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光杰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隧道
  • 2篇隧道施工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开采
  • 1篇氧化碳
  • 1篇一级反应动力...
  • 1篇应力
  • 1篇应力路径
  • 1篇三轴试验
  • 1篇水力停留时间
  • 1篇微生物
  • 1篇吸力
  • 1篇基质吸力
  • 1篇工程性质研究
  • 1篇含水量
  • 1篇二氧化碳
  • 1篇非饱和
  • 1篇非饱和土
  • 1篇饱和土
  • 1篇CO2排放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北方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4篇段光杰
  • 2篇李兆平
  • 2篇钟佐燊
  • 1篇贾国东
  • 1篇梁池生
  • 1篇何江涛
  • 1篇汤鸣皋
  • 1篇张金炳

传媒

  • 2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矿产勘查

年份

  • 4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地下水开采——重要的CO_2排放源被引量:5
2002年
运用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软件计算了大庆市齐家水源地地下水的CO2 分压及地下水被抽出至地表与大气CO2 达成平衡后CO2 自水中的逸出量 ,结果表明 ,地下水 p(CO2 ) =1.2 8×10 4 Pa ,显著高出大气 p(CO2 ) ;当地下水到达地表环境后将有 11.15mmol/kg的CO2 释放进入大气 .进一步的讨论得知 ,各种岩性含水层的地下水都可以含有较高的p(CO2 ) .因而 ,地下水的开采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CO2 人为排放源 .这应该引起有关学者的重视 .
贾国东段光杰钟佐燊
关键词:地下水CO2排放二氧化碳
环境土层中应力路径变化对土工程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2002年
许多隧道施工是在非饱和土中进行 ,非饱和土的强度特性研究仍明显滞后。本文分析了施工     过程中隧道周围的应力状态 ,提出了开挖作用分区的概念 ,并对各分区的应力路径特征进行了     分析。用非饱和土三轴仪 ,研究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 ,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隧道施工的进行 ,土     的强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段光杰梁池生李兆平
关键词:隧道施工非饱和土应力路径
隧道施工中环境土层工程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利用非饱和土的三轴仪 ,测定不同吸力状态下的土的强度特性 ,并确立了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同时进行了含水量对非饱和土的强度影响试验 ,研究了北京地区的非饱和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的吸力状态下 ,土的强度明显提高 ;含水量的改变对内聚力有明显影响 ,而对内摩擦角无明显影响 。
段光杰梁池生李兆平
关键词:隧道施工基质吸力含水量三轴试验
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中水力停留时间与出水效果的讨论被引量:17
2002年
污水渗滤土地处理系统中 ,水力停留时间与出水效果之间的关系 ,直接涉及到系统的大小与出水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般认为各污染组分的去除率与水力停留时间之间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从微生物生长动力学角度出发 ,就此问题做了进一步讨论 .结果表明 ,各污染组分的出水浓度与水力停留时间之间的关系严格地说 ,是一种类指数关系 ,它实际是一条直线和一条负指数曲线叠加而成 ,而并非纯指数关系 .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不同系统的处理效率可以通过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T 进行对比评价 .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可以围绕反映系统净化能力的综合指数KT,从提高系统内微生物活性的角度出发 ,以减小系统的占地及投资 .
何江涛段光杰张金炳汤鸣皋钟佐燊
关键词:水力停留时间出水效果一级反应动力学微生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