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娟
- 作品数:30 被引量:165H指数:8
-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解剖定位头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言语失用症的疗效观察
- 江玉娟杨玉霞项蓉霍艳玲肖琳娜姬春雪陈勇
- 课题旨在观察解剖定位下头皮电针操作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言语失用症的疗效。将康复科及神经内科脑卒中后言语失用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治疗组,进行解剖定位下头皮电针操作配合言语康复训练,解剖定位于患者大脑优势半球Br...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卒中电针治疗康复训练
- 大黄蜇虫丸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核因子-κB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观察NF-κB在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中的表达,并从中探讨大黄蜇虫丸抗AS的机制。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并建立大鼠AS模型,用大黄蜇虫丸喂饲12w后,检测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并留取主动脉标本,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NF-κB蛋白表达。结果大黄蜇虫丸组与模型组相比血管壁NF-κB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1)。结论大黄蜇虫丸通过抑制NF-κB活性,下调多种靶基因的表达,进而减轻血管壁炎症反应,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迁徙,发挥抗AS的作用。
- 江玉娟司秋菊张艳慧王贵娟孔令俊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大黄蜇虫丸核转录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 大黄庶虫虫丸对动脉粥样硬化鼠NF-κB通路及炎性因子影响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DHZCP)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炎性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DHZCP抗AS免疫炎症的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HZCP高剂量、低剂量(1.4,0.7 g.kg-1)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喂联合维生素D3(VitD3)复制大鼠AS模型,21 d后,用DHZCP灌胃8周,观察各组大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核因子-κB(NF-κB)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蛋白表达,并采用半定量计算机图像分析计算NF-κB及ICAM-1阳性细胞率。结果:模型组血脂、血清TNF-α升高;主动脉内膜显著增厚,可见纤维帽和胆固醇结晶;NF-κB及ICAM-1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分别是(47.35±5.18)%,(55.92±0.40)%,明显高于DHZCP治疗组(P<0.01,P<0.05)。DHZCP 2个剂量组血清脂质、TNF-α明显低于模型组;DHZCP高剂量组主动脉病变较低剂量组轻,明显优于模型组;NF-κB及ICAM-1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16.71±4.43)%,(19.73±0.28)%,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结论:DHZCP通过下调NF-κB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减少TNF-α,ICAM-1等炎性因子释放,抑制炎症反应,发挥抗AS作用。
- 司秋菊张艳慧王鑫国江玉娟王贵娟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
- 规范化综合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老年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前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现升高的趋势,尤其是老年人群,患者发病后多会遗留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我院通过探讨规范化综合性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卒中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其中观察组中男33例,女13例;年龄60~79〔平均(67.
- 项蓉陈勇江玉娟
- 关键词: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与机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BFES)在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67例可完成部分主动运动的一侧肢体瘫痪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22例行BFES治疗;B组22例行单纯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C组23例行常规康复治疗,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进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功能性MRI脑区激活度检查。结果 1治疗4周后,A组和B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A组和B组脑功能的重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FES较单纯FES及常规康复治疗更有利于脑梗死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及脑功能的重组,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 项蓉陈勇江玉娟代杰
- 关键词:脑梗死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 大黄虫丸调节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 司秋菊张艳慧王鑫国江玉娟王贵娟
- 该课题研究了大黄虫丸调节血脂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体现了中医治疗“未病”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该研究运用放免、免疫组化、流式细胞等多种现代技术,从形态、功能、到细胞因子、蛋白表达、细胞周期DNA调控等...
- 关键词: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大黄虫丸血脂调节中医治疗
- 大黄蛰虫丸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大黄蛰虫丸对血脂、内皮素、内皮舒张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体重220~300 g,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大黄蛰虫丸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药组,每组8只,共40只。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大鼠AS模型,用大黄蛰虫丸灌胃12 w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血脂,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ET含量显著升高,NO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大黄蛰虫丸组较模型组血清ET含量明显降低,NO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大黄蛰虫丸通过降低血清ET含量,升高血清NO,保护内皮功能,发挥抗AS的作用。
- 张艳慧司秋菊郭素丽王艳娜王鑫国王贵娟江玉娟曹刚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ETNO
- 大黄虫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为大黄虫丸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近5年的相关文献,综述中成药大黄虫丸的临床应用、药理作用以及实验研究等各方面的进展。结果大黄虫丸对肝纤维化、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子宫肌瘤等患者疗效确切。具有抗菌、抗凝、消炎、止痛、解痉、溶栓、保肝、抗纤维化作用,并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基质细胞的增殖,抗氧化损伤等多方面作用。结论可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扩大古方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范围。
- 江玉娟司秋菊
- 关键词:药理
- 大黄蟅虫丸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大黄蟅虫丸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在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中表达的影响,并从中探讨大黄蟅虫丸抗AS的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体重220~300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大黄蟅虫丸组高剂量、低剂量组,每组8只,共32只。用高脂饲料喂养并建立大鼠AS模型,用大黄蟅虫丸灌胃12w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血脂(TG,TC,HDL-C,LDL-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IGF-1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IGF-1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大黄蟅虫丸组较模型组血清IGF-1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黄蟅虫丸通过提高血清IGF-1表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发挥抗AS的作用。
- 江玉娟司秋菊张艳慧王鑫国王桂娟曹刚刘杰孔令俊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执行功能变化的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执行功能的变化。方法 60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组)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测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同时设健康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结果抑郁组治疗前WCST测查评分较健康对照组差(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Stroop测查抑郁组治疗前Stroop-CW正确数、Stroop-CW改正数较健康对照组差(P<0.05,P<0.01);治疗后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roop测查抑郁组治疗后Stroop-CW正确数、改正数仍较健康对照组差(P<0.05,P<0.01)。结论抑郁障碍患者发病期存在执行功能障碍,治疗后执行功能障碍随症状改善而改善,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
- 鞠海燕江玉娟杨怡刘立静宋京花
- 关键词:抑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