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玉军

作品数:61 被引量:305H指数:10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动脉
  • 11篇成像
  • 9篇影像
  • 8篇血管
  • 8篇影像学
  • 8篇X线
  • 6篇造影
  • 6篇造影术
  • 6篇三维成像
  • 6篇肿瘤
  • 6篇成人
  • 5篇中耳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4篇多层螺旋CT
  • 4篇支气管
  • 4篇气管
  • 4篇内耳
  • 4篇肺癌
  • 4篇X线计算

机构

  • 30篇辽宁医学院附...
  • 18篇锦州医学院附...
  • 3篇锦州医学院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绥中县人民医...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锦州市中心医...
  • 1篇辽宁省肿瘤医...

作者

  • 50篇牛玉军
  • 16篇王志铭
  • 9篇闫晓虹
  • 6篇曹阿丹
  • 6篇武克俭
  • 5篇刘宁
  • 4篇杨树山
  • 4篇雷振
  • 3篇刘宏文
  • 3篇张祥林
  • 3篇何翠菊
  • 3篇刘洋
  • 3篇刘景勃
  • 3篇张燕
  • 3篇杨晓军
  • 3篇陈荣霞
  • 2篇赵坤
  • 2篇高晶兰
  • 2篇王忠彬
  • 2篇司忠义

传媒

  • 8篇中国临床医学...
  • 6篇解放军医学院...
  • 4篇医用放射技术...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锦州医学院学...
  • 3篇辽宁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CT和M...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7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2
  • 1篇1989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动脉夹层10例误诊报告并文献复习
2006年
马洪林柴文戍牛玉军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误诊
肋骨骨折各种影像学诊断价值及对比分析被引量:35
2006年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各种影像学诊断价值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63例单发或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共196处分别进行如下检查:X线平片29例;CR47例;SCT胸部横断11例并薄层重建,薄层横断、倾斜扫描各12例,共35例薄层行2DMPR、3DSSD及MIP重建;MSCT胸部28例并薄层重建2DMPR、3DVR及MIP重建。结果X线平片、CR、SCT诊断率分别为76.67%、87.68%和94.44%,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即SCT扫描优于CR图像,CR图像优于X线平片。SCT扫描与薄层重建及横断、倾斜扫描、MSCT扫描与薄层重建诊断率分别为94.44%、100%、100%、100%、95.18%和100%,六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薄层显示效果好,诊断率均达100%,为诊断标准。2D重建起辅助诊断作用。SCT及3DSSD、MIP重建、MSCT及3DVR、MIP重建可立体、形象显示骨折,定位效果好,但对轻微骨折显示欠佳,诊断率分别为94.69%、95.58%、97.59%和96.39%,四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CT、MSCT及其2D、3D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与X线平片或CR的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定性、定量及定位诊断作用。
牛玉军何翠菊闫晓虹王志铭
关键词:肋骨骨折X线平片CR
局限于一脑叶的多发小囊型脑囊虫病一例
2000年
牛玉军杨晓军
关键词:脑囊虫病CT病例报告
影像学不同检查方法对肋骨转移瘤诊断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赵广文牛玉军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CT检查MSCTCR检查X线平片
胃间质瘤CT征象与危险度分级的关系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CT征象与危险度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10月-2015年3月经手术病理、免疫组化证实的GST患者46例的CT征象,并与危险度分级对比。结果 46例中,极低危险度5例,低度危险度16例,中度危险度15例,高度危险度10例。GST的大小、形态、有无坏死与危险度分级相关(P<0.05);GST的生长方式、生长部位、强化程度与危险度分级无关(P>0.05)。结论胃间质瘤CT征象有助于肿瘤的危险度分级,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陈大鹏牛玉军谢美艳李铁
关键词:胃间质瘤危险度分级计算机体层成像病理学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06年
李强王志铭牛玉军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颈动脉瘤局部血肿动脉出血
肾脏恶性肿瘤CT灌注成像检查技术
2006年
肾脏恶性肿瘤检查方法较多,包括超声、IVP、CT、CTU及MRI等,但均为解剖形态学检查及成像,仅可显示肿瘤大小、外形、部位及侵犯程度等,而不能观测肿瘤供血、肿瘤血管生成及其微循环变化,不能为临床提供既包括形态,又包括功能的成像,CT灌注成像恰恰解决了此方面的问题,达到了分子水平上成像,对临床手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就我院应用GE light speed 16CT机行灌注成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
杨树山陈荣霞牛玉军
关键词:CT灌注成像肾脏恶性肿瘤形态学检查肿瘤血管生成临床手术微循环变化
正常成人半月板标本测量与CT图像测量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对同一成人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标本分别进行解剖学直接测量,CT影像径线测量及对活体成人半月板的CT影像测量的比较,揭示CT影像状态下半月板大小与实际半月板大小的差异及相关性,便于临床工作中更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标本组:30例成人膝关节大体解剖标本,分别进行大体解剖和CT横断图像半月板的4个径线测量;活体组:对30例成人膝关节CT横断图像也分别进行半月板的4个径线测量,比较所测各项均值相差的显著性意义,对相差显著且有相关性的项目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半月板均显示清晰。成人活体半月板CT图像测量值与标本CT图像测量值,两组测量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检验p>0.05)。大体标本测量组与标本CT组测量值尽管差异显著,但呈正相关,由此建立了从CT影像测量值推算实际半月板大小的回归方程。结论半月板标本CT组测量值与活体半月板CT图像测量值的差值无显著意义,然而CT影像测量值与实际半月板大小有明显差异,通过CT图像测量值运用回归方程计算活体半月板大小,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祥林闫晓虹牛玉军张燕武克俭王志铭
关键词:半月板螺旋CT
MSCT仿真内镜对小儿支气管植物性异物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价MSCT仿真内镜及其他三维重建对小儿支气管植物性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33例支气管植物性异物患者的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肺MSCT仿真内镜及其他三维重建表现,评价其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33例患者异物部位与术中所见一致。直接征象:小异物附着于腔内壁伴气道狭窄13例、大异物嵌塞于腔内伴气道中断17例、未见直接征象3例。间接征象:肺气肿14例、伴纵隔双边影6例、胸壁双边影4例、肺不张6例、肺炎5例、肺不张并肺炎4例,无间接征象4例。结论:MSCT仿真内镜及其他三维重建对支气管植物性异物诊断明确,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牛玉军
关键词:支气管植物性异物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
多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组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2006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其三维重组对中央型肺癌(CLC)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CLC患者,经MSCT平扫,增强动、静脉期扫描,二维多平面及曲面重组(MPR及CPR),三维容积重组(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仿真内窥镜重组(CTVE),同时均经支气管镜及其病理检查,4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并将各种重组诊断结果与横断面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58例CLC MSCT三维重组、支气管镜及手术分三型:腔内结节型5例,环状狭窄型19例,偏心狭窄截断型34例。MPR及CPR、MIP、CTVE诊断结果与横断面扫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VR差异则有显著性。结论:MSCT三维重组能准确分型诊断CLC,评价气管、支气管树肿瘤侵犯程度与范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牛玉军王忠彬王志铭
关键词:肺肿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