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益
- 作品数:73 被引量:439H指数:14
- 供职机构: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浙江省布鲁氏菌病疫情与防控对策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分析浙江省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态势,提出防控对策,为今后南方地区开展布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布病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全省从事牲畜养殖、交易、屠宰、皮毛加工和海洋生物捕捞加工等重点人群进行监测。结果 2011年浙江省共监测重点人群7565人,血清学阳性125例,阳性率平均为1.65%,确诊新发布病病例57例,年发病率为0.12/10万,检出布病感染者68例。与2010年相比病例数增加了90%,新感染者数增加了7.9%,发生暴发疫情1起,布病病例数为历年最高。发病主要与接触外省引进的病牛羊或羊肉制品有关,医院实验室人员有因接触患者血培养物感染布病,但仅接触本地湖羊的从业人员未发现有布病感染。结论应大力发展饲养本地牲畜,禁止调运高风险区域牲畜,加强牲畜流通环节的检疫和管理,实行定点交易、集中屠宰。做好职业人群的保护和疫情监测,开展对专业人员的诊治技术培训;做好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以控制疫情蔓延。
- 徐卫民朱素娟王衡王佳杨洋金行一汤益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疫情防控对策
- 量化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索量化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方法。方法用AWA-PcAb/MG2双抗体夹心ELISA(S-ELISA)检测SEA-TCA抗原,并根据测得的OD490值和相应抗原浓度计算回归方程式,再用该法和fSjc26GST-PcAb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急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的血清循环抗原。并初步应用于检测流行区和传播阻断地区的人群血清循环抗原。结果AWA-PcAb/MG2双抗体夹心ELISA测得SEA-TCA浓度(y)与OD490值(x)呈明显的正相关(r=0.981,y=128.08x-46.95);血清循环抗原的平均含量,急性血吸虫病人(206.27±36.62 ng/ml)显著高于慢性血吸虫病人(122.88±75.13 ng/ml)。两组双抗体S-ELISA检测急性血吸虫病人循环抗原的阳性率均为100%(34/34),慢性血吸虫病人循环抗原的阳性率则分别为87.50%(70/80)和78.57%(63/80),特异性分别为90.74%(98/108)和92.59%(100/108)。用以上两法对流行区和传播阻断地区的人群血清进行循环抗原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34.52%(87/252)和9.72%(49/504),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组双抗体S-ELISA用于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均有较好的效果,其中AWA-PcAb/MG2双抗体夹心ELISA能量化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
- 蒋健敏张素娥施晓华汤益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双抗体夹心ELISA循环抗原
- 金标渗滤法快速检测曼氏裂头蚴病患者血清IgG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探索简易、快速的人曼氏裂头蚴病血清学免疫诊断方法。方法将曼氏裂头蚴可溶性抗原点样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以胶体金-SPA为检测标记物,采用垂直流渗滤装置检测病人血清中曼氏裂头蚴特异性IgG抗体。结果曼氏裂头蚴病病人血清阳性检出率为92.0%(23/25),健康人群血清假阳性率为2.0%(2/100);与囊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旋毛虫病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40.0%(16/40)、52.0%(13/25)、13.3%(4/30)、8.0%(2/25)、6.7%(2/30),未发现与广州管圆线虫病、结核病病人血清有交叉反应;与ELISA平行检测74人份血清,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有极显著性意义(К=0.871,P<0.001)。结论金标渗滤法检测曼氏裂头蚴病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G,不仅简易、快速而且检出率高,但与肺吸虫病、囊虫病病人血清存在较高的交叉反应,需根据病人饮食史等流行病学资料进行鉴别诊断。
- 王越汤益干小仙
- 关键词:曼氏裂头蚴病金标免疫渗滤法免疫诊断
- 塑料条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抗体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 1996年
- 塑料条ELISA(PS-ELISA)方法,以PVC塑料条代替微孔板,作为ELISA的固相载体,以达到简化操作、节约成本的目的.建立的PS-ELISA方法,在抗原、血清、酶结合物工作浓度选择时,与常规ELISA方法相比,两法OD值差异不大;检测73份血吸虫病人血清、95份健康人血清、18份肺吸虫病人血清和18份丝虫病人血清,PS-ELISA和ELIS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5.9%、1%、0%、0%和94.5%、1%、0%、0%,两法无显著差异;检测73份血吸虫病人血清,PS-ELISA和ELISA的平均P/N值分别为14.63和5.47,t检验有显著差异(t=12.28,P<0.01);检测95份健康人血清,PS-ELISA和ELISA的平均P/N值分别为1.01和1.16,(t=1.92,P>0.05).结果提示,PS-ELISA可应用于检测血吸虫病,且该法似能提高低感染度的检出率和降低假阳性率.
- 汤益张悟澄吴志良
- 关键词:血吸虫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
- 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循环抗原在血吸虫病控制流行地区应用的研究
- 1996年
- 对血吸虫病已控制流行地区1099名10岁以上的人群,应用抗血吸虫成虫抗原多克隆抗体(PcAb)为捕捉抗体,抗血吸虫虫卵抗原单克隆抗体(McAb)MG_2-HRP为覆盖抗体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CAg),并以ELISA检测抗体(CAb)作平行对照.结果CAg和CA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5%和4.64%,两者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在50例CAg阳性者中,无血吸虫病治疗史者31例,而51例CAb阳性者中,无血吸虫病治疗史者仅6例.CAg和CAb联合检测能提高检出率.
