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晨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性
  • 1篇血管活性
  • 1篇血管活性物质
  • 1篇血管痉挛
  • 1篇血浆
  • 1篇血性
  • 1篇预后
  • 1篇预后不良
  • 1篇源性
  • 1篇真人
  • 1篇三维成像
  • 1篇释放激素
  • 1篇手术
  • 1篇栓塞
  • 1篇栓塞术
  • 1篇死因
  • 1篇内压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沈晨
  • 4篇程华怡
  • 4篇杨治荣
  • 3篇施巍
  • 3篇郭智霖
  • 1篇欧阳火牛
  • 1篇吴逸群
  • 1篇施巍

传媒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激素及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激素及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变化情况.方法将121例脑出血患者分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组(A组,78例)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组(B组,43例),50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β-内啡肽、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入院时A组和B组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后各时间点A组、B组患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β-内啡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A组和B组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NO、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后各时间点A组、B组患者NO、CG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腺激素释放激素、β-内啡肽、NO、CGRP均参与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下丘脑应激反应,其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变化更明显.
沈晨程华怡
关键词:出血性脑卒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Β-内啡肽CGRP
计算机辅助导航下纠正颅眶面部骨纤维结构不良
2014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下纠正颅眶面部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效果。方法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3月,20例颅眶面部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在导航指导下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结果 20例患者通过手术,改善了外观和功能,无1例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结论计算机辅助导航指导下纠正颅眶面部骨纤维结构不良可以提高重建的准确性,减少手术风险,提高外观上的对称性。
程华怡吴逸群沈晨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导航手术
血清sTWEAK、Netrin-1联合APACHEⅡ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sTWEAK)、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术后30 d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血清sTWEAK、Netrin-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据以构建血清sTWEAK、Netrin-1及APACHEⅡ评分联合应用的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WEAK、Netrin-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的重症监护室居住时间长于预后良好组,白蛋白水平、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评分和血清Netrin-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多发脑挫裂伤占比、机械通气占比、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和血清sTWEAK、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发脑挫裂伤、Netrin-1水平降低、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升高、sTWEAK水平升高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TWEAK、Netrin-1及APACHEⅡ评分3个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时曲线下面积及其95%CI分别为0.742(0.552~0.925)、0.731(0.488~0.963)、0.714(0.502~0.911)、0.882(0.795~0.947)。结论血清sTWEAK、Netrin-1联合APACHEⅡ评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不良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沈晨施巍张元杰杨治荣程华怡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
3D真人侧脑室模型的设计与构建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构建3D真人侧脑室解剖模型,用于显微神经解剖教学和临床手术计划。方法以1例36岁健康成年志愿者176张头颅MRI T2加权二维断层图像图片为原始数据,联合应用Matlab、Geomagic和Maya等软件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轮廓线提取,三维重建形成3D模型,然后对模型和影像进行关联。结果根据176张原始图像数据成功完成了人侧脑室三维模型的重建,计算证实模型轮廓线与原始图像边缘吻合较好,经过3D模型与MRI数据场关联后所得模型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所建模型可任意旋转、放缩,从各个角度观察。结论成功构建的模型能够重复观察和研究且不受时间限制,也没有手术的压力。该模型也可为进入侧脑室目标部位提供潜在的外科练习,为后续指导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
杨治荣施巍沈晨郭智霖
关键词:侧脑室计算机模拟三维成像解剖学模型
无创颅内压监测在创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对救治创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s welling,PADBS)患者的辅助作用,为无创ICP检测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4例PADB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取得病例组53例,对照组61例,分别给予采用无创颅内压监测和有创颅内压监测,根据患者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及生存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不同分型颅内压检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48h内进行大骨瓣开颅手术时间的生存分析,病例组中位手术时间为35.6个月,对照组中位DFS为33.5个月,两组患者检测进行手术时间的生存曲线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创ICP检测患者继发性出血率为3.2%,脑脊液感染病况为7.9%;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ICP检测患者住院天数短于有创ICP检测患者(P<0.05)。结论:无创ICP应用于PADBS治疗的临床价值与有创ICP相当,但无创ICP更便捷、创伤小,有利于对患者进行持续性检测。
沈晨施巍杨治荣郭智霖范其亮吴祎炜
关键词:无创监测颅内压
血清MBL、HRG、IL-23/IL-17炎症轴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和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富组氨酸糖蛋白(HRG)、白细胞介素(IL)-23/IL-17炎症轴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95例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aSAH患者,根据术后第4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是否发生CVS及严重程度分为无CVS组(126例)、轻度CVS组(18例)、中度CVS组(39例)和重度CVS组(12例)。比较4组术前及术后3 d血清MBL、HRG、IL-23、IL-17水平。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预后的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137例)和预后不良组(5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BL、HRG、IL-23、IL-17水平及其联合应用模型对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195例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CVS发生率为35.38%。术后3 d,轻、中、重度CVS组血清MBL、IL-23、IL-17水平高于无CVS组,其中重度CVS组高于中度CVS组,中度CVS组高于轻度CVS组(P<0.05);轻、中、重度CVS组血清HRG水平低于无CVS组,其中重度CVS组低于中度CVS组,中度CVS组低于轻度CVS组(P<0.05)。术后3 d,4组血清MBL、IL-23、IL-17水平高于术前,血清HRG水平低于术前(P<0.05)。预后良好组动脉瘤直径≥6 mm、动脉瘤个数>1个、手术时间>24 h、Hunt-Hess分级Ⅲ/Ⅳ级、术后CVS患者例数占比及术后3 d血清MBL、IL-23、IL-17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术后3 d血清HRG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直径≥6 mm、Hunt-Hess分级Ⅲ/Ⅳ级、术后CVS、术后3 d MBL、IL-23、IL-17水平升高及HRG水平降低均是导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后3 d血清MBL、HRG、IL-23、IL-17这4项指标对aSAH患者预后不良均有一定的预测效能。4项指标联合应用的预测模型效能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853)。结论aSAH患�
沈晨施巍张元杰杨治荣程华怡
关键词:介入栓塞术脑血管痉挛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白细胞介素-23
兔面神经外伤性损伤后恢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通过比较兔压榨性损伤组与正常组的面神经功能与组织学差异,研究面神经的损伤及其修复过程,为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寻找合适的干预时机。方法15只普通级成年新西兰兔,分别对其左侧颞外面神经主干施以压榨性损伤,分别于损伤后2周、4周、6周取材,通过电生理测定、显微结构观测及相应的组织学量化分析等方法,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损伤后2周时,大部分轴突颗粒状变性,髓鞘松解;4周时,部分轴突恢复正常;6周后,压迫组基本恢复正常结构,其电生理功能与形态学相符。损伤4周后,总体轴突密度为68.88%;6周后,总体轴突密度恢复至88.63%,与正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兔面神经损伤2周后部分神经功能开始恢复,至6周时功能基本恢复。
沈晨郭智霖欧阳火牛
关键词:家兔面神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