疗效关系探讨
2009年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由美国的Reiley等设计并于1998年得到FDA批准应用于临床。PKP是近年兴起的微创治疗新技术,因该技术能使患者迅速缓解疼痛、创伤小,因此发展较快。近年来,本院应用PKP技术越来越多,现将应用PKP过程中经验教训报道如下。
黄立强刘晋闽章明王宇任伟峰
关键词:PKP灌注量骨水泥疗效FDA批准缓解疼痛
3种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膨胀式椎体成形术(SKY)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PVP(63例)、PKP(26例)和SKY(23例)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术后即刻及术后6,18个月的脊柱后凸Cobb角,疼痛缓解指数评分(VSA评分)。结果所有患者中有26例发生骨水泥渗漏,PVP组21例,PKP组2例,SKY组3例。3组术后6个月内疼痛缓解指数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18个月时,SKY组、PKP组疼痛缓解指数差于PVP组,PVP在矫正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方面明显差于PKP和SKY;术后18个月,PKP和SKY的矫正效果降低。结论PVP、PKP、SKY疼痛缓解近期效果相近,远期PVP较好;椎体后突角矫正,近期PKP、SKY较好,远期效果降低;PKP与SKY相对PVP可大大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王宇刘晋闽章明黄立强任伟峰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质疏松椎体成形术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多途径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观察中医多途径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辨证施治配合牵引、针灸、推拿、针刀、导引、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均连续治疗23天,观察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与体征,有效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包括眩晕、头痛、记忆、颈部酸痛、颈部活动、颈部肌肉痉挛、颈椎棘突旁压痛和旋颈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有效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明显缩短(P<0.01)。结论:中医多途径综合疗法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主症及体征,且疗效确切,起效迅速。
刘晋闽张洁任伟峰王宇黄立强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疗法
腰椎非融合与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终板Modic退变的远期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融合与非融合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终板Modic退变患者的远期疗效,探讨哪种手术方式更利于术后疼痛的缓解,并比较不同Modic分型的手术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有终板Modic...
王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远期疗效
下托投射的胆碱能神经亚群在促进颞叶癫痫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石杉碱甲对其调节作用研究
目的: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发病机制复杂,基于传统“兴奋-抑制失衡”理论的抗癫痫药物只能对症治疗,对疾病进程无缓解。前期研究发现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环路是癫痫病灶海马胆碱能输入的主...
王宇
关键词:胆碱能神经元谷氨酸能神经元石杉碱甲
针刺联合穴位贴敷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贴敷对缺血性脑卒中(IS)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1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208例IS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104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WST)、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功能性经口进食量表(FOIS)、吞咽造影评分表(VFSS)评分]、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维生素C、镁(Mg)、磷(P)、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WST及SS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FOIS及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WST及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FOIS及VF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组Alb、Hb、维生素C、Mg、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NRS2002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Alb、Hb、维生素C、Mg、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NRS2002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12%(23/104),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0.58%(11/104),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38%(94/104),对照组为72.12%(75/10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与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与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对IS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较好,有效促进其吞咽功能的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生活质量。
张雯舒王宇吴玉丽欧晓凤徐亚林孙明英
关键词:吞咽障碍针刺穴位贴敷吞咽功能生活质量
心肺超声联合PiCCO监测在重症肺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0
2021年
目的观察心肺超声联合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iCCO)监测在重症肺炎(SP)伴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SP伴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心肺超声联合PiCCO监测进行液体管理,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压(CVP)联合PiCCO监测进行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序贯器官衰竭量表(SOFA)评分和液体平衡量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VP、氧合指数、静态肺顺应性(Cst)及液体平衡量增加,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SOFA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氧合指数和Cst增加(P<0.05),EVLWI、SOFA评分及液体平衡量减少(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28-d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SP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管理中,心肺超声联合PiCCO监测较CVP联合PiCCO监测更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
黄伟韩锦李仁爱王青伟王宇高劲松
关键词:重症肺炎超声中心静脉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