- 张素娥施晓华郑志国汤益蒋健敏郁俊豪程国强楼涤屠乐鸣
- 关键词:血吸虫病双抗体夹心ELISA循环抗原多克隆抗体
- 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DQB1基因多态性与弓形虫病感染的关联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杭州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QA1、DQB1基因多态性与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感染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配对研究及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对43例弓形虫感染者以及43例对照组进行HLA-DQA1、HLA-DQB1等位基因分型,并进行基因频率、疾病发生相对危险率(OR)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弓形虫感染组HLA-DQA1*0302、HLA-DQB1*0301基因表现频率均显著增高(Pc<0.05);而HLA-DQB1*0504基因表现频率则显著降低(Pc<0.05)。结论HLA-DQA1*0302、HLA-DQB1*0301等位基因与杭州地区汉族人群的弓形虫易感性相关;HLA-DQB1*0504基因频率可能与弓形虫感染的抵抗性相关联。
- 王佳徐卫民王衡汤益杨洋
- 关键词:弓形虫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
- 浙江省高危人群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了解浙江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布病防治对策。方法采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全省涉及家畜交易、屠宰、养殖、挤乳和畜产品加工等布病高危人群进行检测。结果全省12个地、市56个县(市、区)共监测高危人员5371人,检出血清学阳性129例,阳性率为2.40%,其中新发病例37例,隐性感染者92例,疫情分布在9个地、市的20个县、区。发病季节以冬春季节为主,感染人群主要为农村奶牛饲养和外来山羊屠宰人员,发病年龄为青壮年人群,感染主要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有关,也有非职业人员食源性感染布病现象。结论大量牲畜从外地引进未得到有效检疫和管理,从业人员对布病危害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等是浙江省布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应加强牲畜流通环节的检疫和管理,做好牛羊等牲畜的集中定点屠宰,开展宣传教育,作业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以控制疫情。
- 徐卫民朱素娟王衡王佳杨洋金行一汤益
- 关键词:高危人群布鲁氏菌病
- 2005-2009年浙江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掌握浙江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规律及分布状况,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全省涉及牛、羊畜交易、屠宰、养殖、挤乳、畜产品加工、海洋动物加工及兽医等重点职业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全省12个地市2005-2009年共监测重点人群26980人,检出血清学阳性者535例,阳性率为2.0%,其中确诊新发病例143例,新感染者392例,监测点由2005年涉及50个县(区)增加到2009年的59个;绍兴市和金华市分别为检出病例及感染者数最高地区,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1.3%(59/143)和总感染者数的40.8%(160/392);随着年份的增加,亚急性、慢性布病病例所占比例逐年下降(2χ趋势=10.04,P=0.002);主动检出病例数所占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2χ趋势=3.93,P=0.048)。结论近5年来,新的布病疫点不断出现,确诊的患者数及感染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上升的速度很快。与多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牲畜流通环节的检疫和管理,做好重点羊交易市场人群布病的主动监测、健康教育等工作是今后布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 朱素娟徐卫民王衡杨洋金行一汤益王佳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人间疫情血清学监测
- 单克隆抗体检测血吸虫病人血清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初步探讨
- 1996年
- 本文系探讨用ⅢD_(10)McAb识别18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CIC,并与经聚乙二醇(PEG)沉淀的CIC对照,二者结果相似.该McAb-ELISA方法检测血吸虫病慢性患者67例,46例呈阳性反应,21例呈阴性反应而对肺吸虫病患者59例、健康人23例全部呈阴性反应.初步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血清CIC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 郑志国楼涤蒋建敏汤益郁俊豪屠乐鸣
- 关键词:血吸虫病循环免疫复合物单克隆抗体
- 成虫三氯醋酸抽提抗原金标免疫渗滤法诊断日本血吸虫病及考核疗效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成虫三氯醋酸抽提抗原(AWA-TCA)金标免疫渗滤法在日本血吸虫病诊断和疗效考核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用三氯醋酸提取AWA-TCA,以此抗原为探针,建立金标免疫渗滤法(AWA-TCA-DIGFA),检测血吸虫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并与可溶性虫卵抗原金标免疫渗滤法(SEA-DIGFA)作平行对照。结果AWA-TCA-DIGFA和SEA-DIGFA平行检测146人份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敏感性分别为96.6%和97.3%,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检测100人份健康人血清,仅1份两法检测均呈弱阳性,特异性为99.0%;43人份治后6个月病人血清中,AWA-TCA-DIGFA检出33份阳性,抗体阴转率为23.3%(10/43),SEA-DIGFA检出35份阳性,阴转率为18.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法检测36份治后12个月病人血清,抗体阴转率分别为80.6%(29/36)和58.3%(21/3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检测其他蠕虫病人血清60人份,除与2例并殖吸虫病人血清有交叉反应外,其余均为阴性。结论AWA-TCA-DIGFA用于诊断血吸虫病,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与SEA-DIGFA相近,且有更好的疗效考核价值。
- 施晓华汤益王越干小仙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金标免疫渗滤法疗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